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最美的十座大院,你都看过吗?

北山西,南皖南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中国民居中,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齐名并列,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明清时期,深居内陆的晋商、徽商勤俭自强、诚信经营而富甲海内。在家乡修建的深宅大院,成为中国民居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中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山西民居是北方民居的代表,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平遥和祁县两地。平遥古城相 当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风貌,素有“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罕见。

小编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山西晋中几座大院的介绍与对比,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说不“够全面”,根据网友留言,重新整理,加以补充,本篇就继续跟着星说旅游来看一下,中国北方最美的十座大院民居,你觉的哪座是你心目中最美的那一座呢?留言告诉我吧!

(康百万庄园)

河南康百万庄园,豫商文化的精髓典范

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是康氏家族历经多年奋斗而建造的。康氏家族富裕了12代,延续400多年,是豫商文化的典范。游览康百万庄园可欣赏其豪华而独特的建筑风格,体会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一次知性的收获。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修建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伟。“康百万”这个外号是因为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曾两次悬挂过“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康氏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被称为“百万富翁”。

(康百万庄园)

慈禧逃难时经过康庄,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宫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廷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大悦,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说法就传开了。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历经多年奋斗而建造的,游览康百万庄园,人们不禁会被其豪华的建筑与广阔空间所震撼,震撼于一个家族的财力。康百万家族富裕了12代,延续400多年,是豫商成功的典范。

(康百万庄园)

游览庄园,感受豫商文化家园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是视觉享受,更是一种知性的收获。寨上住宅区是康百万庄园的核心部分,穿过门洞,便可看见一片空旷的广场,把寨上分为南北两大院。

南大院坐西向东,北大院坐北面南,两院相互呼应,建筑与格局则各有特点。东面是临街筑起的十几米高的寨墙,城垛连绵环绕。寨上住宅区背依邙山,前临洛水,随形就势,居高临下。整栋建筑处处体现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也显示了康家强大的经济实力。

(康百万庄园)

围绕着寨上住宅区方圆1公里的范围内,临街建楼房,靠山筑窑洞,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错落分布着书院、金谷寨、祠堂、作坊区、栈房区等19个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共同组成了一个布局严谨,等级森严、功能齐全的家族,为世人所惊讶与赞叹。

普通生活区是康家大院的一大奇观。游览主人卧室,你会被里面精工细致的摆设所震撼。当中楠木床是万里挑一、精美绝伦的珍品,它是由当年最著名的5位木雕工匠费时3年雕刻而成,十分精美与珍贵。

(康百万庄园)

房间的天花板上七彩斑斓,门窗的木雕也各具特色。除了窑洞窗户上的木雕,另一个奇观便是无处不在的匾额,门联以及碑刻,几乎无门不匾,无匾不成门,这些匾额或悬挂门头,或嵌于廊柱,或文字飞扬,或图文并茂、洋溢着浓郁的封建文化气息充分显示了主人的身份与品位,也是这座庄园的独特之处。

(米脂姜氏庄园)

陕西米脂姜氏庄园,窑洞古城的风情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以东16公里处的刘家峁村,是清朝同治年间该村首富姜耀祖,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前后用时十三年修建。院内设计巧妙,工艺精致,布局紧凑,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对外严于防患,对内相互连通,是是陕北罕见的庄园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

庄园占地40余亩,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整个建筑设计奇妙,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墙高耸,对内相互通联,对外严于防患,工艺精湛,是汉民族建筑的一方瑰宝。

(米脂姜氏庄园)

庄园院前以块石砌垒,下筑挡土墙,上筑女儿墙,外观犹若城垣。姜氏庄园的道路从沟壑底部盘旋而上,中间竖插,一则石片作为车马通道,二则为雨雪天防滑及排泄洪水。设计在下院外的寨墙北有一石拱窑式井楼,高5米,东西宽4米,井深33米、井壁皆用石块盘旋垒砌而成,水源引至山脚,水质甜美爽口。井楼内安置有手摇辘轳,不出寨门即可保证用水。

