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未播完的电影成就他半壁艺术生涯

时间倒流回1971年的一天,这天彼得·约瑟夫(Peter Joseph)如常前往伦敦的英国电影协会,准备观看一部法国先锋电影。他是这个电影协会的常客,但那天选择的电影对他来说“能看出有精心编排,但总体有点无聊”。因此,意兴阑珊的他看着看着就在昏暗的电影放映厅里进入了梦乡。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或许是投影出了点问题,或许是影片已经放完了,眼前偌大的灰白色荧屏早已没有了画面,只泛起飘忽的微光。细看之下,这屏幕中间的灰白色在黑色边缘的包围下,反倒显出了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哲学意味。

“那是一个充满了纯粹与极简的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就像作画一般,我其实不需要赋予画面那么多无关的想法。”他就这么沉迷地盯着这一幕,在黑暗中坐了整整45分钟。就在等待影片再度播放的这段空白时间里,他突然感觉到整个银幕蕴藏着一种呼之欲出的无限的可能性。正是这段奇妙的经历,让彼得·约瑟夫在此后发展出了其标志性的“边框”系列作品,并在后续三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中都深深地埋下了这一幕的痕迹。

不久前,在2月10日至4月15日,里森画廊在上海空间为彼得·约瑟夫举办他个人中国首展《轩窗》。在展出的八件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他的“边框”系列风格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他利用灰、砖红、深赭、雾蓝和丁香紫等一系列雅致柔美的色彩,搭配出回归大自然般的平衡和谐的极致。回首艺术家从“边框”到“超越边框”迈出的这一步,几乎跨越了他的半生。

资料图片

病后重启二次人生

彼得·约瑟夫出生于1929年,但与许多艺术家不一样,他的艺术生涯最初并非科班出身。在20多岁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天天忙碌在广告和平面设计领域打拼的普通人。然而不幸的是,不久后他被诊断出患有脑瘤,于是只好停下工作,接受了命悬一线的手术治疗。术后的他昏迷了一段时间,但苏醒过来后,他却像是“大彻大悟”一般,不仅性情大变,而且也放弃了他最初向往的广告事业,转而全情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抛却前尘,他从伦敦搬到了佛罗伦萨学习艺术。曾经的“打工人”设计师已烟消云散,而靠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彼得·约瑟夫的二次人生才刚刚开始。

在佛罗伦萨学习期间,他热衷于四处观摩历史教堂和博物馆,沉浸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里,还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非具象绘画风格。他从古典名家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华多(Jean Antoine Watteau)等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鸣,但让他认同之处却不是他们在具象绘画上的高超技术,而是对这些艺术家在光线、颜色、比例上的运用感兴趣。

相信不少人在看过约瑟夫简洁明快的作品后,都会认为这些作品充斥着极简主义的特点,试图通过精简画面的元素来扩充作品的解读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到对作品的建构中去。约瑟夫在里森画廊的艺术家经理安德利亚斯·莱文提斯(Andreas Leventis)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极简主义艺术家,他更多是受到了早期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绘画的影响,也更为赞同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方法论。他将自己视为一名古典主义者,他认为自己的画作应该像一幅画一样被人们所欣赏,而不是被拆解和分析。从本质上讲,它们是‘体验式’的作品。”

删繁就简尽诉画中情

在彼得·约瑟夫的众多身份标签中,“里森画廊代理时间最久的艺术家”这个标签似乎格外显眼。在历经时间的淘洗之后,画廊与艺术家之间若能长期保持一种默契的排他,或许已经是坚定选择、互相认可的最好诠释。

1967年的夏天,在尼古拉斯·劳格斯戴尔(Nicholas Logsdail)创立里森画廊三个月后,他认识了彼得·约瑟夫。彼时,这位年轻的画廊主才22岁,而彼得已经快40岁了。据尼古拉斯的回忆,这个崇尚极致简单纯净的艺术家,内心却有着十足丰盛的好奇和情感:“我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人。即使我曾广泛地学习过艺术史,但在我看来,他不仅思维缜密,而且在许多学科上博学得令人难以置信——这些知识是经过锤炼的、并结合了一种讽刺的幽默感;他对巧克力蛋糕和早期合唱音乐十分热爱。他百科全书般的知识储备,尤其是他对自己艺术实践的真诚,包括对作品不断的自我质疑,都是他的前进动力。”正是这种惺惺相惜的欣赏,让彼得成为了里森画廊创立后的第一批代理艺术家。

