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加深刻认识教育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更加深刻领悟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切实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自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坚定捍卫者。

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独特地位与作用,要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把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相结合,全面提升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充分发挥人才在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聚焦“学”,以“三全育人”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另一方面要聚焦“用”,围绕区域发展需求,面向基层一线,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新时代就业市场的需求。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要适应时代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在办学定位、办学体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立足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和特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力支持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建立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世界一流高等教育资源与民族地区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立足“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不断增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不断普及,这是大势所趋。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服务人民为己任,以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为价值导向,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族群众生活改善。要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优秀人才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徐晓美 刘若冰,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之义   中国共产党   建设者   共同体   对外开放   强国   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   使命   学科   区域   需求   领域   时代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