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视点名痛批明星,花式作死、“晚节不保”,没一个值得同情

文|盐焗小娱丸

编辑|盐焗小娱丸

这年头网络这么发达,水深火热的娱乐圈,还有几个能独善其身?

尤其是这两年,明星的塌房速度让吃瓜群众都吃不消。

面对这些乱象,连央媒都看不下去,下场点名。这些艺人还有被同情的余地吗?

01张国立

身为一位老戏骨,张国立在荧幕上树立了许多优秀角色,他的国民度比重相当之高,不出意外最后还能挂上“德艺双馨”的头衔。

但意外没有,全是咎由自取。

前不久张国立现身某大学进行讲座,这么一位大咖并没有让学生多激动,反而因为一句话引起群嘲。

“我不是客人,我是你们院长。”

台下学生惊愕,也没见这位大明星上过课呀,啥时候就成院长了?

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网友对张国立的风评一边倒:

“自己儿子教好了吗?何德何能啊。”

讨论之余,万能网友还真就找到了线索,去官网查询后,发现张国立说的一点没错,而且早在5年前就低调任职了。

先不说他身兼重职没空桃李满天下,他的儿子打架、吸食违禁物品一样没耽误,以至于闹得人尽皆知,他如何有信心教会别人家的孩子?

甚至于他自己,“艺德”这点上也早就沾上了污点。

2021年,张国立指导并主演了一部名为《赵云暮云》的影片,在他的撬动下,很多大咖参与合作。

但这部戏还没等上映,就先上了热搜,甚至惊动了央媒。

取景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张国立的工作人员却霸占了一座立交桥,严重阻碍了当地群众的出行。

因为桥的两边各坐立一所学校,接送学生上下学是个大问题,为什么说是大问题,因为换条路就几乎得把城市绕大半圈才行。

面对群众的不满,剧组工作人员仍然趾高气昂,并且与群众动起了手,可以说情况相当恶劣了。

不等张国立先出来道歉,央媒已经出来批评:“不仅侵害群众利益,而且还违法。”

如此一来这部电影不就未播先火了,就是这种免费的宣传不知道张国立吃不吃得消。

此后他倒是逐渐低调了,如今看来还是没反思明白。

02王一博

不久前央视网一篇“绝望的文盲”将顶流王一博架在了舆论之上。

起因是,作为主演,王一博对记者的提问一无所知,例如通过角色学到了什么、对这次的作品有什么心得……

这都是些最基本的问题,而王一博是怎么回的?

“对不起、不知道、看就行了。”


既然“无知”到这步田地,难怪央媒质疑他能演好戏吗?

也不怪网友再次嘲讽他是“九漏鱼”,借此重新被扒出的“文盲”历史,证明他是真不冤。

《陈情令》作为让他直登顶流的作品,给导演亲手写去的感谢信上,“以来”不会写,写成了“己来”。

到了给作品宣传的时候,主持人热情的让他留下“到此一游”四个大字,到了“此”字就先让他难住,求助了工作人员。

到了“游”再次陷入尴尬,结果这次没人帮忙,等到展示的那一刻,只有“一”写对了

节目上给祖国写祝福语,四个字两个错。

好巧不巧,这种当众提笔写字的事在王一博这里发生的几率太高,错别字这种尴尬就算了,还惊现拼音,放在整个娱乐圈都是相当“炸裂”的一件事,可王一博做到了。

不仅如此,他甚至连自己的大名都能写错,但凡上过学的人只怕都很难做到吧……

03何炅

放眼主持界,何炅不仅是“常青树”,也是内娱第一“老好人”,这么多年在观众心中拥有着“绝对”完美的形象。

不仅是观众,就连圈里的明星参加节目,看见了何炅,都莫名有一种“安全感”,可惜到了翻车的时候,也不含糊。

有网友揭露了“快乐家族”收礼的行为,并将每位主持人的礼物一同放了出来。

很现实,根据几位主持的地位,送出的礼物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有5根金条旁明晃晃的写着“快乐家族”。

一时间,何炅的正面形象彻底扑街,连此前的言论被网友猜测,是在内涵有些礼物不值钱。

甚至有人顺着网线,找到了他将一些礼物放在二手平台售卖。

看到这些消息,网友十分愤怒,身为艺人本就是高收入,这么多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竟然还能做出这种事?

