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印度、不丹与中国的三边关系

一、印度对中不关系的考量

印度与中国都是亚洲大国,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又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是在政治制度上又有着深刻的差异,两国的发展和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对对方的考量。

印度一直认为印度大国梦的主要阻碍势力是中国,从一开始印度就将中国视为亚非不结盟国家领导权的潜在对手,对中国的一切行为妄加猜测。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印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中国西藏地区,1951 年中国和平解放西藏地区使印度的缓冲国梦碎,印度对中国的在西南地区的行为蒙上怀疑的阴影。

1959 年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武装势力被消灭,达赖喇嘛逃往印度希望在印度的帮助下实现西藏独立,加之中印在“麦克马洪线”上的分歧,导致了 1962 年印度对中国边界的侵略。

1962 年印度战败使印度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在战略、军备、后勤、通讯和民族意志方面的优势,中国在胜利后主动后退的行为也被印度解释为是对印度羞辱,破坏了印度在南亚地区和整个亚非不结盟世界的领导地位。

中印两国关系在 1962 年跌入冰点,在 1976 年两国再次互派大使之前,中印关系一直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但是两国间对彼此得到战略研究愈演愈烈。

印度以中国为主要防范对象,进一步加大对喜马拉雅山国家的控制,不允许中国势力进入喜马拉雅山地,将南亚其他国家的不符合印度利益行为都归为“中国因素”。

不丹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在向印度提出自主发展对外关系时,印度认为若不丹独立发展对外关系是“中国在印度和不丹关系问题上立场的胜利”。

中国经济发展向西部推进,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中国与南亚各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印度认为中国在西部地区的建设是出于军事战略考虑,对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交往如惊弓之鸟。印度的喜马拉雅政策即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在印度和中国之间形成了缓冲带。

这些小的内陆和偏远国家的独立存在和内部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北方和南方的伟大邻国的态度。不丹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对中不两国的关系发展十分重视。

印度东北部是一个与五个国家接壤的高度敏感地区,但与中心地带的联系最为薄弱。

印度东北部主要由 6 个邦组成,即阿萨姆邦、米佐拉姆邦、曼尼普尔邦、那加兰邦、锡金邦和梅加拉亚邦。

印度东北部的地理位置为印度对外贸易提供了先天的优势,其位于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节点上,并且拥有石油,天然气、水利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东北部却问题频发,其中地方分离主义影响较大,这些分离组织利用东北部复杂的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甚至与周边国家建立联系。

在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分离组织众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米佐民族阵线、那加民族社会主义委员会、波多民族民主阵线等。

不丹地理位置决定了不丹对印度的重要性,不丹与中国的友好发展不仅仅使印度边界最脆弱的“西里古里走廊”几乎暴露在中国的面前,更使得东北部的跨境分离组织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联络沟通。另一方面,中国与不丹交好会影响印度对中国的遏制。

不丹与中国西藏在文化、经济、生活和宗教上有颇深的渊源,藏独份子往往通过不丹进入印度,1959 年在一场关于流亡藏民的问答会上尼赫鲁对该问题进行回答,“来到印度的西藏难民总数为 12396 人,并且都已经做出安排”,“大约一周前,我们听说有 100 名难民来到不丹,不丹政府要求我们接纳他们,我们说好吧”。印度利用不丹的特殊地位勾结联系藏独分子对中国西南地区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印度对中国与不丹的关系的发展是持怀疑心态的,认为中国与不丹的发展会进一步将南亚事务复杂化,是对印度在南亚内陆地区的包围。

不丹在中印之间寻求“平衡”

不丹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国,其在独立生存和内部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强大邻居在南部和北部的态度。

不丹明白在刚刚结束殖民统治的南亚,局势瞬息万变,弱小的不丹没有办法凭借自身实现独立自主。不丹如何在两个实力强大的邻居间保持独立自主成为不丹的重要问题。

印度独立后与不丹保持与过去基本相同的关系,意味着印度试图填补英国从喜马拉雅地区后退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将不丹纳入到印度的防御体系中。1949 年与印度签订带有殖民色彩的条约是不丹最好的选择。

