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他为了修缮经费奔波,却在路上悟得人生真谛

有一个叫高加林的人,他为了让马店小学变得更好,一直在为修缮经费奔走。高加林说了一些很深沉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刘立本。在高明楼的帮助下,刘立本最终同意让女儿去县城读书了。可是,马店小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县里到村里都没有钱。高加林找到周初心商量办法,可周初心对此也束手无策。

孩子们希望增加一些体育器材,但目前条件有限,高加林用自己的方式让孩子们度过了愉快的下午。为了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高加林找到了刘巧珍,并请求她带自己去县城买些山货,同时向马占胜申请学校修缮经费。可是,他被告知县里的钱都用完了,没有资金可以用来修缮学校。

有一个人叫张克南,他因为他妈妈的关系,被调到供销社门市做主任。他从广东回来,特意买了一台四喇叭录音机送给黄亚萍,让她非常开心。可是,刘巧珍的二姨不接受高加林送的山货,因为那些都是当地的土特产,根本无法卖出去。当张克南听说高加林的困难时,他帮助了高加林,不仅买了山货,还送了教学用具和费用。

之后,高加林带领大家重新翻修了马店小学,他们在墙上写诗,用瓦罐装饰得更有趣。刘巧珍看着高加林,她的眼神变得更加炽热。即使孩子们也对高加林赞不绝口,非常高兴能够迎来这么一位优秀又温柔的老师。

高双星等到家里寄来钱后,第一时间去女生宿舍找陈秀礼,可宿舍管理员阿姨拦住了他。陈秀礼并不着急让高双星还钱,反而好心提醒他以后要少去外面的餐馆吃饭,因为上海物价太高了,稍不留意就能花掉整个月的生活费。

为了让孩子们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高加林在诗歌墙旁边加上了学生的名字,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农具等物品放在名字下面。这一幕吸引了周心初和华晓娟两位老师的注意。他们都觉得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真的是太可惜了。

高加林在引导孩子们朗读诗歌的时候,发现梁满囤没有来上学。他去了梁满囤家,看见他正在帮父亲除草干活。可是,梁父非常冷漠,完全不理睬高加林。

张克南的母亲向黄父透露,上海的干部会陆续安排回原籍,但是张克南却不想离开陕西。他的母亲暗示两家可以结为亲家。但是,黄父没有私自找媒人,回到家里发现女儿黄亚萍已经翻出了母亲许微之的旧照片。他不得不告诉她家庭破裂的真相。

许微之以前非常有才艺,唱歌跳舞样样拿手。她也有自己的心上人,但是被组织安排嫁给了黄父。因为在感情上做出了牺牲,婚后她总是郁郁寡欢,直到生下女儿黄亚萍,才露出了微笑,培养她对艺术的热爱。

许微之和黄父离婚后,她的名声受到了损害。她毅然决然地去了国外,追寻自己的舞蹈梦想,从此与黄父断绝了联系。黄父一开始有些不满意,但是这些年在西北生活,他渐渐释怀了过去,也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高加林知道了梁满囤的情况,原来这个孩子从小没有妈妈,爸爸又生病,所以遇到忙时他没法上学,要留在家里帮忙干农活。高加林和华晓娟商量后,抽出时间去梁满囤家里给他上课,确保他能跟上大家的学习速度。

黄亚萍在山坡上练舞,跳得特别漂亮,吸引了张克南的注意,他决定给她提供一个地方练习。在另一边,高加林在给孩子们上课,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出去一看,发现是梁满囤,他拿着粮食来报到。

黄双星最近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跟同学一起去吃饭,课余时间躲在走廊里看书学英语,还找聂文成练口语,结果却被对方嘲笑了。聂文成生活富裕,看不起黄双星,但当他听到“高加林”这三个字时,开始有些想法了。

高加林写了一篇关于农村教育现状的文章,准备找老师景若红帮忙指点一下。路上遇见做生意很成功的马栓,安排晚上跟张克南一起吃饭。景若虹看了高加林的文章,说他的角度独特,勇于发现社会问题。她鼓励高加林继续写文章,相信他会有更大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经费   生下   初心   山货   上海   真谛   县城   诗歌   宿舍   家里   路上   母亲   女儿   名字   老师   发现   小学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