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破立并举”淬炼优良作风

作者:师振中

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事在人,而关键在作风。作风如何,决定了干部的干事效果如何,而干事效果如何,则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员干部要以刀刃相向、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一以贯之推进作风建设,在破立并举、真抓实干中淬炼优良作风。

破自私自利的“潜意识”,立敢作敢当的“大格局”。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涵养为民情怀,时刻把“人民至上”的理念铭记于心、践之于行。总有人会说,人太实在,就会在官场上吃大亏,更有甚者将为民做实事、办难事当作“吃亏”。这样的“小算盘”由来已久,在一些地方甚至是根深蒂固。殊不知,多少共产党人自我奉献,在所谓的“吃亏”中付出一切,才有今日的幸福美好生活。广大干部应做到看得远、想得深,多跑田间地头、多走乡村小路、多进百姓人家,迈开步子踏上“啃硬骨头”的征程,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干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破好高骛远的“假把式”,立真抓实干的“硬实力”。政绩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报喜不报忧甚至虚报数字伪造政绩,带来的只是政府公信力下降以及群众不满,让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之中,背后蕴含的也只是干部对于政绩不佳的逃避与推卸。实干,重在“实”字,不咬定青山,何来一抓到底的定力,何来放眼未来的魄力,何来长远谋划的动力。党员干部要把实干放进心田,坚持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铆足了劲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破自由散漫的“舒适区”,立行有所止的“高标尺”。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政策下达,老百姓最先看的就是党员干部是否执行;行事作风,老百姓最先看的也是党员干部是否端正。要想社会风气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党员干部的自律性高低是关键。每一位干部都应强化个人的法纪意识,从违规宴请饮酒、酒驾、赌博等作风问题出发,从一杯酒、一顿饭守起,坚持克己奉公、崇尚廉洁,始终坚守廉洁底线,积极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以内在操守树立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苦干实干中练就过硬本领,在作风锤炼中淬炼出真功夫,方能行稳致远,披荆斩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作风   克己奉公   敢作敢当   真抓实干   政绩   干事   吃亏   党员   老百姓   优良   群众   干部   自我   效果   百姓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