寨墙最高处砌有炮台,形若马面,用来扼守寨门,保障寨子的安全。寨门为拱形石洞,寨墙正立面镌刻主人亲笔题写的“大岳屏藩”四个大字,字体工整大方,苍劲有力。大门是青瓦硬山顶,门额题“大夫第”,门道两侧置抱鼓石,显得威武庄严。

(米脂姜氏庄园)

穿洞门可直插中院,正对中院门耸立着一面高8米、长10米的寨墙。寨墙将庄园紧紧围绕,并留有通往后山的门洞,上书“保障”二字石刻匾额。姜氏庄园中院坐东北向西南,青砖石墙,雀替、驼峰、五脊六兽硬山顶,门额悬挂“武魁”匾,以炫耀祖上有人曾中武举之绩。

大门两侧各有石鼓门墩,上雕双狮捧面、麒麟负子,浮雕“福寿”图案。门内是水磨青砖影壁月亮门,上有琴棋书画、姜太公钓鱼等人物,寓意主人情操高雅,好事不断,大吉大利的美好愿望。

(米脂姜氏庄园)

中院主要是账房和客人居住的场所。院内由方形石板铺地,倒座有石板铺顶的马棚,马槽雕琢得非常精细,令现代的匠人也叹为观止!下院是陕北典型的窑洞四合院,硬山式大门制作精细,抬头望去,“大夫第”的木雕巨匾气势夺人。

入门后东面厢房对置,拾阶而上至上院,正面垂花门甚为考究,青瓦卷棚顶,四柱双层门,雀替,浮雕等制作皆考究华丽。进入垂花门是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穿廊抱厦,十字砖墙,东西对称,体现了建筑工艺的精巧与别致。

(万荣李家大院)

山西万荣李家大院,“善”字当头

李家大院坐落于运城市的万荣县,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曾经是山西晋南地区的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万荣县不可缺少的旅游名片。在这里一条扁担,诉述着一位草根创业的奋斗史;一座院落,记载着一个名门望族的兴衰史;一段爱情,凝结着一段中西合璧的浪漫史;一口赈灾锅,镌刻着一部百年济世的善行史。

(万荣李家大院)

在山西,李家大院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大院”,素有“乔家看商,王家看财,李家看善”的说法。万荣县的李家当年可谓纵横天下,富甲一方,但世代秉承祖训,尤其是李子用一生热心于社会慈善事业,被当地人称为“李善人”。

近二百年的李家大院,是一座清末民初的建筑群,院内苍松翠柏,蓊蓊郁郁,百花盛开,绿阴垂青,将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映衬得幽雅别致,静穆雄浑。如今沧桑岁月厚重成一处佳景胜迹,以一种荣辱不惊、磅礴恢宏的气度,彰显着独有的风韵,代表着一部丰富多彩的晋商文化发展史。

(万荣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是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它始建于清道光年间, 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俯瞰全貌,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徽式建筑错落有致,欧式风格造型挺秀,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堪称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万荣李家大院)

走进李家大院, 善影壁、善书法、善匾额、善牌匾、善楹联随处可见。李家三代十位当家人百年行善,给千秋后世留下一笔“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这也是李家之所以能在清代崛起,并且如日中天的原因。如今的李家大院不只是一个文物旅游景区,它更是中华民族善文化的“活教材”。

(万荣李家大院)

步入李家大院,徜徉其间,微风和煦,善气惠人,仿佛投入吉祥的怀抱: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棹楔鸱吻的巷陌老街,精妙绝伦的砖、木、石雕,目不睱接的楹联匾额,山湖辉映的江南美景,口耳相传的善人善事,以及融汇南北、合璧东西的建筑风格,让人大饱眼福,回味无穷,而内心则涌动着一次次惊叹和震撼。

(皇城相府)

山西晋城皇城相府,自然山水画,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盛况,堪称为北方的文化巨族。

历史上的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整个皇城相府依山就势而建,官宅民居错落相间,数不胜数,甚为壮观。祖居在这里的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文化巨族,到康熙年间已达鼎盛时期,当时出现了父子同编一部《康熙字典》的盛况,被誉为北方第一文化巨族”的当家的陈延敬,留下了面积达四万平方米的建筑群,被人称为“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便是凭着它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而强烈的人文情怀,将声名远扬四海。从整体平面来看,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就像一只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干管水涸之意。

