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百姓的幸福

记得以前听过一个段子:某地地方台记者带着一个问题做街头采访,问题就是“你幸福吗”,当采访到一位老大爷时,老大爷答道:“我不姓福(幸福)……我姓王!”把记者弄的很尴尬。虽然是个段子,带点幽默,也带点辛酸,因为当下老百姓们的幸福指数确实不高。

什么是幸福指数?

什么是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是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收入、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环境、卫生、健康、社会生活、机构管理、安全、工作与家庭关系以及对生活条件的整体满意度,“主要包括一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内容”。

在几十年以前,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感觉很幸福。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而还感觉不幸福,有钱的人感觉压力很大,没钱的人感觉生活没有着落。幸福感是一个主观的感觉,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时段都可能感觉不一样。我们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让老百姓幸福、社会和谐,所以我们衡量老百姓对幸福的感受,就可以反过来调整政府执政的措施。但是这个幸福感、幸福指数,确实是很复杂的。随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唯GDP马首是瞻的政绩观也越来越为人诟病。

高低差距太大

先说“收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百姓们得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之前看到一个统计,到2022年,全国人口缴税的人只有一亿多,而剩下的十多亿人,收入根本没有达到缴税的最低标准。这个比例严重失调。

然后是“ 就业”,30年前大学生好找工作,毕业了还包分配。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以百万,却面临着毕业及失业的残酷现状。没办法,大家只有继续往上提高学历,所以现在,博士,硕士毕业的人也是一大片,无形中造成了学历贬值,当然不是说读书不好,当全民学历提高的同时,也得解决各行业学生们就业的问题。

就业难

再有“住房”,说起房子,国人的归属感很强,有房才有家,有家才有归属感,所以现在年轻人结婚前,就得有房。没有房,可能会连婚也结不了。然而,高额的房价,让多少普通家庭父母,耗尽了半辈子的积蓄也只是才够首付,买下后,再用后半辈子还房贷。两代人就为了一套房子拼搏一生。

房贷压力大

再说说“教育”,以前的孩子们只要上个学前班就行,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上学前班前还得上幼儿园,而幼儿园又分小,中,大班三个年级,这意味着,孩子得提前3年就入学,家长得多支付三年的学费。不上不行啊,孩子以后上小学跟不上,因为有人把小学才学的东西分到了幼儿园阶段。还有之前的毒教材事件,老师收红包问题等等,教育行业也是问题重重。

孩子和家长都得减负

还有“医疗”,去医院看病,看不起。医生看病,不再是望闻问切,而是基本靠机器,机器说你有病就有病。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先交钱,哪怕这个病人已经生命垂危。之前看到一个报道,一位男士出了车祸,全身是血,已经昏迷,但家属还没赶到,好心人送到医院后,医院却把这样一个病人放在走廊,无人问津。还有,好多地方的人民医院,服务态度极差,关系户横行霸道,没关系就得派红包,啥也没有,就赶紧哪凉快哪待着。简直不配叫人民医院。

看病难,求医难

以前几项,都是和老百姓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当然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各行各业也有敬业的,有德的人。但是老百姓在实际生活中很难遇到,因为世道变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好多事情人们都看的很清楚,只是无能为力。


烟火气就是幸福感

最近大火的山东淄博,天南海北的人们争相前往,难道仅仅是为了吃一顿烧烤?不是的,那是因为人们都想去感受一下久违的真正属于老百姓的烟火气,也想去见识一下这样的烟火气是什么样的政府点燃的。山东淄博,就是实实在在让老百姓感到了幸福,而这样的幸福感吸引着八方来客。也证明了,做到“政通人和”其实并不难,关键看有没有这个决心。

百姓说好才叫真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老百姓   幸福   学前班   老大爷   归属感   段子   民医院   烟火   幼儿园   幸福感   指数   收入   感觉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