在多年的相处中,劳格斯戴尔逐渐了解到,彼得并非是一个空有热情的人。“当他说服了自己某样东西是有价值的,他就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即便仅仅简单如“色彩”和“表现色彩的形式”,也成为了彼得·约瑟夫一生孜孜不倦为之沉迷的艺术实践。

受那段“电影奇遇”的启发,彼得·约瑟夫从1970年代开始,发展出了他最富有标志性特色的作品“边框(The Border Painting)”系列。正如他在影厅看到的一样,他把一个稍微浅色的矩形巧妙地放置于一个深色边框的中间位置——完美对称的画面、恰到好处的用色,总会唤起人们记忆中某个时分的浓重记忆和动人情绪。

“情”这一字,被艺术家看得很重。他曾经说过:“画作要令人产生感情,否则就是毫无生气的。(A painting must generate feeling otherwise it is dead.)”他很喜欢把纸面上的绘画跟能让人或喜或悲的音乐相比较,他认为包括巴赫等在内的许多伟大作曲家,都对自己作品中的情感而非叙事更感兴趣——而这也是约瑟夫所追求的目标:在保留意义的同时删除具体的内容,从而放大情感的冲击。

尽管艺术圈中常有人拿彼得的作品跟与几乎同时期的抽象派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和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相比较,但劳格斯戴尔认为,彼得不是那种能被归类的、独具一格的艺术家——他既忠于文艺复兴大师,也归顺于同时代的艺术家。“我从来不觉得他是任何一种极简主义、硬边派、或抽象派的追随者。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最有表现力的艺术家——不只在技术上,更是在内容和情感上。”

跨越半生,超越边框

用画笔走千里路的人,翻过山头,笔下又见新的可能。

2004年,历经近半生艺术实践后的约瑟夫不再满足于自己发明的创作公式。他对劳格斯戴尔说,希望开始尝试采用更加无拘无束的绘画方式,因为他觉得现时的自己“在情感上已经无话可说”。

在70多岁的时候,约瑟夫依然每天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家庭工作室里作画,过上了隐士般的生活。他的工作室就坐落在格罗斯特郡的一个山坡上,室里有着巨大的落地玻璃窗,透过窗口可以眺望山谷里变幻莫测的云雨晴空,也可以俯瞰远近树木繁茂的山谷。正所谓“目遇之而成色”,这些变幻不断的自然元素也慢慢倾泻到彼得的画布上,让他得以在色、光、形的抽象关系中描摹着大自然的无穷结构和体量。

2006年,约瑟夫开始创作出被他称之为“轩窗”(The Window Paintings)的新系列作品。安德利亚斯·莱文提斯对记者表示,这个新系列保留了彼得此前在“边框”系列作品中的基本简约模式:每件作品仍然以几何为框架并仅由两种颜色组成,但不同的是“轩窗”系列选色主要以大自然为灵感,画面被一条水平或垂直的中线分割,两种选色互为独立并置,而不再是两个矩形的互相嵌套。除此之外,笔刷在画布边缘自然形成了留白,打破了以往整体完美色块的公式化创作,也消去了生硬的画布边沿,传递了一种以往彼得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清透和自由。

而在“轩窗”系列之后,2014年至2020年间,彼得还进一步发展出构图更松散的“新绘画”(The New Painting)系列,他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仅仅留下了素净的背景映衬着几抹质感轻盈的拼接色块,犹如万物的倒影,融入天地之间。

2020年,91岁的彼得·约瑟夫与世长辞。据劳格斯戴尔回忆说,在与约瑟夫最后一次聊天的时候,他依然那么地善于用眼睛发现最不起眼的美。他会惊叹从自己的病房里竟然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天空,还联想到期待自己还能再次坐在工作室的小院子里吃上一块他最爱的巧克力蛋糕,喝上一杯茶。劳格斯戴尔说,自从彼得去世后,他常常想象艺术家已经去往了如他想象一般美好的地方,过上了吃蛋糕、喝口茶般美满自得的生活。他说:“彼得是一位伟大的视觉诗人。作为一名徜徉在色彩、光线、空间、比例、前后景以及以上元素两两之间的神秘大陆上探索的艺术大师,他的成就肯定会被更多的人所看见。”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约瑟夫   尼古拉斯   佛罗伦萨   彼得   戴尔   半壁   艺术   电影   画布   边框   画廊   艺术家   画面   生涯   成就   情感   系列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