皇城相府的内城建筑十分完善,其类型可以分为祠庙,民居和官宦邸三类,彼此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所有的建筑根据相府的整体地形特征而造,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庄严坚固。

(皇城相府)

为了躲避战乱,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建成了皇城相府的内城。因为内城的大门上挂着“斗筑可居”的匾额,而得名“斗筑居”。内城为躲避战乱而建在民居中,在城墙的圆周调用藏兵洞,有梯道或木梯相通,直接深入到地下。在深层地下,备用的水井和其他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了防御的需要,重要部位还筑有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到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显示出了主人的建造技巧。

外城又称“中道庄”1703年才完工,其中的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外城的墙紧挨着内城西墙,整体基本呈正方形比内城略短。外城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除此之外,外城里还有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皇城相府)

外城是对陈廷敬一生荣耀的最好记录,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亲赐的御碑,分别赐予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之后,表达了康熙对陈廷敬的敬重与思念。

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外城的主要建筑还有陈廷敬府第一冢宅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

(张壁古堡)

山西晋中张壁古堡,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堡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拥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中国星象第一村的称号"。张壁古堡顾名思义是一座堡垒,从名字上听,军事意味就很浓厚。山西作为中原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缓冲带、民族融合区,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也因此战乱频仍。

张壁古堡最初的形态,不是为居住而建的,它的前身是彻彻底底的军事要塞。从军事攻防角度来考虑,要塞的选址要根据地形,北低南高,如同一支从南向北的箭头,有足够的动能挫敌锐气。我们具体看这里的地形,东、西、南三面沟壑,天然的高低落差足以保证安全,只有北面,不仅是堡内的人们出入的主要通道,在战时,也是敌人进攻的最主要方向。

(张壁古堡)

建堡人最大的苦心,其实是在地下。黄土地以下,纵横贯穿着三条地道,最上边的一条,距地面七米,中间的一条,距地面十余米,最深的一条,深达20米,三条地道总长度超过万米。三条地道在地下蜿蜒纵横,遍布整个古堡的地下。

地道宽一米有余,高两米,一个人可灵活穿行,但两人无法并排通过。从砖砌台阶下到地道,就进入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不可能有方向感,只有经常往来出入的人才能在蛇形蜿蜒的巷道里准确到达目的地。

(张壁古堡)

在小小的古堡内,人们建起了十余座庙宇祠观,真武庙、三大土殿、吕祖阁、二郎庙、关帝庙、兴隆寺等,儒释道三家在小城里和谐共处,共享人们的膜拜,儒释道三教的偈语箴言,便从各个方面给人以规约,给人以慰藉。

因地形限制,古堡的人们将这些祠庙统统建在了城墙上,且多分布在一南一北两个入口附近。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与菩萨在张壁古堡真的就高高在上了。古堡里的人们走在街上无论在干什么,无论要往哪边去,一抬头,都能看到一座庙宇,估计心里也会虔诚地敬拜一番,随时随地净化自己的心灵。

(张壁古堡)

说到庙宇,张壁古堡还真有特别之处,这里有一座十分少见的可汗祠。同古堡里其他庙宇一样,可汗祠也很小,建筑在城墙之上,虽略显逼仄,但也有一种紧凑之美。大殿面阔三间,悬山顶,前面有挑檐和廊柱,形制俱全。比大殿靠前一步,大殿的左右两厢有钟楼和鼓楼。站在城下仰望这座可汗祠,仿佛尉迟恭和宋金刚两员猛将左右护卫,正中端坐着那位可汗刘武周。

(张壁古堡)

作为这座古堡的创造者,张壁古堡的人对刘武周怀着崇敬的心情。休附近曾是刘武周与李唐争天下的主要战场,当时的刘武周占据着富足之地晋阳,以此为大后方,一度让李渊、李世民父子招架乏力。人们跟随这位来自北方马邑的豪杰征战南北。他在这里建堡驻兵,用心营建下如此复杂、坚固的一座要塞无论刘武周和其他的英雄豪杰怎样英勇、怎样传奇,在历史选择面前只能作为陪衬。

