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4人集体跳崖:父亲卧底「约死群」(下)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场救赎,是相互的


与其说他救赎了这群孩子,倒不如说,这场救赎,是相互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将自己的伤疤揭开去警示青少年们,想不开自杀,是多么让家长心痛,多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往前跳,是坚硬的水泥地,但往后倒,可能就是家人柔软的怀抱。

而从年轻人口中,他也逐渐得知,原来家长,并不是很懂他们的孩子。或许,他并不了解他的儿子。


在徐世海的印象中,大儿子徐浩宇是一个有梦想有理想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对劲。他阳光开朗,温暖又善良。


徐浩宇喜欢画画,生前已经想好了未来想做的工作:服装设计或自媒体人。疫情时,他画了幅肖像,致敬抗疫的白衣天使。


所以在被告知自己家一直帅气阳光的儿子跳楼了时,徐世海错愕万分,一家人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相比之前自己的学习成长条件来说,徐世海以前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必为一点想吃的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一件新衣服辗转难眠,也不必为一点学费忐忑不安、为一套三角尺软磨硬泡。”

他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可在大儿子去世后,在「自杀群」里呆得越久,他越是发现,一代人有属于一代人的烦恼。

一个读初三的女孩一直在“精英班”,有次考试失利掉进了“普通班”,就冒出了自杀的念头。

一个上高二的女孩是家里学历最高的,背着全家人的期望。可她真的学不进去了。父亲骂她“就是在等死”,不再给她生活费。

女孩怀疑亲情,几近绝望。

这些孩子的活生生的例子,为他指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鸿沟,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出现的。

他开始理解: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当代孩子的痛苦和压力,不比他想象的小。

但对这些孩子的每一次救助,对他来说都是一场噩梦重演。


如果拯救失败,他会痛哭,因为他又失去了一个孩子。拯救成功,他也会流泪,因为如果他早点这样关心孩子,结局可能就不一样。


但内心再折磨,徐世海仍在坚持。


为解救一个被同桌勒索的中学生,他给勒索者打电话,自称是警察。电话那头紧张地挂断后,求助的中学生收到了同桌的道歉和欠条。


孩子感激地说,徐叔叔,以后我参加工作,挣到的第一份工资就给你。徐世海却说:“重要的是你要好好活下去。”


和孩子们聊深了,他会告诉对方他的真实身份。

他发去徐浩宇生前的照片,感叹“其实对父母来说,没什么比你们活着更重要了”。

看似他已看开,但其实谈起去世的儿子时,他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不时背过身去擦眼泪,他的悲痛仍然难以言说。

他也常备速效救心丸,防备想儿子想得太伤心。走在路上,看到和儿子相似的背影,他常常忍不住上前拉住对方,问一句“吃饭了没”。

承受着丧子之痛,他却能将悲伤化作劝人向生的希望。

为什么「正常」的孩子,会舍弃生命?


这个故事,太悲伤,但又过于动人。

同样,这个故事也让人反思:为什么大人眼中正常的孩子,会选择放弃生命?

其实,不止一个年轻人对徐世海说过,他们的日常烦恼几乎没有出口。

一个18岁的男生告诉他,他不开心,但父母却觉得他衣食无忧,认定他无病呻吟,老师也常责备他。

那些在很多家长眼中不值一提的“小情绪”,在徐世海眼中,都需格外敏感小心。

一名14岁的中学生留下了一封遗书,准备自杀。妈妈在看到遗书的时候,惊慌失措,但却怎么也拉不回这颗受伤的心。

她只好去求助徐世海。

那天,徐世海跟这位学生聊了五六个小时。聊完才知道,原来在家他经常被母亲批评,在学校他成绩不好。他想辍学打工补贴家用,却总是因未到法定劳动年龄,被拒绝。


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能解救自己痛苦的,唯有死路一条。

在跟徐世海聊完之后,学生主动加了他的微信,后来也常找他聊天,一直没中断学业。

看,在我们不知道的隐秘角落,或许孩子们已经开始患上抑郁症,但不少家长却不当回事,以为孩子是在无病呻吟。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我国也在逐渐增加。

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里,就有1个孩子,是抑郁症患者。

而抑郁的主要根源,很大一部分是:与父母的关系持续恶劣。

不懂表达、无法让孩子获悉正确的爱,是大部分中国父母一生都要啃下的难题。

但很多父母即使对孩子心存愧疚,那句抱歉的话,仍然无法宣之于口。三言两语简单的关心,是太多父母道歉的方式。

但此时,孩子已经长大,他们内心的价值体系已经形成。那些被伤害的过往,仍清晰地刻在两代人中间,沉默而又尴尬。唯有在适当的时候,正确地表达爱,才能冰雪消融,不留遗憾。


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用我们成年人的价值观,去定义了孩子的世界。


我们误以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没有什么压力。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现在的孩子,在教育压力之下苟延残喘着,还要承受同学、朋友的社交压力,可能还遇上网贷、诈骗等恶劣事件。


正如前文所言: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


家长们,千万莫把孩子的不开心和抑郁当作“无病呻吟”。

当你的孩子流泪,情绪一落千丈,有负面情绪时,千万不要傲慢,更不要用你自以为是了解他的手,指责那个本就灰心丧气的孩子。

记得告诉他,别害怕,有你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前文   大儿子   遗书   卧底   无病呻吟   中学生   情绪   眼中   痛苦   儿子   父亲   集体   家长   父母   压力   生命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