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热衷寺庙上香

大学生上香 玄学治焦虑?

继飞盘、围炉煮茶和露营之后,寺庙旅游开始在年轻群体中火爆。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寺庙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 后”“00 后”占比接近 50%。不过当舆论抛出这届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观点时,好像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临时抱佛脚,对前途抱有希望,对当下抱有机会,可是过去所说的"佛系"是一个抽象概念罢。现在年轻人挤爆寺庙,就是用实际行动“投向佛祖的怀抱”。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进庙上香未必就是要“求善萨显灵”,不过是一种心灵减压的方式而已,歇歇脚步、舒缓情绪为下一次出发蓄力。


“一炉炉的香灰,盛放的都是年轻人的焦虑"。当今快节奏及高压的生活环境下,年轻人充满着社会焦虑和迷茫无助,工作、学习之余到寺庙走走、上个香,大多是想散散心,一种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崭新尝试,清净的寺庙为人们提供了沉淀内心的外界环境,无言无声的场景能够包容和倾听所有人的故事和烦恼。其实呀,当我们在思考当下情况出现的时候 不如关心其背后的原因。 佛的象征,恰恰让人们脱离苦难,忍耐顺从…… 当这些挑战发生时,他们无从选择、盲目、不知所措,似乎神佛就成了他们替代的选择。年轻人偶尔上香,并不代表着不努力奋斗,而责备青年人迷信等 这往往也可能成为外部因素的阻挡,其实最多的我们应该是提供支持与帮助,置身于他们的困境当中,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思考如何帮助,怎么帮助他们?让他们重新拥有对生活的控制感。


我们把逛寺庙当作休闲放松,当作积极的心理慰藉,这当然没什么。但当踏出寺庙回到真实的世界时,也要明白:我们需要偶尔的沉思和虔诚,从而塑造出一个长居吾身的“神明”,但这个“神明”应该是自己。


大多数年轻人都明白,求佛不如求己,


正所谓:佛不渡人,人可自渡。

茅盾曾说:“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踏入寺庙,一次 虔诚的许愿或许能让年轻人更加了解自己内心最想实现的东西,并在未来的日子里发力, 这才是上香的最佳意义。也许当前我们并不如意 但是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的那句 感慨:“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人生漫漫,尽管此刻跌跌撞撞,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必能迎来一树一树的花开。


作为年轻人,责无旁贷要践行奋斗的时代主题,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偶尔让运转的自己“停一停”,无可厚非。年轻人把逛寺庙当作休闲放松,当作积极的心理慰藉,这当然没什么;但不可入戏过深,放弃了自身的努力和在现实世界的奋斗。青春如白驹过隙,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年轻人应当在时代的激励下 奋勇拼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寺庙   香灰   年轻人   神明   慰藉   虔诚   焦虑   门票   前途   没什么   内心   观点   青春   时代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