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湘行·宜章

因为疫情,已经几年未见了。岳父母、大姐夫妇、小姐姐一行五人,人多,很顺利就碰上头了。太太是家中的满女,虽然年近五十,自然还是家中的娇娇儿,见面激动,热情拥抱,倍感亲切。

明天去莽山,今晚过去宜章县城歇脚,那里是太太最亲闺蜜小周的老家。小周是太太三十几年的老友,几十年的交情,我们两家早已结成通家之好。

离开郴州火车站,沿着107国道前行。久别重逢,心情兴奋,一路上欢声笑语,打趣逗乐,回首过往,感叹岁月。老倌子说起莽山的往事,大概是1966年底至1967年中,单位组织人员到莽山林场伐木。为了挣多点收入,岳父和另外几个伙伴进山。莽山位于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中,深山老林,莽莽群山。山里树高林密,暗无天日,全是原始森林。当时生产工具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伐木全靠人力。先将参天的大树锯倒,再分割成段,顺着山势,滚抬出山。当时岳父二十六、七岁,正当壮年,但伐木工作强度之大,体力消耗之多,非常人可以扛受得住的,为了养家糊口,岳父硬是在莽山拼了半年老命。另外,除了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外,莽山林场的工作环境也十分的恶劣,老林深山,人迹罕至,山上没有路,上下山全靠徒手攀爬,开春后的雨季,天雨路滑,湿身寒冷不说,摔伤跌倒是常事,经常伤㾗累累。山里面蛇虫鼠蚁又多,马蜂有手指般长,可以把人叮晕,莽山的铬铁头号称蛇类中的大熊猫,但却剧毒无比……。刻骨铭心般的半年,如今说起仍唏嘘不已,动情之处,甚至老泪纵横。

在周家合影

到达宜章已是傍晚七时有多,小周的弟媳莲春早已在家备好晚饭。入住酒店,安顿好行李,我们便直奔周府。

小周的弟弟振华和莲春已经在门口等待,欢迎我们的到来。周家位于宜章老街上,屋子呈长条形,很深,分前屋和后宅,中间为天井,有一道月亮门相隔。前屋临街,开办了间诊所,振华行医,悬壶济世。过了月亮门就到了后宅,为三层小楼,作居家。

大家熟稔,简单寒暄几句,便把一众人请进屋内。周家乃书香门第,周爸爸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从医,曾经是县医院的掌门,已年届八十,温文儒雅,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实际年龄。深宅大院,庭院深深,家里平时人少,我们来到,屋子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周爸爸也很开心。

莲春已为我们准备好丰盛的晚餐,菜上桌,酒满杯,宾主上席。我和振华是酒友,大家自然推杯换盏,把酒言欢。酒足饭饱,相聚尽兴,宜章两晚,我和太太、小姐姐便夜宿周家。

27日的行程是去爬莽山。

开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晚,到次日清晨,仍没有消停。想着老人家都年过八十,天雨路滑,莽山之行可否顺利,疑惑中!

起床后,雨总算变小了。与酒店的岳父母他们会合,经请示,按原计划上莽山。

宜章县城到莽山有六十多公里。早餐后,出发了。沿107国道继续前行,出湘界,经广东乐昌的坪石镇再转回宜章境内,不由得想起了印象中云南十八怪中的“火车不通国内走国外”的顺口溜,哈哈,去莽山要走省外。

莽山美容师

途中老倌子又说起莽山趣事,离开林场时,没有什么特产可带,于是便挑了几块砧板回家。林场出来没有交通工具,只能徒步下山。山高路远,砧板厚重,翻山越岭大半天也未能出山,人困马乏,精疲力尽,只能边走边歇。为轻装下山,累了时,便抛落一块砧板减负,一路走一路丢,只剩下最后一块,但还是走不动了。便和同伴躺在简易山路中,佯装肚子痛,最后拦住往山下运送木材的车辆才得以下山。

莽山景区范围颇大,我们选择从五指峰景区东门上山,那里有索道直到云顶。雨水已停,天空泛白,比想象中的阴雨天要好。

五指峰景区东门位于莽山深处,我们沿陡峭的盘山公路越岭翻山、蜿蜒回旋,峰回路转,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受。到达景区东门已是上午11点,天色放白,但山巅云雾环绕,看不到峰顶。五指峰索道号称国内最长的索道,据说有3.7公里长。我们七人分乘两个揽车厢上山,揽车一路爬升,翻越两个山头后,我们便穿行云雾中,真的是进入云里雾里了。

