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计划于2035年实现碳中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巩固龙头地位

2023年上海车展的舞台上,新能源汽车占据C位,而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宁德时代的展台无疑是所有汽车供应商中最受关注的,也是最为人流量最多的展台之一。


车展期间,宁德时代动作不仅举办了两场企业发布会,还与诸多车企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展现出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


4月18日,宁德时代发布零碳战略,目标是成为第一家实现碳中和的全球头部电池企业;4月19日,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再创技术自主创新的又一里程碑。



车展期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现身奇瑞、阿维塔、理想汽车等车企发布会的现场,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宁德时代展台参观的相关现场图片视频也在网络流传。


没有一家供应商像宁德时代这般在车展期间,如此忙碌。这也进一步凸显出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重要性和行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增长的经营业绩,也预示着掌握着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宁德时代,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增长潜力。


4月20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宁德时代实现营收890.4亿元,同比增长82.9%;实现净利润98.2亿元,同比增长558%;公司毛利率达到21%。



在上游锂材料价格大起大落、下游整车企业上演残酷价格战的复杂市场背景下,宁德时代高增长的背后,体现了其强大的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和企业体系竞争力。这也为宁德时代,将来随着新能源市场扩大进一步规模、全面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践行龙头企业责任:

四大体系创新推动零碳战略


4月18日,宁德时代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宣布,将在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在宁德时代的战略里,零碳是责任,是能力,更是机遇。”宁德时代董秘蒋理表示。



的确,宁德时代推动零碳战略,不仅是作为电池行业龙头车企在“双碳”战略的应有之义,也体现了龙头企业在产业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是宁德时代扩展新的竞争优势参与全球竞争的新机遇。


事实上,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是实现汽车产业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而想要实现电动汽车的全产业链价值碳中和,对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行业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指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分别为37%和43.4%。


事实上,包括宝马、大众等在内的跨国车企巨头,已经提出了全生产足迹碳中和的目标。


目前,宁德时代正在积极开拓全球化生产的进程,在欧洲抓紧推进电芯的生产和新工厂的建设,在美国与福特也在今年达成了新的工厂合作项目。



在国内外实现领先的碳竞争力,也是宁德时代成为更具影响力的跨国零部件公司的关键组成部分。


据了解,为了实现零碳战略,宁德时代将通过四大创新体系,在矿、大宗原材料、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电池系统五大关键节点实现技术降碳。


同时,宁德时代在供应链广泛开展CREDIT项目,CREDIT是宁德时代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审核工具,包含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商业道德准则、环境保护、劳工实践、负责任采购五大模块。宁德时代希望通过该工具,帮助供应链合作伙伴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探索可持续发展潜力与路径。



事实上,宁德时代一直高度重视动力电池的低碳发展。


2019年,宁德时代在业内率先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原材料溯源。宜宾基地于2021年成为业内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并已完成2022年碳中和认证。宁德时代2022年推进节能项目400余项,累计减碳45万吨,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至 26.60%。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积累,宁德时代在国内外已拥有领先的碳竞争力。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关于开展我国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 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提案》中指出,电池护照是物理电池的数字孪生体,可实现对动力电池全供应链的透明化数字管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通过电池护照,简单直接地查阅电池产品的相关信息。电池护照作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有力抓手,可成为促进电池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曾毓群建议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在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展示了电池护照的详细内容,电池护照是物理电池的数字孪生,记录了包括电池信息、原材料信息、ESG评价、供应链数据等多项内容。未来通过扫描电池护照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查看到电池的各项信息,电池护照为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负责任的电池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据悉,宁德时代是我国目前唯一参与全球电池联盟电池护照试点工作的企业,未来宁德时代还将积极参与电池护照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推动行业供应链透明、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和循环回收贡献重要力量。



持续加码研发:

引领技术创新风向


4月19日,宁德时代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创新前沿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这一最新前沿技术的发布,突破了长期以来限制电池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将激活以高安全和轻量化为核心诉求的全新电动场景。



据了解,凝聚态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创造性地实现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并可快速实现量产,开启了载人航空电动化的全新场景。


目前,宁德时代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测试,满足航空级的安全与质量要求。同时,宁德时代还将推出凝聚态电池的车规级应用版本,可在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据透露,宁德时代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更重要的是,凝聚态电池还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让其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满足客户需求,是宁德时代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


目前,宁德时代已拥有全球最全面的电池技术路线布局,形成了从前沿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再到商业化大规模推广的快速转化能力。


2021年,宁德时代在全球率先发布能量密度达160Wh/kg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2023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车型;2022年,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今年3月已实现量产,并相继在极氪、问界、理想等多款高端纯电车型落地。此外,4C麒麟电池将首发于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车型,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坚持技术创新,是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宁德时代对于研发的持续高投入。


2022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投入达155.10亿元,同比增长101.66%,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4.72%。


截至2022年末,宁德时代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6322名。其中,博士学历的264名、硕士学历2852 名。同时,公司拥有5518项境内专利、1065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10054 项。


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继续加码研发,研发费用高达46.5亿元,同比加81.16%。


面对行业竞争及材料价格大起大落的波动,宁德时代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技术方向,另一方面持续提升产业链韧性提升行业话语权,同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和储能业务,彰显出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宁德   技术创新   时代   护照   可持续发展   龙头   地位   电池   战略   计划   全球   行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