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经济看周期,五本书告诉你如何跑赢市场!|思维品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一些人学经济学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工作。另一些人认为他们应能更深地理解关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报道的背后还藏着什么。还有一些人则希望弄明白:何种政策可以减缓全球变暖?因此,人人都需要读点经济学,经济学是一种帮助你成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态度,而不是一堆函数、公式和图表。加之全球经济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趋势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信你一定听过,经济的运行是有周期的,经济上行或者下行都有一定的规律。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投资人常常需要判断出现在所处的周期类型和位置,知道周期信息所传达的含义,提前布局,以便确定自己如何应对,那些出类拔萃的投资熟手总能比其他人更快速地判断周期。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经济学都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了进一步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实质和规律,因此今天《思维品书》整理了五本关于经济方面书籍,希望我们通过深入探讨经济学,开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一起认识经济学的本质与精髓,了解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环境与趋势。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美] 托马斯·索维尔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一点也不复杂,也不难理解,困扰我们的是故作艰深的语言和拒人千里之外的形式。本书没有让人望而生畏公式图表,也没有难懂的术语,更没有枯燥的实证。托马斯·索维尔用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案例,为我们讲解经济学博士都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所有人都能体验毫无障碍的阅读,并且在无形中学会经济学这一门专业知识体系和分析工具,让普通人不再受含糊的政治辞令和晦涩的经济学术语的迷惑,掌握经济社会的运转规律。

通过本书,我们将会了解价格、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会对媒体、政治家、公知的言论保持警醒和怀疑,不再不加批判地用“穷人”和“富人”来区分不同的人群。我们还会对房租管制、贸易平衡、贫富差距、统计数据产生全新的认识。

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中,没有繁琐复杂的公式,没有精美准确的图表,有的是各国真实的例子,有的是活泼生动、令人难忘的阐述方式。如果你认同政府施行的房租管制,认同最低工资保障法,认同政府对进口商品实施的关税,认同反垄断的措施,迷茫于阶级固化与贫富差距,迷茫于财富的国际差异,那么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你一定不能错过,跟着索维尔的脚步,突破固有的思维,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看这个世界。

自由贸易造成了当今的全球化,各国都拥有自身不同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利用这些优势进行自由贸易,从而形成某一行业的规模经济,这可以增加国家的经济福利。而大幅度地限制贸易犹如中国清代的闭关锁国,只会让这个国家始终得不到进步,从而降低自身的生产效率与阻碍其发展空间。

从价格到产品与服务,从国民经济到国际贸易,《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带领读者从浅入深,从理解原理到经济知识应用于现实经济现象,让读者看透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从而改变自身原本的思维误区,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对身边的现象作出观察与思考!

《鲜活的经济学》

作者:[美]彼得·贝奇(Peter Boettke)

译:吴荻枫,熊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任何人都能从中抓住经济学脉络,感受到经济学活力的通识读物

作者按照“森霍尔茨—罗斯巴德—博尔丁—萨缪尔斯—图洛克—奥斯特罗姆—拉沃伊—伯格—米塞斯—柯兹纳—哈耶克—布坎南”的顺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这些经济学大师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导出他们之间观点的承继、学习、交流、辩论和碰撞,从而为读者呈上了有关经济学的诸多观点、原则和方法论。

作者通过对这些经济学大师逐个分析、互相对比,同时结合历史与当下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批判性的反思和扬弃,展现出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特质——钻研学术的精神是“鲜活的”,经济学观点是“有生命力的”,这就是它能为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良方的原因所在。作者在陈述的过程中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主线经济学”,作者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强调过程和规则(而不是结果),贴近现实与市场(而不是模型和假设)。作者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并发现经济学朝气蓬勃,永远饱含生命力的一面,而不再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沉闷的科学。

回首经济学众说纷纭的发展历史,对众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辩证性的分析,展现经济学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一面;

打破各大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理论壁垒,在梳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主线经济学”概念;

指明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即经济学研究的应该是过程和规则,以及“此时此地”,而不是假设和结果。

《给年轻人的经济启蒙》

作者:[日] 长濑胜彦

译:董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一看就懂”零基础经济学入门。

教育平等,能不能实现?

GDP上升,国家就更富裕了吗?

最低工资,涨得越高越好吗?

有钱,就能买到幸福吗?

学习经济学,不是一定要从事经济,而是要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解社会运转的规律,掌握基本商业概念,更聪明地使用和获取金钱,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智慧决策。

这本书通从商品价格初识经济学、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三大模块,共45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以简单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事例,介绍艰涩的经济学知识。2分钟get 1个知识点,90分钟速成经济学入门,看完让你直呼“原来如此”!