(常家庄园)

山西晋中常家庄园,中国儒商第一家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榆次区榆次东阳镇车辋村、始建于明朝末年,后经过常家几代人历经康熙、乾隆、咸丰、光绪跨越百年的扩建、占地面积达60万平方米、房屋达到4000多间、房屋50余座,园林七处,可谓是院中有园。

常家从明代末年开始经商,在康乾盛世时期执中俄茶叶贸易之牛耳长达百年。常家在位于华南的武夷山制茶,运输到今天俄蒙边境的恰克图销售,运茶之路绵延万里,这样的跋山涉水,这样的关山远隔,当时的常家是用马车、驼队一步步走过来的,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也是一条了不起的长途商路。

(常家庄园)

常家事业能够兴盛百余年,与其“学而优则贾”的家训不无关系,常家不遗余力,办学育人,将优秀的文化人才不断输送到商业第一线,用儒家思想指导经营活动,被称为“中国儒商第一家”。

商业繁荣的同时,在科举中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的亦达百余人,那些“大夫第”、“进士第”、“武德第”的牌匾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挂得上的。享有儒商第一的盛誉,甭管是由来已久,还是商业炒作,常家庄园中那种儒雅的文化气息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各院落的命名就是很好的例子,都带着个“和”字,如贵和堂、雍和堂、慎和堂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的思想。

很多大院都设有私塾、书房等陶冶情操、培育后代的学习场所,而常家“石芸轩书院”的规模和藏品都首屈一指,其书法收藏“听雨楼法帖”、“石芸轩法帖”荟萃了从唐代到清中叶诸多大家作品,真草隶,翰墨飘香,法帖统统被雕刻在青石上,富于曲线变化的书法竟然可以用硬邦邦的石头来表现,精湛绝伦的书法艺术与炉火纯青的石雕技艺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不禁叹服于前辈工匠的无所不能。

御笔亭里还收集了四十四帝后的墨宝,上自夏禹,下至清末溥仪,也不知道那些先秦墨迹究竟是如何流传出来的。字虽然有风骨之别、高下之分,但运笔、间架中都能透出几分功力,看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都受过良好的书法训练,不过像康熙帝那样字写得好、国家也治理得好的皇帝的确凤毛麟角。

(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的楹联是另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有些岁月留痕、已渗出铜锈般的青绿,有的新鲜出炉、闪烁着金粉的光芒。寥寥两行字,浸透着隽永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楹联内容看似信手拈来,与所处位置又甚为贴切,祠堂门口“卜地辋川百代儿孙承德泽,名堂燕翼一脉先祖绍嘉猷”的歌功颂德,一到花园就变成了“鱼跃龙翔瀛海新波添夜雨,鸾栖凤哕南山乔木长春阴”的曲径通幽。

各院落的楹联则俨然一部励志标语大全,有夸耀藏书丰富的:“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三坟五典都是日常家用,四书六经原本济世文章”;有教导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绍祖宗一脉克勤克俭,教儿孙两事曰读曰耕”、“浩博旁通,诗书上不许俭;雍容儒雅,衣食边只要勤”;有传授人生理念的,“拥林万亩眼底苍浪方悟种德若种树,存书万卷笔下瀚海才知做文即做人”。

文字和用典纷繁复杂,却万变不离其宗,念念不忘诗书继世的传统,字字紧扣修身立德之主题,细细品味着楹联的言中深意,扑面而来的是常家不变的儒商情怀。常家的儒学修为不仅体现在字面上,也表现在行动中。

常家花园“静园”让你有惊艳之感,疏朗大方、空灵通透的布局,既有北方园林的大气质朴,又融入江南园林的细腻精巧。看够了鳞次栉比的青砖灰瓦,视野已经被固定成窄窄的一片天,静园则将这种压抑的感觉一扫而空,整个庄园如同一幅古代文人山水画,在静园表现出了“留白”的意境。

(常家庄园)

登上“观稼阁”极目远眺,近处波光粼粼、屋顶高低错落,远处沃野千里、绿树成行,一派田园风光。常家先辈大概也曾站在这里眺望归来的商队吧,马蹄声在历史长廊中悄然隐去,常家的故事也逐渐成为久远的传奇,有形的财富凝结成一方蔚为壮观的宅院,为后人开发旅游提供了载体,而常家无形的财富,商儒结合、商儒相长的传统又该用怎样的方式来传承和发扬呢?

