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毛主席问我死后中国会是什么样?邓小平回答后主席点头赞同

在中共十一大之后,毛主席同王洪文和邓小平进行了谈话,交谈时毛主席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去世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邓小平只说了八个字,却让王洪文大吃一惊,邓小平究竟说了什么?毛主席又为何会问出这个问题呢?

才华横溢口吐珠玑

八大军区将领去世后,毛主席急需一个人帮他打理八大军区事务,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邓小平。尽管邓小平在公开场合,曾经多次对几位司令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他们都明白,邓小平的话,都是为了他们好。同时周总理还曾多次当着毛主席的面,夸奖邓小平的才能。

所以毛主席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让邓小平回到北京,帮助他处理八大军区的事情。但是毛主席重新启用邓小平的决定,完全打乱了王洪文和江青的打算,并使王洪文感觉到自己的权利面临着危险。

所以江青和其他代表,在一次大会上,故意激怒邓小平,让邓小平做出了有失身份的事情。可就在王洪文认为,毛主席可能会对邓小平发火的时候,毛主席却早已看出了端倪,但毛主席并没有训斥王洪文,反而表示让王洪文向邓小平学习,不要经常和江青等人打交道。毛主席这句话说完,王洪文的老脸顿时就红了,简直想要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

后来邓小平在见到周总理时被问及当时的情况。邓小平表示自己忍不住,当场就发了火。

虽然邓小平表示是自己的原因,但毛主席还是看出了其中的怨气,随后便表示,他支持邓小平的做法。

没过多久毛主席就把王洪文和邓小平都叫了过来,毛主席为了考验王宏文和邓小平便向他们提问,自己死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王宏文哪敢揣测毛主席去世后中国的样子,只能说一些官方的套话。

毛主席在听到王洪文的话后,摇了摇头,看向了邓小平。邓小平直接开口说道“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王洪文听到邓小平的话被吓了一跳。可毛主席听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竟然也没有丝毫生气,他一边抽烟,一边微笑点头表示同意。

要知道解放军正是毛主席创建的,他比谁都了解军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自从井冈山以来,各个游击部队组合形成了全新的军队,导致红军出现各种派系问题,并且还有许多毛病。

直到毛主席进行了三湾整编,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确立了党管武装的基本方针,才彻底改变了军队的性质,使其成为一支为人民服务的正规军,并设立了一个特殊的职务政治委员。政委虽然可以鼓舞解放军的思想,但有些政委并不具备军事才能,只能从事日常的一些文职工作,真正的战斗还是要由司令员来指挥。

巧施妙计互相调换

新中国是在长期的战乱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即便是同级的政委,在声望和影响力上,都要比司令员逊色一筹。当时中国的11个大军区里,主持工作的都是开国将军。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经常在毛主席面前拍桌子。

毛主席很清楚,这些司令员之所以能成为“一把手”,就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能力超群,又在管辖地长期担任领导,他们一个人就可以拍板军队里的大小事务。而那些被任命为指挥官的参谋,在司令员面前则显得太过软弱根本不能自己做主。

这已严重违反了人民军队得以存在的根基,并对党的绝对领导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毛主席十分担心在自己去世后,这些司令员无法抵挡权利和地位的诱惑,所以倘若到时真的如此,那对于新中国来说将会是一场全新的灾难。但如果自己能在去世前消除这种危险,让军队永远掌握在人民手中,中国就不至于陷入无法控制的混乱当中,所以毛主席才借此问题考察王洪文和邓小平。

我们都知道这些司令员身处高位,在抗战时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的战功都是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这些司令员投身革命多年,却始终没有被腐败所侵蚀,依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整日勤勤恳恳工作。所以在没有犯重大错误的前提下,任何人都不可能降低他们的职务和权利。

但目前中央已经出现了军委元帅,这么多的司令员不可能同时晋升。而且在部队中,士兵对司令员过于崇拜,从而导致轻视政委,如果按照这样长期发展,那么早晚会出现地方军政府。

就在毛主席为这个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邓小平却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他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将毛主席桌子上的两个茶杯互相对调。毛主席见邓小平此举顿时哈哈大笑,在大会上公开表示要将各大军区的司令员互相对调,司令员的工作需要互相监督,更换军区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军队。

苦尽甘来一心为民

邓小平知道这次不能采取强硬手段,他表示军区更换司令员,可以让不同的司令员,传播良好的训练传统。还能增强士兵们的凝聚力,凝聚力不应该来源于司令员的统率,而应该来源于国家,毕竟解放军的每一场战斗,都应该是为新中国而战。

在这之后,每隔几年几大军区的负责人都会对调,事实证明,对调军区负责人,更有利于士兵们接受多元化的训练风格,从而更全面的提升士兵素质。这样一来,军区负责人调换的事宜,已经得到良好的解决。

其实毛主席一直直到邓小平是一个能人,但之前碍于时代的原因,邓小平不得不离开北京,但毛主席并没有放弃邓小平,不仅不允许别人插手邓小平的事情,还专门为他保留了党籍。

毛主席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保护着邓小平,可随着毛主席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这让毛主席深刻地认识到,是时候培养一个接班人了,在他看来华国锋还比较年轻,恐怕没有能力把控住大局。后来毛主席经过慎重选择,最终决定重点培养王洪文。

毛主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16次带王洪文出席重要场合,这些场合大多都是和外国重要领导人见面。要知道,当时毛主席和外国领导人见面,身边只带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是毛主席知根知底的周总理,另一个就是王洪文。

此外毛主席在面对外国领导人时,还会特意提到王洪文,这让嗅觉敏锐的外国媒体看在眼里,很快就意识到,王洪文就是毛主席的接班人。与此同时,毛主席为了历练王洪文,将一部分管理的权力交在他手里,但王洪文的表现,让毛主席有些失望。

王洪文这个人对于打打杀杀的场面,控制的得心应手,可在面对中央事情时,他的处理方式难免会不到位。显然毛主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此时他决定将邓小平重新叫回身边,

后来邓小平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不仅让沿海地区发展起来,还带动了内地的发展。邓小平用实际行动证明,毛主席没有看错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南京军区   抗战时期   司令员   政委   军区   国会   中国   解放军   军队   场合   负责人   权利   主席   事情   外国   领导   工作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