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MINI冰激凌“洗白”?可我看到的是一场流量的狂欢

宝马MINI冰激凌“洗白”?可我看到的是一场流量的狂欢

几天过去,宝马MINI冰激凌事件终于接近尾声,被一个又一个热点巧夺了热度。热度的下降以及各类情绪的下降,也使得大家可以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

具体事件的发展流程,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是探讨下事件之后的现象:

(1)网红到宝马车展“蹭流量”被驾走

4月20日,上海车展宝马Mini展台工作人员区别对待中外咨询者,此事引发热议。当天下午一女子在该品牌展台前直播时,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被强制带走。

(2)小鹏、奥迪等品牌商、网红借“冰激凌”事件吸引客流量

相对于宝马拉跨的公关,友商第一时间就根据事件制定了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如小鹏汽车官方发布微博,在现场发放免费的可爱多,并且欢迎观展的观众前去展台打卡。

捷途汽车当天也在微博发布官方消息,称“明日继续免费派送冰淇淋!逛累了,就来7.2馆”,同时配上了在车展现场发冰淇淋的视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捷途汽车给参展观众们免费发放东北大板和巧乐兹。

奥迪和奔驰也针对此开展了营销,一汽奥迪的经销商还发布了赠送巧乐兹的图片,并配上“奥迪的冰淇淋只送中国人”的文案

广汽埃安也针对此制作了单独的营销海报

其他的就不多加赘述,大家自行可以搜索一下

除了各大汽车商外,各网红也不放过此次事件

首先有一个男网红自带了众多的冰淇淋,来到展台,把冰淇淋们免费送给了大家。

健身网红“黑人毅”在展台大喊着说自己来到了该宝马的展台,并且大声怒吼,问有没有冰淇淋?

还有另一网红带着冰棍来到现场,并且打出了“中国人免费领”的旗号。

除了最直接到现场炒作外,还有网红博主在媒体上针对汽车性能等进行评价抨击。

除了网红外,二手车经销商也加入炒作,通过砸车等行为,吸引眼球。

(3)上海车展主办方限制发放冰激凌

4月22日,有人发帖称,上海车展所有展台都不允许送冰激凌。他表示问过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宝马抗议此事,故此封禁。

(4)宝马股价的下跌

20日德国宝马的股票大跌3.62%,市值蒸发24.2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83亿元。

从上边这几个衍生现象,不难看出此次事件之所以有如此热度,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品牌方的差别对待引发了大家对“中外区别对待”的反感;二是后续宝马发放“狗牌”补救的迷之操作又让大家联想起:租界时期,上海外滩公园的入园须知里有这么一条:狗与华人不得入内!”触动了大家敏感的神经。

同时,早期宝马在问题车辆召回和同型号车辆销售国内、国外区别对待的问题又被翻出,叠加炒作之下,宝马商誉和口碑皆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宝马的“BMW”由“别摸我”被调侃为“别买我”。

事件发展到后期,已经不单单是针对事件本身,演变成带有负面“民族情绪”的吐槽与宣泄。几天的发酵,大家不难发现,只要反对、抨击、打击“宝马”就会得到大家的追捧、喝彩,就可以获得流量。涉及宝马的正面评论,就会有网民就会质疑为品牌“洗白”或者拿了“好处”进行公关。相关视频或者文章动辄达到数万甚至百万的点击、浏览、评论。

整个事件的影响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两方面:

即让国际品牌认识到中国消费者在涉及“民族尊严”的团结与抗争。企业的行为一旦触及了我们的底线,冒犯了我们的尊严,挑逗起负面“民族情绪”,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既然当年我们能够踢翻“东亚病夫”的牌子,今天依然可以踢到其他的牌子,无论是其他国家还是品牌、企业。

同样,此事也应该使我们惊醒,要警惕一些自媒体滥用“民族情绪”作为流量密码,诱导大众产生过度排外情绪和仇视心理,破坏了我们多年来营造的开放、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避免流量热度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宝马   冰激凌   流量   奥迪   展台   冰淇淋   热度   情绪   工作人员   区别   民族   现场   事件   品牌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