(曹家大院)

山西晋中曹家大院,富可敌国

太谷曹家大院(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北洸村东北角,北临南同蒲铁路和108国道。三多堂外观雄伟高大,形似城堡,独立村北,与四周低矮的民房形成鲜明的对照。

曹氏家族是山西“金太谷”的首富,靠种豆、卖豆腐起家,成为关外有名的大商,在清咸丰年间达到鼎盛。曹氏家族聚集在山西太谷县北光村,其建筑以按“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为代表。曹家大院是幸存下来的“寿”字宅院,又称“三多堂”,意为多福、多寿、多子。

(曹家大院)

曹家的发达源于祖上闯关东做买卖,到道光、咸丰年间达到鼎盛,铺面遍布大江南北,民间有“凡是有麻雀飞过的地方都有曹家的商号”的说法,后来他们又做起了国际贸易,俄罗斯、日本、蒙古、朝鲜,到处都留下了曹家商人的足迹。

一个家族的兴盛需要几代人卧薪尝胆,败落则只需要一代人坐吃山空,清末战乱频仍,再加上子孙骄奢淫逸,染上了吸鸦片的恶习,曹家终于盛极而衰,一蹶不振,最终流传下来的,除了堪为世人鉴戒的兴衰史,就只剩下一座厚重古朴的三多堂了。

(曹家大院)

山西人有了钱,总是以兴修宅院、光宗耀祖为第一要务,曹家也不例外。曹家在北洸村建起了一批气势宏大、富丽堂皇的宅院,最有名的四座按照“福”、“禄”、“寿”、“禧”字形建造,几十年的毁弃,只有寿字院幸存下来,就是面前这座企盼多福、多寿、多子的“三多堂”。

与其他知名的晋商大院相比,曹家大院的砖、石、木雕算不上出色,甚至可以用朴素来形容,但简练中自有一种威严。三多堂不仅仅有恢宏的建筑,其藏品也美不胜收。东路是瓷器陈列馆,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带盖的,带把的,粉彩瓷、青花瓷,瓶瓶罐罐摆了一屋子,虽显杂乱,倒也富足。

(曹家大院)

中路为家具展厅,古色古香的明清家具荟萃一堂,天然花纹大理石镶成的“百寿大屏风”和“红木螺钿镶嵌福禄寿大座镜”是其中的精品,连家具都紧贴“寿”字院的主题,主人的处心积虑由此可见一斑。

西路的统楼被辟为珍宝馆,一楼多为瓷器,以清末民初制品为主。二楼则是整个曹家大院中最值得驻足停留的地方,明代大画家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孤独地躺在靠墙的柜子里。

(曹家大院)

以白金、黄金、钨金加水晶做成的火车头钟,是法国给清廷的贡品,慈禧太后逃难西安时向曹家借款,把它留在了这里。它骄傲地占据了展室中央的黄金地段,一缕阳光从窗户射进来,无数粒微尘在光柱中欢快地舞蹈,闪亮的钟身上却一尘不染,也看不出一丝岁月的痕迹。

慈禧太后不在了,曹家的奢靡生活不在了,清王朝也早已远去,也许你来到这里,面对着这位阅尽百年沧桑的老人,不禁问上一句:您是否还记得那一段难忘岁月?金钟无言,只有院子里工作人员扫地的声音,“刷、刷、刷”,在静谧的冬日早晨,听得特别真切。

(王家大院)

山西晋中王家大院,王家归来不看院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是清代山西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鳞”“虎”五瑞兽的造型。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

