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战争我不会上”,我更担心的是这种情绪的蔓延


“如果发生战争,我是不会去的,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去,我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和平时候没人记到我们,有难时才记起我们,说什么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发福利时,享受国家待遇时候都没有给同等待遇,谁爱去谁去,反正我是不去,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去!”

就这么一篇百十来字的帖子,竟然在全网引起轩然大波。

此后又出现至少数十篇类似的发文,后面还跟着数以万计的点赞和评论,到处弥漫着拒绝为国出战的言论。

我在上一篇文章《“如果国家发生战争我不会去”,其实只是说说而已,不必担心》中已经说了,其实这些论调只是老百姓宣泄情绪而已,并非真实的内心想法,一旦发生类似全面抗战那样的情形,完全不必担心国人会不会踊跃参战,“百万青年百万兵”一定会是必然的场景。理由在那篇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不再重复。

比起这样的情绪宣泄,我更担心的是这样的情绪会不会蔓延到军营里,会不会影响到战士们的士气和斗志。

我们的部队是人民子弟兵,每一名战士都来自于老百姓,他们的父母亲人绝大多数也都是老百姓。当老百姓产生了这样的情绪,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弟?我看是有这个可能的。

一旦战争来临,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们。可是如果我们的战士们受到这样消极厌战情绪的影响,那么结果会是怎样?这样的假设很可怕,但并非没有必要。

尽管我们的战士传承着红色基因,“钢多气更多”且纪律严明,但军营并非与世隔绝,战士们也并非活在真空里,他们不仅会与家人通信往来,在智能化的今天,一部手机便可阅尽人间色。民间的种种现实情况,战士们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对他们产生影响。

我们的战士虽然经过革命军队这座大熔炉的锤炼,从老百姓转变为坚强的革命战士,相信没有不能战胜的敌人,没有不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和平年代里,他们既是一名战士,也是儿子、丈夫、父亲、兄弟,他们也有家人,他们的家人也跟所有的老百姓一样,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经历着其他老百姓正在经历着的生活。

老百姓产生这样的情绪不是没有来由的。那位自己不愿意上也不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的父亲,跟我们一样都是在红色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我们小时候都曾梦想着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我们都曾经是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甚至有可能还是共产党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父亲说出这样的话,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父亲,又还有多少有着这样情绪的年轻人?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

七十年代一位小朋友的照片

我说的关注和警惕,指的是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这种情绪的人。千万不要再犯“不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解决剔除问题的人”这样的错误了,否则,这样的情绪一旦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也不要只拿着“有国才有家”到处当头棒喝,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家”真正过的越来越甜,真正重视并且处理好每一个“家”所遇到的问题。

要想办法解决问题,问题一个个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这样的情绪自然也就会慢慢消失。老百姓的情绪没有了,子弟兵也就更加英勇善战,钢铁长城也就愈加稳固。

所以说,虽然这些发文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但这种宣泄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对部队的影响,值得高度重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不是口号,大家应该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情绪   担心   战争   江山   篇文章   会上   发文   老百姓   战士   部队   待遇   家人   父亲   发生   孩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