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另类童婚习俗:女子12岁未婚被耻笑 7岁嫁60岁老头很常见

(说历史的女人——第1141期)

在人类历史上,女性的命运几经起伏,从最初当家做主的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男权做主的时代后,历史在非常漫长的一段时期内彻底进入男尊女卑的状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未能幸免。只是在程度上,东方甚于西方而已。

一般都认为中古已经比较严重,但相比印度,中古的男尊女卑似乎还要好一点。在古印度,流行一种很可怕的童婚习俗(实际已经是不成文的公开认可的制度):若一个女子12岁还未婚会被耻笑,因此7岁女孩嫁60岁老头的现象很常见。可以说,古印度童婚习俗,是一把锁死女性命运的恶魔般的铁锁。

那么印度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葩的婚姻制度?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其一是宗教信仰,其二是种姓制度。

先说在宗教层面的:在印度宗教典籍《奥义书》或《大林间奥义书》中,一再强调女性要顺从男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在有关印度教理的问答中,更是将女性视为“通往地狱的门户”、“女人满身都是欺骗”等等,以此来贬低女性的价值和地位,其目的还是为了让女性自甘低贱自甘依附男人,并且不要有僭越的念头。

在印度的宗教典籍《摩奴法典 》中更是写道:

“妇女少年时应该从父;青年时从夫;夫死从子……妇女始终不应该随意自主。”

在这则教义中,写得很明确,一个女人从出生到结束,她的人生必须依附在男性身上才有依靠,而贯穿一个女人一生的男人,一般只能有三个或三类:父、夫、子。倘若很不幸地这三类男性都先她而死,那么这个女人的命运将会进入无所依傍的状态,等着她的就是更加悲惨的生活和命运。

那么女性不能学习知识增加技能改变命运吗?也能,但是印度的主流社会还有另一种谚语:

“女性如识字读书,则必遭受寡妇之命运。”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主流社会反对甚至拒绝女性摆脱依傍男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是难度极大,实际上在19世纪被英国殖民之前,想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再者还有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也使得女性的命运被圈在一个牢笼中,难以改变。

两者的力量加在一起,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已经成为印度的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习俗。这些由宗教和种姓制度融合而成的社会习俗,是决定印度女性命运的原因所在,因此童婚制的出现,在印度历史上很严重。

从字面来理解童婚,那就是在青春期前或不到青春期就嫁出去做老婆。可是这个青春期的年龄到底是什么标准,却没有一定的确定数据。在印度历史上,所谓的童婚年龄,全要根据最具权威的典籍《摩奴法典》来定,该典籍规定:

女性的结婚年龄为男性的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男子33岁,则女子为11岁;

如果男子24岁,女性则为8岁;

以此类推,如果男子年龄偏低,则女性会更小。

但是在这里面,女子的结婚年龄也是有区别的,这就是种姓区别,对于高种姓的女性来说,最大结婚年龄被限定为12岁。

如一个女子长到12岁,还没有出嫁结婚,那么她和她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亲戚都会受到外界的嘲弄和耻笑。但是男性在年龄方面则自由得多,古印度法律规定一个男子可以在5岁之后的任何年龄段结婚,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子自出生到死,任何年龄段都可以自由结婚。

所以,大多数女性是无力摆脱这种约定成俗的习俗和宿命,她们在十四五岁之前,基本已经完成了三个身份的变化:妻子、母亲、寡妇。

在古印度,与中古不同,中古的婚姻虽然是父母的包办而定,但是女儿出嫁之后,与娘家的关系还是存在的,这是因为中古的社会关系是人情社会,有时候嫁女儿是联络另一种感情的纽带,女儿是具有工具性和亲情的双层关系。即便没有这个纽带作用,女儿出嫁之家与娘家的关系也还是很亲密的,如果有困难,双方都会互相照应。

但古印度却非如此,因为上面所说的特殊的社会习俗,一个女人出嫁之后,与原来的家庭的关系基本就算割断了。尤其是那些年纪很小就出嫁的女孩,原本是该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的年龄,她们却要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中做起了繁重的活计,比如打扫、做饭、侍奉丈夫家的人等。稍有不周,便会遭受打骂,甚至可能会遭受更大的委屈,但尽管如此,她们也别想从亲生父母或生养自己的家庭那里去寻找安慰了。在印度的历史中,这种童婚现象基本就是常态,只不过到了19世纪,因为西方思想的渗入,才有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把这类现象给挖出来讨论。因此,有关例子非常之多,我们可以列举几个来看。