央媒也在热度上再添了一把火:“别让不正之风荼毒年轻人。”

何炅也连夜发文道歉,顺便对“收礼”的行为做出解释,引导送礼言论绝对没有;有些是别人送来问好的礼物,不好意思拒绝。

最后,何炅还借此强调明确拒绝任何礼物。

虽然这次风波何炅抗住了,但仍旧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可见“完美人设”不是好做的。

04潘长江

当一位原本“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在追捧他的人身上“割韭菜”时,翻车的结局就进入了倒计时。

没错,这一代表人物就是潘长江。

潘长江不论是在小品还是喜剧方面,都贡献了许多经典,甚至是现在春晚上为数不多的老人,但再高的名誉,也经不住他的摧残。

带货界火起来后,他火速成为了其中一员,丝毫不顾及这会降低身份、败坏好感。

怎料,潘长江还对产品夸大宣传,后来干脆卖起了假货,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这次都不是被网评,央视新闻直接将他的事迹放在了电视上,毫不客气指名道姓批评。

道歉那是固定流程,谁能想到,潘长江还借机卖起了惨,说自己一把年纪不容易……

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更何况一个大明星,难道被骗了的普通老百姓不惨?还是被辜负的粉丝不惨?

这一次潘长江是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途,用亲身经历展示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05吴谨言

这么多年,敢在央视头上动图的真是稀有,偏偏吴谨言刚火气起来就先挑衅起了央视。

众所周知,她是因为《延禧攻略》而大火,并且入圈多年能称得上代表作的仅此一部,红是红了,但绝对没有站稳脚跟。

央视亲自找上门专访,这么大的宣传谁会想不开?

没错,吴谨言是答应了,但也作起了妖。

央视的工作人员早早到达约定地点,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就等演员坐下开始采访,但吴谨言那边突然改地点,让大家措手不及。

本着和睦的心态,央视工作人员又连人带装备赶往几公里之外的新地点,吴谨言这边却说:

“后面还有行程,剩下的时间满足不了采访工作,没办法合作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已经能感受到对方团队的愤怒了,果不其然,央视电影频道直接将吴谨言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

连吴谨言自己的粉丝恐怕都想不通,她为什么能如此嚣张吧。

紧接着,“吴谨言耍大牌”就霸占到了热搜,没想到一考古,这位早就有过名场面了。

走红之后,吴谨言成了品牌方的香饽饽,很多活动赶着邀请,她答应出席后,就出现了下面一番场景。

几十个保镖,6个助理…就是刘德华至今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

可惜,除了吴谨言自己呆的一群人,周围能被算的上的粉丝都寥寥无几。

现如今的吴谨言,不亚于一夜回到解放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06张翰

身为一个光鲜亮丽的大明星,能油腻到张翰这种地步的,恐怕找不出第二位。

想必他的名作《东八区的先生们》,现如今应该无人不知了吧。

当初为了给自导自演的“大作”做宣传,张翰透露给大家一些细节,这部作品是他历经十年“打磨”出的精华,要让大家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剧!

这当中有什么精彩之处呢?

是十年前扯内衣带的“英雄救美”吗?

是那借着拍戏之名,伸出去的咸猪手?

还是无处不在的油腻表情,和句句不尊重女性的台词?

显然,张翰这部“诚意之作”,非但没能让观众拍手叫好,反倒让网友明白他有多“无脑”。

引起群众不满的同时,人民网评同样对他这2.2分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不怪观众挑食,只怪作品真的差。”

还好,这部剧最后被强制下架,保护了一批观众没看过的眼。

07景甜

最近因为遇人不淑,景甜成为了大家热议的对象,粉丝心疼、网友在背后支持,画风无比和谐。

但有一说一,景甜也曾遭到央媒点名批评。

当时她代言了一款产品,广告中“减肥”、“瘦身”的字眼成了焦点,可实际上产品只是没有任何功效的饮料罢了。

很明显的虚假宣传,身为代言人的景甜,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信任来源,因此受到罚款464万余元的处罚,并且没收了她这条代言的收入。

这时大家也注意到,广告中景甜仅仅说了几句话的功夫,就轻轻松松将257.9万收入囊中,感叹到:“明星赚钱未免太容易。”

结语

如果不是一朝翻车,明星靓丽光环背后的真相还要欺骗多少人。

对于这几位身上的事件,值得被同情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央视   德艺双馨   明星   翻车   现如今   工作人员   观众   批评   礼物   地点   粉丝   多年   群众   网友   作品   晚节不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