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日记:在赤道几内亚,这些瞬间让我难以忘怀

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中西部,距离中国上万公里。在这个充满着阳光和热情的国家,我与当地医生和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拥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

惊心一刻:

患者术前心跳骤停,我出门面对家属

来到赤道几内亚不久,我就遇到了“惊心一刻”。有一位老人准备接受手术,但术前突然出现心跳骤停!我和医疗队里的外科医生叶劲松,迅速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经过将近40分钟的艰难抢救,老人心跳终于逐渐恢复平稳,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向家属告知患者病危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在医疗队翻译邓婕的帮助下,我和叶劲松一起告诉患者家属,老人的情况非常危险,需要转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许阳英与当地医生交流。

出乎我的意料,患者家属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都非常担心,但仍然向我们鞠躬致谢。

这个瞬间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从心里深深地感谢他们的理解和信任。这件事也让我更加意识到,关怀、陪伴和信任,是医患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会让医生们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地抢救每一个生命,为患者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暖心一刻:

在“中国妈妈”的拥抱下,小女孩安心了下来

有一次,手术室里来了一个准备接受疝气手术的小女孩。但是,她进来后一直非常紧张,一直哭着要找妈妈,其他人说什么她都不听。孩子不配合,麻醉也无法进行,手术室里的大家一筹莫展。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医疗队的队长杨冰花走了进来。杨冰花抱着小女孩,像妈妈一样轻轻拍着她,还小声地哄着她。在这个“中国妈妈”的陪伴下,小女孩不安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随后接受了麻醉。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不久后,小女孩就顺利出院了。

在“中国妈妈”的拥抱下,小女孩安心了下来。

每想起这件事,我都不禁感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时候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而是一种默契和感受。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表达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感受到同样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

开心一刻:

当地医生学中文,用西语标注汉语发音

在工作中,我感受到许多赤道几内亚的医生护士,都对中文非常感兴趣。手术室里,有几个医生护士都会用汉语打招呼,其中有几个还去过中国。

当地麻醉医生胡安(音译)去过中国,他最喜欢的城市是广东珠海市,每次提起都赞不绝口。有一次,他还特地带了一个小本子给我看,上面记满了他去珠海时学过的中文词语,有“你好”“吃饭”“拱北”等。

有趣的是,为了记住汉语词语的发音,胡安专门用西班牙语进行了标注。这让我想起,来赤道几内亚前我们学习西班牙语,也曾用中文做过西语的发音标注。看来,大家学习外语的“小技巧”都是相通的。

另一位同事迪欧(音译)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去过很多国家学习,会说西班牙语、英语和法语。工作之余,他经常和我们一起聊天,从中国的长城聊到赤道几内亚的巴希莱峰,从当地的婚礼一直聊到神舟飞船。

迪欧对中国非常感兴趣,因为他的姐姐就在中国长沙工作。在我的帮助下,他也开始尝试说汉语了。他说,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既古典又现代。以后如果有机会,他也要去中国看看。

上面记录下来的几个难忘瞬间,是我在赤道几内亚工作的一些片段。来到赤道几内亚半年多,我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以及当地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虽然大家的肤色不同,国家也不同,但我们依然有很多文化上的共同点,也有很多同样感兴趣的东西值得交流。

虽然这里的工作环境不比国内,但我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国家,尤其喜欢这里热情和友善的人们。特别是当我看到当地同事们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我感到十分开心和自豪。

作为一名医生,接下来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促进中赤几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深化友谊。

【作者】第32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医师许阳英

【整理】朱晓枫

想了解更多广州医疗援非动态?请点击专题:《广州医疗援非》

【作者】 朱晓枫

广东健康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赤道几内亚   西语   惊心   西班牙语   医疗队   汉语   难以忘怀   广州   中国   家属   小女孩   患者   手术   瞬间   医生   妈妈   日记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