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死前为何要毒杀光绪,改立溥仪?为家族掌权铺平道路

1908年11月14日,被慈禧囚禁多年的光绪皇帝崩逝于瀛台涵元殿,仅仅过了一天,慈禧也病死在皇宫的仪鸾殿。

按理说,光绪帝当时正值壮年,虽然体弱多病,但也不至于一下子病死,而且他去世的时间和慈禧仅仅间隔一天,十分蹊跷。

此事不仅在当时众说纷纭,即使在后续近百年时间里,也是争议不断。

直到2008年,经过现代科学检测,光绪皇帝的死亡真相才浮出水面!


光绪皇帝的死因


2003年,央视由于拍摄关于清史记录片的需要,摄制组来到了清西陵拍摄素材,没想到意外得到了一个可以解开光绪死亡真相的消息。

由于光绪和隆裕皇后的陵墓在民国时期被盗掘过,里面被翻得乱七八糟,解放后,工作人员对陵墓进行了清理和再封闭。

但在封闭之前,工作人员保存了一部分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等人的遗骨、衣物等。

于是有人提议,将这些遗骨送去进行科学检测和研究,以找出光绪死因的真相。

不久之后,由央视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所29室、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四方组成专项课题组进行研究检测。

5年后的2008年,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并得出了结论。

根据研究和科学测试结果,光绪的头发中含有的砷元素比正常人高出2000多倍,此外,光绪的遗骨、衣物同样也含有大量的砷。

接着又对隆裕皇后和墓中一个清朝草料官头发进行检测,发现光绪头发上的砷含量是隆裕皇后的260倍,是草料官的130倍。

为了确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专家们根据几年的研究,排除了西陵被污染的可能,也排除了盗墓贼使用含砷消毒粉的可能。

最终的结论是,光绪死于砷中毒,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光绪是死于砒霜中毒。

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一个傀儡皇帝,还是被囚禁的,谁会毒杀他?

有说法是袁世凯暗中毒杀的,因为他在戊戌变法失败时,曾经出卖维新派,慈禧当时病重,一旦慈禧死了,光绪被放出来的话,会对他秋后算账。

为了避免将来被清算,袁世凯干脆毒死了光绪。

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光绪是被慈禧囚禁的,他住的地方布满了慈禧的眼线,随时被监控得死死的。

袁世凯根本没这个能力把手伸进皇宫,再搞定慈禧的眼线,毒死光绪,何况,把毒药送进皇宫,再送到光绪那里,需要经过层层严苛的检验,袁世凯是办不到的。

而且,光绪被毒死前的一个月,身体已经病重,慈禧遂宣布将溥仪养育在宫中,确定了溥仪储君的地位,所以光绪对袁世凯没威胁,袁世凯也没有杀光绪的理由。

真正的凶手,只有一个人——慈禧!

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先生,他也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世孙,他的曾祖父溥良当时正好是礼部尚书。

启功先生曾在《启功口述历史》》一书中说,光绪去世当天,他的曾祖父溥良曾亲眼看见一个太监奉了慈禧的命令给光绪送去一碗“塌喇”(满语中酸奶的意思),接着没多久,光绪就死了。

太后临死前,我曾祖父看见一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出来,出于职责,就问这个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酸奶的意思。当时光绪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之前也从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急症大病,隆裕皇后也始终在慈禧这边忙活。但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启功口述历史》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慈禧是毒杀光绪的真正凶手,如果我们从慈禧死后,清朝的权力布局来看,就会更加清晰明白。


慈禧毒杀光绪,改立溥仪的背后逻辑


慈禧在病重之时,曾经召见张之洞、世续等朝廷重臣,商议立谁为储君的问题。

张之洞等人都是老狐狸了,显然是明白慈禧这个举动,意味着光绪是不可能继续做皇帝了,所以也没在这件事情上纠结。

而是根据现实情况,认为眼下国事艰难,清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中,储君人选应该选一个年长的人来担任,不要再搞个小孩子当储君了。

不然的话,一个小屁孩做了皇帝,又得出现垂帘听政的情况,这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大臣们一致认为应该立一个成年人为储君,而他们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正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谁知,面对朝廷重臣们一致推荐载沣的意见,慈禧不仅没有采纳,反而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将载沣的儿子、年仅2岁多的溥仪立为储君。

国难方殷,连三世临以幼主,世续、之洞恐皇后再出垂帘,因合词奏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不如径立载沣。”孝钦戚然曰:“卿言诚是,然不为穆宗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是公义、私情两无所憾也。”——《国闻备乘》

事实上,慈禧力排众议,改立溥仪的动机和她毒杀光绪的动机,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让叶赫那拉氏继续掌握清帝国最高权力。

慈禧死了以后,根据她的遗诏,清朝的权力布局是这样的:

溥仪为皇帝,但考虑到皇帝年龄太小,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并且规定,一般的朝廷事务由摄政王处理,凡是重大的军国大事,必须奏请隆裕太后裁决。

这个路数,完全是复制了慈禧当年干掉八大顾命大臣后,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以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的路子。

很明显,慈禧这是将自己当年成功上位的经验再复制了一遍,并且让隆裕太后继承他的权力。

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下,摄政王载沣只有主持朝政和处理一般性事务的权力,但在重大事务上,隆裕太后拥有最后裁决的至高权力,溥仪则被彻底架空。

摄政王载沣奉太皇太后懿旨监国。军国机务,中外章奏,悉取摄政王处分,称诏行之,大事并请皇太后懿旨。——《清史稿》

老照片,右侧为隆裕皇后

隆裕太后是什么人呢?

她的全名叫“叶赫那拉.静芬”,父亲叫叶赫那拉.桂详,慈禧和桂详是亲姐弟,静芬是慈禧的亲侄女。

慈禧临死前这么安排,意图很明显,她想让叶赫那拉氏家族继续通过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控清朝最高权力。

换个角度来说,只有立了溥仪这种只有两岁多的小孩儿做皇帝,叶赫纳拉氏的隆裕太后才有机会垂帘听政。

真要立了载沣这个成年人,那就没隆裕太后什么事儿了,权力最终就落到了载沣手里。

但是,溥仪成为皇帝最大的障碍,是光绪,如果光绪不死,溥仪是没机会登上帝位的,隆裕更没机会垂帘听政。

所以,要实现让小皇帝登基,隆裕垂帘听政的权力布局,必须提前杀掉光绪,这样溥仪就能名正言顺继承皇位,隆裕自然顺理成章垂帘听政。

正好这期间,光绪的身体特别不好,慈禧正好借机将其毒杀,利用光绪严重的病情制造出光绪是病死的假象。

隆裕太后历史老照片

就这样,通过慈禧的一系列操作,清王朝的最高权力落入了叶赫那拉氏的手中。

然而,慈禧不知道的是,人和人是不同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隆裕太后并没有慈禧那么高的权术手段,更没有处理军国大事的能力。

载沣虽然读书多,但性格属于忠厚老实的人物,也没有能力控制住晚清急剧变化的政局。

她更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清王朝已然步入灭亡倒计时,她把权力给谁,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3年后,辛亥革命一声枪响,终结了这腐朽的清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光绪   清史   慈禧   垂帘听政   摄政王   太后   太监   皇后   皇帝   权力   道路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