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山西灵石富家滩镇沟松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1313)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也是明清时期山西具有“地主一商人一官僚”三位一体特征的封建统治阶层。因此,王家大院在各方面均表现出封建士大夫官僚之家的建筑风貌与气质——官气、文气多于商气。

到过灵石的人都知道,灵石县城是拥挤的,在一条谷地里随形而建,县城四周大山环绕。灵石自古被称为“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一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来自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王家大院)

山环水绕,立地为屏,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灵石地区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堡寨,著名的王家大院,就是一种堡寨式的历史建筑。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都是全封闭堡寨式建筑。

王家大院的选址居高临下,负阴抱阳。一是占据灵石静升村北山坡黄土高地,背阴可以阻挡胡地北风,向阳能使阳光照射充足。二是凭借坡间由北而南的天然排水沟于左右,可保证宅居地“高无近旱而水用足”,无水灾之患,亦无缺水之虞。三是依山面水,居高可以望远。前览俯视,田园漫漫,河水潺潺;环顾四周,群山连绵,气象万千。

夏日层峦叠翠,冬来银装素裹,一幅美妙的自然山水画尽收眼底,堪称理想之宅居宝地。大院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从接近山脚处开始,由南向北逐次升高,因此你站在远处,视线越过王家大院高高的南墙,能清楚看到大院北端青砖楼房那错落起伏的硬山屋顶。

四四方方的大院,似城非城,似堡非堡,天际线处,大院的外墙齐齐整整,屋顶起伏有致,密密匝匝,相比别的大院,多了许多恢宏的气势。王家大院的独特,就独特在了它的气势。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实用而又美观,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乔家大院)

山西晋中乔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

随着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乔家大院被全国民所熟悉,成为晋商大院中最著名的一座。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它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掌。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曾有两次增修,于民国初年建或一座宏伟的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从外观上看,乔家大院形如城堡,周围是10米多高的全封闭水磨砖墙,气宇轩昂、宏伟巍峨,表达出晋商封闭、保守、求安的一面。

(乔家大院)

从布局上看,从恢弘的大门进去后,中间是一条笔直的巷道,巷道的尽头是祠堂;巷道的左右两侧各有3个大门,形成有6个院落;每个院落中又是两进或三进的小院,院子左右两侧还有侧院,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这样一个复杂的平面,组成了一个富有变化的建筑空间,体现了汉民族传统的“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道德伦理观念。

从高处俯瞰,大院的整体布局为双喜字型,体现出乔家追求大吉大利的思想内涵。整个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早在十几年前,社会上就流行着“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的谚语。

乔家大院被称为北方民居的经典范例,之所以能这样说,缘于乔家大院的几个特点。

第一,是形制全。就规模来说,乔家大院不是最大的晋商宅院,但北方民居所有的元素在它身上一应俱全,有楼,有院,有花园,有堡寨,有祠堂,有书院。开门,它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华屋大宅;关门,它是一座能守能攻的小型城池。

第二,是建筑元素全,且时代风格明显。明清时代的建筑自有其区别于前后各朝代的风格,表现在具体建筑构件上,是斗拱的造型、数量、位置,几踩几升,额枋的构造等,都完整地遵从明清两代北方居民建筑的规则。

第三,是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构件的华丽、精美、巧夺天工,充分反映着明清时期北方工匠的技艺水准,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的活化石。

第四,乔家大院建成百余年来,一直保存完好,从没有大的破坏,几乎完完整整保持了最初的面貌,原汁原味,非常难得,非常珍贵。

(乔家大院)

以上四点是造就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典范的有形证据,看得见,摸得着,属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同时,乔家大院也是一座无形的文化遗产,它的一砖一瓦,都渗透着明清晋商的历史气息,每一块牌匾,每一对楹联,都融入了古老中华文化的哲学精髓。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在乔家大院,外行、内行都能看出各自的门道。初来乍到的游客,对晋中、对晋商不了解的话,可以跟随自己的脚步和双眼,一方面领略古典建筑的风姿和神韵,一方面也可以对晋商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渠家大院)