首先,不丹和印度以条约的形式确立不丹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不丹还以对外发展关系受印度“指导”为条件获得了完全独立不受干涉的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其次,不丹是一个贫困的内陆小国,其发展经济需要外部资金的援助,不丹倾向印度的态度使得印度慷慨的对不丹施以援手,并且将英印时期丢失的土地收回。

最后,此时的不丹态度虽然倾向于印度但是与中国西藏地区的贸易也一直在进行。印度成立初期,不丹采取以外换内的措施,将内部事务的管理权抓在自己手中,大力发展经济,推动经济现代化,为之后的不丹的外交选择奠定经济基础。

此时不丹的对外关系的发展完全被印度把控,这对于当时的不丹并无大碍。英国在退出南亚次大陆时给南亚各国留下了诸多隐患,而印度是南亚唯一有实力也是有可能对不丹进行“保护”的国家,不丹对印度的选择是自身实力与南亚政治环境相结合下的最佳选择。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不丹目睹了印度的霸权主义如何残忍的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封锁甚至肢解,不丹意识到其对印度的高依赖性必须减弱。

同时,不丹更加认识到自身对印度防御体系的重要性,而中国是对印度喜马拉雅王国保护角色的公开挑战者。

不丹利用印度对中国的怀疑不断向印度提出经济和政治援助,用来不断发展充实国力。

其次,此时的不丹开始将眼光放在印度之外,用中国因素迫使印度满足不丹的更多愿望,如发展不丹的对外关系。

不丹在 1961 年中印矛盾时期向印度提出自己的诉求,“显然,不丹当局决定利用我们目前同中国之间的困难,为自己争取不受限制的权力”,“目前不是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适当时机,然而,印度政府愿意引荐不丹加入万国邮政联盟或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

这时不丹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无法实现独立自主发展对外关系,不丹仅仅是利用印度对中国的防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不丹与中国的发展总体上是友好的。不丹曾是中国的附属国,英印时期英国侵略西藏战争中又意识到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英国退出南亚次大陆时中国正处在全国解放时期,并且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与不丹间有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当时中国政治中心无法对不丹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不丹选择倾向印度的态度。

不丹与中国西藏保持着贸易和文化交流。在 20 世纪60 年代,虽然不丹关闭了中不之间的边界,除了印度的压力外,不丹对移民问题的谨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西藏流民大多通过不丹前往印度,因此不丹关闭边界对也拒绝了西藏流民向印度逃亡。中印边境冲突中不丹保持中立,实质上是对中国的倾向。

中国与不丹的发展是缓慢的,自 1949 年印不友好条约的签订,不丹一直在寻求摆脱印度的方法,中国是亚洲唯一能与印度比肩的国家,不丹必须利用中国制约印度对其的影响。

2007 年不丹与印度签署新的《友好和平条约》,不丹在外交上恢复自主权。当周围的大国为在不丹建立影响力而相互竞争时,这个小国一直沉迷于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处于强大邻国之间的小国的命运通常是沦为缓冲国,这实际上会削弱或废除他们的主权。然而,每当强国之间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时,这些国家都竭力维护自己的主权。

印度独立后不丹政策的主旨是获得印度的承认,即承认不丹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这是不丹调整与印度关系的基础。

不丹外交部长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你不能选择你的邻居,但你可以和你的邻居打交道。简而言之,我们要使自己常常处于惊恐之中。但你必须抓住一切机会使情况好转。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失去我们是谁的想法。你必须明白你所站的地方,哪一边是硬地,哪一边是软地”然而传统上,不丹奉行孤立政策以保持其独立性和独特性。

不丹对于印度所说的平等是不承认的,“印度的平等几乎没有。但这是一个双方都能找到机会维持下去的美好幻想。”

不丹有效的外交政策消除外部干预不丹国内局势的可能性,并且使不丹从印度保护国到独立国家的形象发生改变。

不丹虽然是一个内陆小国,但是可以通过高超的外交技术,在两个大国之间取得“均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不丹   印度   达赖喇嘛   喜马拉雅   中国   南亚   关系   西藏   英国   小国   内陆   主权   独立   地区   三边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