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产电影《暴风》票房破3200万,影片中好听的配乐都是他写的

正在热映的粤产谍战动作大片《暴风》,累计票房已突破3200万元。

影片除了呈现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富有大湾区电影特色的精良制作也获得了好评。

有不少观众在观影时都关注到了《暴风》在音乐与画面上的融合,片中多段配乐都起到了烘托氛围、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影片最后,伴随着陈家栋和王历文对昔日兄弟情的回忆,以及对隐蔽战线上艰苦奋斗的英雄们的致敬,由主演陈伟霆演唱的同名主题曲《暴风》响起,也十分令人动容。

记者日前专访了《暴风》的音乐总监张家诚,认真地聊了聊有关影片音乐创作的故事。

创作:早期介入,配乐才能与画面产生良好互动

对张家诚而言,《暴风》是他参与影视配乐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的一次绝佳体验。

张家诚从《暴风》创作初期就参与到配乐工作中。“通常都是等影片后期做完了才开始做配乐,但导演(陈嘉上)问我想不想早点介入,我说好。”他非常感谢陈嘉上的提议,作为一个音乐人,他希望有更多构思的空间,“我希望做得全面,而不是‘后知后觉’。”

早期介入,对配乐创作有什么好处?张家诚在看剧本时便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凌晨时分,编剧团队还在紧锣密鼓地修改,而他坐在一旁用几个小时看完了第三稿剧本,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些《暴风》的画面雏形。

“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已经可以想到一些音乐的主题,以及怎样去配合画面的呈现。对电影来说,画面固然重要,但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合元素。”

配乐与画面之间的良好互动,有时还直接影响到影片拍摄本身。张家诚以影片中江河(王龙正 饰)在森姆咖啡厅弹奏的一段钢琴曲为例,向记者展示了配乐的重要性。

当知道剧情设定后,张家诚便向陈嘉上提议,想先写一个旋律出来。陈嘉上欣然同意,在听了张家诚交来的音乐片段后,他十分满意,决定把这个旋律直接用到拍摄中。

为了更好的影片效果,原本不会弹琴的王龙正,为了这场弹琴戏苦练了一个月,张家诚也陪练了一个月。拍摄当天,他又特地飞到汕头“监场”,保证演员弹奏时的手形正确,也是希望通过实拍场景,能得到更多关于故事和音乐的灵感。

“我感受到整个剧组的制作非常认真,这部片子拍得很有感觉,我在做配乐的时候也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张家诚说。

架构:四大主题以“情”为线,用音乐推动戏剧张力

在了解影片故事,以及感受现场拍摄氛围后,张家诚为《暴风》定下了四大主题的音乐架构。

首先是陈家栋(陈伟霆 饰)与王历文(王千源 饰)之间的兄弟情。“兄弟情是《暴风》剧情的核心。”张家诚表示,包括同名主题曲《暴风》在内的一系列配乐,都是围绕“兄弟情”这一主题创作而成。

主题曲是张家诚为陈伟霆量身定制的。在一次拍摄中场休息时,他和陈嘉上、陈伟霆聊起音乐,很快就为主题曲定下了热血中板的音乐类型。随后张家诚便在咖啡厅完成了整首歌的主旋律创作。

“后来的录音也特别顺利,伟霆除了把兄弟的情义演绎得淋漓尽致外,也把片中跟王千源争拼的那份矛盾与张力融入演唱中。”张家诚笑道,“相信观众可以在这短短几分钟内感受到整部电影的故事和情怀。”

第二个主题是“枭雄”。故事以陈家栋和王历文的选择和角力展开,两人为了各自的理想和信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斗智斗勇。这一部分音乐较为动感、激烈。特别是影片高潮部分两人的一场“火中打戏”的配乐,张家诚动用了六七十名专业乐手组成的管弦乐团,用精湛的演奏营造了紧张的情绪和场面感,将这场重头戏的氛围烘托到极致。

第三个主题是“爱与牺牲”。这一主题与江河、竹君(王紫璇 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息息相关。“生逢乱世,他们虽然相爱却被迫分开,最后甚至阴阳两隔,再无可能,这段感情是充满了凄美与无奈的。”带着这样的理解,张家诚写下了江河在咖啡馆弹奏的钢琴曲旋律,这段旋律也成了江河与竹君这对苦命鸳鸯的专属配乐。

第四个主题是“单恋”。片中的刺仔(马克 饰)和赛云(董钒 饰)虽然只是配角,但刺仔对赛云的一往情深,以及两人之间无疾而终的感情,也令观众动容。

“这四大主题共同的情绪点,是那个时代的人对人生的无奈和遗憾。每个人都背负了很多,个人的情感也很难有结果。”张家诚认为,尽管《暴风》是一部动作片,故事中却有很多对人性和感情的体现。所以他选择从感情出发,用音乐呼应每个人物的命运,从而推动影片的情感发展和戏剧张力。

希望:让湾区音乐、中国音乐走得更远

来内地发展之前,张家诚在香港就已经是拥有诸多作品的知名音乐人。他为《使徒行者》《多功能老婆》等多部TVB剧集创作了主题曲,也为《琅琊榜》《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庆余年》等多部内地剧集制作了粤语版主题曲。

起初接触音乐创作,张家诚仅仅是因为热爱:“一开始只是觉得很好玩,就当培养了一个爱好,没想到后来变成了本职工作。”

在香港做了19年的音乐,写下了超过500首歌曲,还参与过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音乐制作,张家诚的音乐履历丰富多彩。

“在连续8年拿到香港个人最多新作品作曲家奖之后,我忽然觉得,应该到更广阔的地方去看一看。”

于是,张家诚在2020年8月来到北京定居,开始在内地发展。这个更广阔、多元的市场和音乐圈,让他感受到了无限可能。

作为大湾区音乐人,张家诚创作了不少湾区主题的歌曲。其中,由他作曲、编曲及监唱,张学友、刘德华、张靓颖、张杰等28位香港及内地艺人演唱的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主题曲《前》,入选了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湾区升明月”2021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张家诚也承担了音乐制作、作曲及编曲工作。

他偶尔会将自己创作音乐的过程录下来,制作成视频放到B站、YouTube等视频平台,并在评论中寻找更多灵感,保持自己的音乐源泉生生不息。

“我们的湾区音乐、中国音乐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如今张家诚也会更关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出更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旋律,“我希望能让湾区音乐、中国音乐走得更远,让更多海外的朋友感受它们的美妙。”

未来,除了影视配乐和流行歌曲,张家诚还想尝试音乐剧制作:“现在很多人开始关注音乐剧了,我觉得这个氛围和趋势很好,很值得去多做一些尝试。”

【记者】张思毅

【作者】 张思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暴风   江河   音乐人   片中   票房   主题曲   氛围   旋律   好听   观众   画面   影片   兄弟   故事   更多   主题   电影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