山西晋中渠家大院,民族资本家渠本翘

清代,山西祁县商人有“执金融之牛耳”和“汇通天下”之美誉,而渠氏家族是祁县商人的代表。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古城内的东大街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四十余座院落,占地近三万平方米,人称“渠半城”。

渠氏家族是晋中巨贾之一,大院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现在对外开放的部分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大院而已,因而看不出多么恢宏的规模,反倒比其他晋商大院显得局促、逼人。

(渠家大院)

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站在大门前向内望,一道又一道院套叠着,有点“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味道,而且地势逐渐升高,讨“前低后高,子孙英豪”的口彩。八个大院,内含十九个小院,房屋二百四十余间。

外观为城堡式,墙头有垛口式女墙,宽敞高大的阶进式拱形大门,门顶眺阁巍峨壮观。第一进院中的石雕栏杆工艺颇为精湛,正房檐前悬挂整块木料雕成的荷叶牌匾,为“若虚斋”,形式奇特,别具一格。

(渠家大院)

右侧为五进院,庭院深深,长约百米,屏风过庭及石雕方形门、月亮门点缀其间,层次分明,有隐有现,活泼有趣。三院倒座为两层三间明楼,与五院正房明楼遥遥相对,整齐规范。第五进院中的木制牌楼更是金碧辉煌,但望家大院最为特别的还要数西侧的戏台院,在家里自建一座戏台,足见主人对于戏剧的酣爱以及丰厚的经济实力。

东房前檐为长二十米的镂空砖雕,气势不凡。穿过客厅院,就来到了五进式穿堂院。在中国民居建筑史上实属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全长九十九米,取“九九回春”之意。整个院落先后要经过五道门,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五进院”。

(渠家大院)

罕见的“五进院”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五道门不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而是每个门都向东偏了一点,古代建房讲究门不能对门,这样可防止财源外流;第二个特点是一个院比一个院高,在这里有步步登高、平步青云的意境;第三个特点是院子一处比一处宽,古人有“先窄后宽,富贵如山”的俗语。这三个极富趣味的建筑特色,显示出渠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渠家在晋商中颇具代表性,是清代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其发展过程、经营之道、经商爱国、投身民族工业和热心公益事业等作为,引人瞩目。儒家思想对渠家影响深刻,他们十分重视读书,重视儒家礼教的思想教育。儒家善于借物喻志,尤其善于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注入“仁”“义”“礼”等思想观念,以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自然物来比附、象征人的伦理情操。

(渠家大院)

在渠家大院二层绣楼的墙壁上,有象征君子品质的“梅”“兰”“竹”“菊”的砖雕,其布局是栏杆分段,一共有四个部分。四个砖雕柱上各雕“梅”“兰”“竹”“菊”的花纹,梅傲立严寒的品质,兰香味清新、不求闻达的品质,竹的高洁,菊的坚韧,都象征了君子品质。

渠家大院的砖雕无论是寓意深刻的匾额楹联,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都在诉说着中国千年的文化,传达出晋商特有的民俗风情及主人美好的期望。大院砖雕虽经数百年的风雨,仍然栩栩如生,表现出极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渠家大院)

渠家人最出名的人物是渠本翘,他恐怕也是渠家身份最为复杂的人物,曾经在科举考试中获得过乡试第一名——解元,考中光绪年间进士,又是在日本留学过的“海归”;当过清政府驻横滨领事;创办了山西省第一所女子学校,担任过山西大学堂的监督;控股山西省第一家民族工业,任山西保晋矿务公司总经理,从英国人手里赎回了采矿权。渠本翘集公务员、外交家、教育家、民族资本家于一身,丰富的人生经历为渠家大院抹上一笔传奇色彩。

结束语

一座座精美的大院,不仅仅是中式古典建筑精华的浓缩之作,更是几千年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那些美不胜收的雕梁画栋,那些暗合阴阳八卦的建筑布局,透着浓浓的历史积累。各位朋友,这些保存下来的传统民居大院,你是否喜欢呢,又最喜欢哪里呢?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米脂   祁县   灵石   大院   晋中   皇城   窑洞   山西   院落   古堡   民居   明清   庄园   中国北方   家族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