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评价他:“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 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44)

闽山绵延,铸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梁;闽水滔滔,赋予福建人宽广的胸怀。这里,英杰辈出,英豪无数,成就福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名。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说人物、听故事、讲精神、树传承,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且看先辈风流。




宋末诗人、画家


福州连江人






明崇祯18年,也就是1638年,苏州大旱。承天寺的僧人在疏浚寺中一口古井时,捞出一只铁盒子,里面有部书稿。这情节,你肯定以为是哪本武侠小说的开头,盒子里难道藏的是即将引发江湖血雨腥风的武林秘籍?然而铁盒里静静躺着的,是一部叫做《心史》的书稿。它的作者是南宋末年福建诗人、画家郑思肖。



心系国威 上书未果

郑思肖,1241年出生,福州连江人。在他出生之前,父亲郑菊山就带着家眷到南宋京城临安定居。14岁时又举家徙居苏州。


20岁时,郑思肖作为太学的优等生,担任和靖书院山长。元军大举南下时,郑思肖跑去敲皇宫大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重振国威,抵抗元军。但上书被扣压,没有报给皇帝。



以兰明志 留书《心史》

郑思肖擅长画兰花,南宋灭亡后,他所画兰花都没有土和根,寓意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一些权贵强行向他索要画兰,郑思肖不肯给,愤怒地说:头可断,兰不可画!



郑思肖从此浪迹名山大川,40年间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操的诗文,包括250首诗,4篇杂文等,合起来命名为《心史》。晚年,他将《心史》封好,藏于苏州承天寺的井中,直至明朝末年才被发现,这部光照千古的奇书已经沉埋350多年。


《心史》是一部痛史,文字饱含血泪,比如:“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字字慷慨激越,句句忠肝义胆。清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经连续熬夜通读《心史》,感慨地说:每读完一篇热血就腾跃一次,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监制:赵林 阮怡

策划:李栋柠 阮娜

撰稿:孙世庆

播音:李栋柠 阮娜

音频包装:阮娜

图文编辑:陈梓琦(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福建   连江   福建人   书稿   国威   福州   苏州   南宋   兰花   中国   画家   评价   精神   历史名人   梁启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