案例一:

印度著名的女权运动代表人物富勒夫人讲述过一个案例。

有一个印度女孩,在9个月大的时候,就在父母的安排下,提前嫁给了一个6岁的男孩。当女孩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丈夫的父亲,竟然发起了对她的追求。女孩非常讨厌,直接拒绝了公公。公公非常恼火,便在儿子那里颠倒黑白,导致丈夫不再爱这个女孩,并且残忍地对待她,轻则咒骂,重则毒打。一次女孩的生母看到,不忍女孩遭受鞭打,便带走她,可是不久就又送回到丈夫手上,且说:“当她出嫁时,她就已经死了。”

案例二:

印度女权主义者潘递塔·拉马拜创建了一所寡妇学校,其中有一个女学生,她在两岁零六个月的时候,被父母安排,嫁给了一个小男孩,但是这个安排的婚姻仅仅维持了6个月,那个小男孩就得病死掉了。在3岁之幼龄,她便成了寡妇。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父亲还要她遵守寡妇应该遵守的习俗,把头发剃掉。

案例三:

这个案例跟印度历史上的种姓有关,一个叫鲁赫马拜的女子,她是木匠种姓,在11岁的时候,在继父的安排下,嫁给了继父的一位朋友,叫达达吉。不过鲁赫马拜的命运,已经相当好了,因为她后来通过上大学,掌握了知识,也知道了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力。

等到继父死后,她因为和达达吉没有感情,当达达吉提出与她同住的时候,她拒绝了,并且给法院写信说出拒绝同住的理由。可是达达吉也向法院提出请求,结果法院判达达吉胜。鲁赫马拜不服,就又上诉,结果法院给她指出两条路:要么与达达吉同居,要么被丢进监狱。不仅如此,鲁赫马拜还要支付双方的死法费用,同时还要再给丈夫达达吉2000卢比,作为迎娶新妇的开支。

案例四:

这是一个高等种姓有关例子。

在一份印度史料中,记述了这么一位印度女孩。她在10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个16岁的青年。青年的父亲是高贵的婆罗门祭司。原本这样一个家庭,道德应该高尚一下,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10岁的她承担了丈夫家里所有的杂活,但依然没有令丈夫家人满意。丈夫因厌恶她的外貌,总是用手指敲打她的头顶。最可怕的是,她被身为祭司的公公倒吊起来,下面放一个撒上辣椒的火盆,刺激的气味令她呼吸痛苦。

嫁为人妻4年后,她的丈夫便去世了。14岁的她,就成了寡妇。在古印度有习俗,一个女人成为寡妇后,漂亮的衣服和首饰都会被没收,长头发也要被减掉,每日一餐饭。

在这四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印度的女性命运几乎是在一出生就被注定。童婚制,对印度女性的摧残程度也令人后背发冷。唯独第三个例子中的鲁赫马拜因为上大学,总算敢于和传统陋习抗争了,但根深蒂固的传统,犹如一堵坚硬的墙壁,并没有那么容易攻破。结果,鲁赫马拜在败诉中,还要清醒地继续忍受陋习带来的屈辱。

这一切悲剧,说到底都是丑陋的童婚制所造成的——在一个女人还没有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年龄,把她的人生强行捆绑在另一个男人身上。正是如此陋习,导致一个女孩在七八岁嫁给一个老头、甚至女婴之龄嫁给一个成年男性之现象极其普遍。所以,年龄的反差,造成了另一个后果,即寡妇过剩——根据印度的史料显示:

在1881年人口统计中,9岁以下的寡妇为7.9万人;10岁到14岁这个年龄段的寡妇数量高达20.7万;15岁到19岁这个年龄段的寡妇之巨高达38.3万名。

在1891年的人口普查中,寡妇数量已经高达2300万,占据当年印度总人口的8%。

童婚习俗不仅毁掉了大部分印度女性的幸福,其实也成为阻碍古印度发展的一个因素。不过幸运的是,在19世纪,乃至20世纪,经过一些开明领导人和社会人士的长期积极努力,古印度建立了《童婚限制法》等专门法律,在法律的促进下,童婚习俗基本逐步被废除。(说历史的女人——案先生)

参考资料:《印度史》《摩奴法典》等。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习俗   种姓   古印度   印度   寡妇   老头   丈夫   年龄   命运   另类   常见   女子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