速战致胜与三年游击:从史料入手,试论袁绍不从田丰建议的正确性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若说三国中最实力悬殊的大规模战役是哪一场,恐怕非“官渡之战”莫属。这一战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史上实力最悬殊的一战。关于“官渡之战”本身,不论是战略目标还是策略执行都无可厚非,后世也没有太多争议,然而有一个“局外人”关于此次战役的意见,却引发了此后长达千年的广泛讨论。

▲三国时期战争场景绘画

这个人就是袁绍部下谋臣田丰,在“官渡之战”前因极力劝阻而被袁绍下令关押。关于这场战争,曹操及袁绍双方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获得争霸天下的机会,第二则是夺取/保住汉献帝以便号令各方诸侯。为达成上述目标,袁绍趁曹军疲惫不堪之际,率领十万精兵发起进攻,随后更是依仗兵员众多的优势分而击之。虽然袁军的凌厉攻势被曹操方面勉强接下,但是袁军整体占有绝对优势,对于袁绍而言,眼下无需太多奇谋和花招,只需要派大军硬生生地碾压过去,就可以大势压倒曹操。然而就是这种大优势,却被曹操以奇袭乌巢而化解,甚至反败为胜。

▲田丰被关押期间剧照

严格说来,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势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失误,决策说得上正确,然而由于“成王败寇”,袁绍依然被人批评为“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关于这一骂名,来源于“官渡之战”爆发前袁绍集团的一次讨论。关于曹操,袁绍集团内部各方统一立场,都认为要打,不过在具体怎么打的问题上,人们却发生了严重分歧,主要是以许攸为首的“速战派”和以田丰为首的“游击派”。

▲许攸剧照

在分析双方的观点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当时曹操及袁绍集团的具体势力大小。此时曹操已经占有徐州及兖州,此外还有豫州和司隶州的部分区域;袁绍方面则据有幽、翼、青、并四州。乍一看,二人算是共分中原,然而从地盘大小和兵马粮草的多寡来看,多次“水逆”的曹操在经历连年征战后,自然是不如一路顺风顺水的袁绍。不过曹操方面却具备着袁绍集团所没有的两个优势。第一,曹操先前已经挟汉献帝移驻许都,他因此占据道义高地,对于袁绍完全可以“号令群雄共伐之”。

▲三国时期士兵剧照

其次,曹操固然兵少粮寡,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虽然曹军经历连年征战,当下仅有三四万兵卒,然而这些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精兵,论起战斗力,其实也不逊于袁绍的十万大军。假如曹操集团有时间招募新兵,完全可以通过“老带新”的方式,以这三四万精兵作为军队骨干,短时间内就能将部队人数扩充至十万以上。因此,许攸给出建议:“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意思是说,曹操此时兵力不多,完全可以趁其后方空虚而攻打许都,迎接天子以讨伐曹操,这样必定可以取得成功。

▲田丰向袁绍进谏剧照

但是田丰却不这么认为,他指出:“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他认为曹操已经打败刘备,许都已经不再空虚,贸然进攻恐怕风险太大,所以建议采取稳扎稳扎的战略,一边“高筑墙广积粮”,一边派兵袭扰,不出两三年就可坐等曹操溃败。

▲右为曹操(剧照)

面对田丰的建议,史书记载了袁绍的举动,“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最终,袁绍采取了许攸的建议,然而遭遇失败,因此后世就责怪袁绍没能听取谏言,认为他若是采取田丰的建议就不至于落得个满盘皆输的下场。问题是,田丰的建议就真的可行且正确吗?至少在子渊看来,田丰的建议其实颇有几分纸上谈兵的味道。首先,曹操此时兵少粮寡,按照田丰的设想,袁军可以进行骚扰以便其无法得到补充。然而根据当时的形势,袁绍军队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曹操只需要派兵守住几个重要据点,与黄河天险相配合,就可彻底拒袁绍于天险之外。那个时候,到底是曹操还是袁绍不得休养生息,那还未可知。

▲汉献帝青年时期剧照

其次,曹操此时内患没有得到解除,正是攻击他的最佳机会。在“衣带诏”之后,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空前紧张,压根无法动用这个最大助力来号令诸侯。至于司隶州的重要屏障——荆州,曹操方面依然没能占领,东吴方面正在经历政权交接,乃是曹操出兵占便宜的好机会。内外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曹操去做,他最缺的就是时间,因此只要给予曹操足够时间,未来或许有无限可能。反观袁绍,此时已达到势力巅峰,向北已经没有任何发展空间,只能率兵南下拓宽地盘这一条路可以走。要是袁绍真的听取田丰建议,老老实实地“坐等”曹操崩溃,恐怕最终崩溃的反倒是他自己。

▲袁绍剧照

第三,田丰的建议听上去很轻松,然而执行难度却相当之高。田丰提出的骚扰战术类似于今天的“游击战”,看上述简单,只需要攻敌痛处然后快速撤退即可,但真要执行起来却很艰难——先要找出敌方的痛处,然后要分辨这是不是陷阱,之后的撤退更不能变成溃逃。要做到这两点,合格的将领不过五指之数。此外,不妨做一个速战与游击战的对比。若是按照“游击派”的逻辑,未来三年之内,曹操有很大可能解决内部问题,然后彻底整合势力,真正拥有与袁绍对峙的势力,此为诸侯之道。

▲曹操及许攸剧照

​若是按照“速战派”的思路发展,曹操此时兵困马乏,正是疲惫之师,用己方十万精兵对敌三万,稳扎稳打的话,必然是稳赢不输。若是再拖三年,等曹操整合势力,那么必失夺取中原之良机。从这一点来说,“速战派”的战略规划没有错,甚至更加正确,此为争霸之道。总体而言,双方都没有错,只是出发的角度和最终目标不同,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最终结局。毕竟谁也没料到,许攸会投靠曹操,曹操会奇袭乌巢。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先贤行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天险   中原   精兵   号令   史料   正确性   诸侯   剧照   势力   优势   建议   集团   丰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