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678”引才工作法 聚特色产业人才

“从2023年起,全区计划每年引进100名以上医疗卫生人才,共用3年时间引进300名以上医疗卫生人才。”“力争经过三年建设,构建电子商务人才发展平台。”……近日,潮州市湘桥区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

近年来,湘桥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辖区人才总量、质量和结构仍较难满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对此,湘桥区出台系列人才培育方案,提出将致力推进六大领域人才行动,破解七大制约发展问题,打造八支人才队伍,目标到2035年,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湘桥成为潮州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全市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地。

湘桥区聘任一批非遗和文博专家库成员。受访者供图

营造良好环境“拴心留人”

分层次、分区域、分领域召开各式人才交流座谈会,是湘桥区不断凝聚人才的举措之一。今年2月15日,湘桥区邀请一批乡村振兴志愿者和“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志愿者等人才代表,畅谈工作体会及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2022年10月,该区也曾邀请教育、医疗、科技、农业农村、工艺美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代表,在中山路人才驿站湘桥分站召开高层次人才茶话会。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近年来,湘桥区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健全党管人才机制、开展特色活动、服务保障、作用发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辖区人才特色活动亮点频出:潮绣婚纱礼服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成功申报省“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发展帮扶计划”;实施至善教育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出优秀名校长、名教师8人;设立11个博士工作站,引进博士45人。

湘桥区把优化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着力点,设立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全市首个县区级人才驿站,实现重点帮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覆盖。目前,区级人才驿站入库专家达35名。近三年,依托区人才驿站全区举办人才活动260多场次。

如何进一步营造出“拴心留人、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今年,湘桥区出台实施《潮州市湘桥区高青人才服务实施办法》等服务保障措施。

湘桥区邀请一批人才代表交流发言。受访者供图

“该办法是湘桥区在潮州市委人才制度上对人才政策的一次福利叠加,意在做优人才‘引育留用’四篇文章。”湘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留住优质人才,未来该区将大力实施“走出去”“组团式”“市场化”引才,发挥侨乡资源优势,畅通海外侨胞联系服务家乡渠道;搭建各类人才交流、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完善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制度等人才工作机制;打造“湘遇·湘约”等服务品牌,叠加出台人才服务措施,搭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常态化人才活动机制。

培育“六大领域”专业化人才

当前,湘桥区无论是人才队伍的体量规模、层次结构,还是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包括存在视野格局不大、规模结构不优、政策力度不大、制度激励缺失、服务保障不够等。

针对上述问题,湘桥区立足辖区实际,制定了《中共潮州市湘桥区委、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推进聚焦教育强基、医疗提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文化兴盛、乡村振兴六大领域的人才行动,破解七大制约发展问题,加快建设八支与湘桥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同时,就激发人才创新发展活力、系统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在推进教育强基人才行动方面,湘桥区将强化与重点师范院校沟通合作大规模引进教育急需紧缺人才,推动优秀师范本科生引进与培养一体联动,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并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校长、教研员、教师的常态化轮岗和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在推进科技创新人才行动方面,湘桥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引进高层次和青年拔尖人才。聚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资源流通机制、高校等科研组织的合作机制等有效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推进文化兴盛人才行动方面,湘桥区将建设示范工作室,提升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影响力,培养新一代工美英才和非遗传承人;壮大全区非遗项目名录库,扩大非遗人才培养范围;打造“文化技工”和非遗传承基地培训平台,培养工艺美术和非遗传承青年;引进培育一批艺术领军人才、文博专业人才、文旅科研教育人才及旅游创意营销人才。

此外,在推进产业转型人才行动方面,湘桥区将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引进电子商务师、规上企业电商高管等人才;大力选拔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企业优秀高管人才库,对入库人才进行常态化培训,重点培养造就复合型、外向型和第三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6个专项方案聚焦“引育留用”

湘桥区还出台针对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医疗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育、技能人才培养、加强电商人才培养、非遗工美人才培养和高素质农民培育6个专项方案,意在聚焦问题、精准施策,盘活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破解制约湘桥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目前,潮州市正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湘桥区广大乡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针对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足问题,培养并留住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农民?

对此,该区推进乡村振兴人才行动,提出从2023年到2025年,全区每年培育近500名高素质农民,重点培育三类人员,即高素质专业生产型农民、高素质技术服务型农民以及高素质经营管理型农民。

一方面,湘桥区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家乡乡村振兴建设,引导乡贤乡友回乡创业,把人才引进来。另一方面,通过搭建本土化的培训场所和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并加大奖补扶持力度,培育并留住人才。

为破解湘桥区产业转型缺少高技能人才问题,湘桥区同样通过实施一系列强化措施,如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到2025年新增高级技师30人以上、技师100人以上、高级工1000人以上。推动企业、职业(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力,加强用人主体、培养主体、评价主体协调配合,推动构建多方参与、协调推进。推动高技能人才与辖区特色产业企业之间的匹配度,构建以技能人才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产业为导向、以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培养体系。

记者手记

引才需因地制宜符合实际

人才是第一资源,同时也是稀缺资源,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牵住人才工作的“牛鼻子”。近期,为了吸引人才,湘桥区出台多个专项人才方案,通过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聚才磁场。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并不意味着人才引进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好人才工作,要因地制宜,走符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人才之路。

湘桥区的思路便富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其出台的多个专项人才方案,聚焦破解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欠缺、电商产业缺乏专业人才、产业转型缺少高技能人才、非遗工美人才后继乏人、文化旅游人才匮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足七大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要落到“用”上。在把好方向的前提下,湘桥区应大胆用人,在实践中检验人才的“含金量”。具体而言,可通过立足人才优势理论进一步搭建好载体平台、拓展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优化人才服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自身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造就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来源】南方日报

【文】董志豪 湘组宣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潮州市   人才   全区   人才培养   辖区   医疗卫生   乡村   驿站   特色产业   机制   农民   重点   领域   产业   方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