从本书中节选了第1章第1课“商品的定价方式”

市场决定价格

大多数商品会因为价格(售价)上涨出现买方减少而卖方增加的情况。同样地,价格下降时,买方增加而卖方减少。那么,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经济学认为,当在某个价格,想买的人和想卖的人人数相同时,价格就确定下来了。

比如,某个广场上聚集了大量来买西红柿的人和来卖西红柿的人。经济学把这个广场叫作“市场”。市场上还有一个被称为“拍卖者”的人。

拍卖者的工作就是对西红柿的交易价格进行提议。如果来买西红柿的人认同拍卖者提议的价格,则举手示意。同样地,来卖西红柿的人若认同该价格,也举手示意。

拍卖者会先抛出一个议价“80 日元”。想以80 日元卖出者有90 人,想买入者则有130 人。如此一来,买方人数更多一些。此时,拍卖者再次提出“120 日元”的议价。这个时候,想以120 日元卖出者达到110 人,而想买入者则变成85 人。这次明显是卖方人数更多。

于是,拍卖者再次提出“100 日元”的议价。这一次,买方人数和卖方人数均变成100 人。这时候,西红柿的价格就确定为100 日元。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会为确定西红柿的价格而聚集在广场上。只不过,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在自由竞争市场上,价格确定于买方人数和卖方人数达到一致之时。此外,经济学认为,此时的价格最合理且没有任何浪费。

价格确定于供需达成平衡之时,谈到经济,往往会出现“需求”和“供给”这样的术语。可以说,需求是想以该价格买入者的数量合计,而供给则是想以该价格卖出者的数量合计。换个角度来理解刚才的结论,即价格确定于供需达成平衡之时。

当然,现实世界中更多是需求和供给无法平衡的状况。刚才的示例不过是模型而已,是理想的状况下才会出现的情况,只是为方便读者理解商品的定价原理。

《周期》

作者:[美]霍华德·马克斯

译:刘建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每个投资人都想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也就是说,人们渴望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追加投资,继续留在市场,还是应该果断卖出,离开市场。大家都知道市场周期起伏波动,然而,大部分投资人往往只想到市场周期的首层浅思维。这本书会带你进入市场周期的二层浅思维,教你看懂过去的周期规律,看清现在的周期位置,看透未来的周期趋势,获得少数赢家穿越金融危机、长期战胜市场的投资布局真经。

霍华德·马克斯是一位价值投资者。他将周期细分为经济周期、政府干预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投资人心理和情绪钟摆、风险态度周期、信贷周期、不良债权周期、房地产周期、市场周期,并对每种周期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作者总结了自己50多年的投资经验,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人的决策对经济周期、企业周期、市场周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人做的决策,并不是科学的。他认为,人容易走特别的倾向,永远不会终止,因此,这些特别最终需要修正,而不是周期的发生会有改变。投资人需要警惕“这次不一样”的想法。这就意味着,投资人能够理解周期,就能够找到获得高回报率的良机。

人们通常认为,准确预测未来趋势,是抓住下一个投资机会、避开投资风险的关键。但是,未来趋势是什么?你认为的趋势确实是下一个投资机会吗?你做的投资真的没有风险吗?跟风大多数投资人的态度一定能让你赚钱吗?……

世界价值投资者,备受巴菲特推崇的投资备忘录作者,畅销书《投资最重要的事》的作者霍华德•马克斯在新书《周期》中告诉我们,投资人只有保有一种“周期感”,判断出我们现在所处的重要周期的类型和位置,知道周期信息所传达的含义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提前布局,提高获得高回报率的胜算。

周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这本书的特色是结合基本面和心理面来讲投资周期,从经济和企业基本面出发讲周期的基本趋势,从心理面讲市场大幅偏离基本趋势,二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企业周期、金融周期、市场周期,在上行阶段大多都会走过头,不可避免地,在下行阶段也往往会走过头。这种周期容易走过头的现象,都是投资人心理钟摆摆动过度所造成的结果。”

桥水公司创始人、畅销书《原则》作者瑞•达利欧推荐道:霍华德•马克斯先生的《周期》是一本投资人的书,他是一代投资大师,而书中讨论的主题——周期,非常重要。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在推荐这本书时,说道:我总说 “在决定未来方面,没有比历史更好的老师了”。霍华德的书告诉我们如何从历史中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未来。

《经济寒冬怎么过》

作者:韩秀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只想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了寒冬,这个寒冬是由什么引起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未来将会怎样?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享,为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个寒冬提供一些启发。

美国在军事上、科技上、人民币汇率上围堵中国,中国在航天、航空、太空站、北斗导航、航母舰队上,奋发崛起。面对美俄大国博弈,能源和粮食危机,美国大幅加息,人民币和美元谁会赢?回到国内,我国面临的难题是:楼市还会跌多久?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我们又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书,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学背景,相信你也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从宏观经济学视角重新梳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胀危机等热点问题,主动回应通胀、就业、房价等一系列读者关切:人民币国际化,会对普通人产生什么影响?面对金融危机,是持有现金还是持有房产?利率下行,钱还要存银行吗,要不要提前还房贷?全球天然气价格的提高又会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将在书中看到的内容。

除了回应当前的现实问题,这本书也为我们展示了这些问题从为何发生到如何发展再到如何应对的完整过程,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在帮助普通人认清经济大势的同时,很好的诠释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帮助读者认清复杂世界背后真实的运行逻辑。美国为什么要加息?央行的一次加息或降息又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影响到一个普通人的工作成果、理财收益,以及消费选择的?理解了这个问题或许就对什么是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来的,谁要为通货膨胀买单,以及如何度过经济寒冬,预测经济何时回暖有了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在决策中提升竞争优势。

作者韩秀云老师是清华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本书是韩秀云老师最近两年来观察和研究经济的一次成果输出,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经济学的本质与魅力。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周期   经济   市场   投资人   日元   西红柿   经济学   思维   出版社   作者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