经过二十几分钟的穿梭,终于到达山顶。今天云雾很厚,山顶也笼罩在浓雾中,能见度不足百米,到处都白茫茫一片。海拨高,气温低,很多树枝上还没有长出新叶,有些萧条,薄雾中,四周一片朦胧,别有一种韵味。

雾里莽山

山上的景观路应该是近几年新修的,平坦整齐,没有坡道,且阶梯也少,行走难度不大。老倌子和老太太在三个女儿及二个女婿的簇拥下,兴趣蛮高。我们也一路逗乐开玩笑,见到旁边有小路,问老倌子是不是当年上山走过的路,见到有山沟,就问砧板是不是丢去那坡里了,插科打诨,倒也开心。在雾气中前行,依稀朦胧,山回路转,有一种捉迷藏的趣味,感觉很新奇。

爬爬山,拍拍照,逗逗趣,聊聊往事,不知不觉走了一个多钟,已经是中午时分,老倌子和岳母都有点累了。也是,我们一行人已不算年轻,除了太太不满五十,大姐夫妇六十有加,我和小姐姐均五十有余了。于是在一个写着“我在莽山五指峰等你”招牌的观景台歇脚,喝喝水,吃点面包、零食,补充补充能量,放松一下筋骨,为继续游玩而加油。

“我在莽山五指峰等你”,这招牌还有点意思,很创意。于是众人纷纷在招牌前留影,并照了大合照,算是到此一游了。我将“我在莽山五指峰等你”相片发到家人群,已展示莽山之行,让大家见识。不一会,大嫂跟发“我在老君山上很想你”、姪女婷儿也发“我在五台山上很想你”……,这温馨招牌词看来是网红的通用句子,怪不得读起来很有趣味,见识了。

我在莽山五指峰等你

回到宜章已近酉时,大家也都有点疲倦了,于是就先回酒店休息。

六点钟,莲春来电说晚饭已做好,让我们回去吃饭,一行人便再浩浩荡荡组队去周家打秋风。自然又是举杯齐欢,开怀畅饮,高山流水,臭味相投。喝酒人话多,我和太太及振华夫妇继续把酒言欢,天马行空,其他人则去客厅喝茶聊天。

简单介绍一下莽山之行的男主角——胡老倌,也就是我的老岳父,今年八十有二,个子不高,湖南人中的中等身材,年轻时强壮有力,如今老来瘦,身体状况不错。标志性光头,招风耳,脸稍圆,有点横肉。豹子眼,发脾气时怒目圆睁,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凶狠气。性格霸蛮,聪明灵泛,讲义气能主事,争强且不服软,有江湖习气,当年电视剧《乌龙山匪记》播出后,因形象、神情皆似,人送外号“榜爷”,公亦以此自矜——如此画像,可否逼真?

老岳父匪气,性情似火,开口就是老子,牛气哄哄,如今年迈,气势不及当年,但也自信满满。周爸爸风雅,待人如水,不在一个频道的两老,交谈也算是一件趣事。出发前,太太和小周专门就两位老爸的聊天进行场景模拟,一致认为现场是胡老爹用他那低沉不清的安乡话主讲,手势利落,周爸爸则有读书人的修养,脸带微笑倾身恭听,保持温文尔雅的风度。喝酒中,我特意偷瞄两老聊天,果然如是,知父莫若女,好玩。

宜章尚书广场

结束莽山之行后,下一站去长沙望城,那里有老胡家的根。胡家原籍望城铜官镇,抗战时期,三次长沙会战,炮火连天,腥风血火,岳父的父亲(太太的爷爷)过渡时遭日军飞机轰炸而失踪,尸骨无存。兵荒马乱,爷爷(太太的老爷爷)用箩筐挑着年幼的岳父和叔叔,带着守寡的儿媳(太太的奶奶)和未成年的女儿(姑奶奶)、儿子(叔公)一行,逃难至常德安乡落脚,经过岳父、叔叔等几十年的经营,如今已四代同堂,发展成二十几人的大家庭。岳父的家族观念很重,由于自幼丧父及远离故土,对铜官的祖居念念不忘。已近清明,能回故乡拜祭一下先人,也算是老岳父的一个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宜章   安乡   望城   东门   把酒言欢   砧板   开春   索道   岳父   景区   林场   招牌   夫妇   太太   爸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