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养老金调整通知来了?企退涨8%,事退涨2%可行吗

#4月财经新势力#

人社部最新回复来了!事关养老金调整。今年企退涨8%,事退2%可行吗

时间来到4月25号,还有三天,四月份的工作日就过完了,昨天4月24日人社部召开了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的结果回应都已经重磅出炉、调整通知在今天大概率会公布,关于养老金的发放和调整也有相关最新的回应。具体是怎么说的呢?

光明网

人社部会上介绍了截止2023年3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2亿人,社保基金结余7.75万亿,运行平稳,然后养老金社会化投资规模达到1.65万亿。

关于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和发放方面,人社部回应到:下一步工作计划,稳妥推进相关改革。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句话、很明显也是包括了养老金调整的含义。

因为能参加今年养老金上涨的人,都是去年年底之前已经退休的职工,所以今年1月份之后,养老金上涨的那部分差额、这部分人1-4月份以来暂时是少发钱了的、因此并不是足额发放的待遇、因此人社部这个回应,下一步计划是跟进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也自然就包括了今年养老金上调的相关安排,以便让大家的养老金“转正”,这毋庸置疑。

养老金上涨是好事,退休人员无不嘴角上扬、笑逐颜开,不过有部分人更加关注收入落差,因为养老金本身是体现养老二字,在老龄化背景下,能不能将有限的资金向养老金较低的企业退休职工倾斜呢?实施分档调整比如企退涨8%,事退涨2%,合理吗,你能接受吗?

诚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存在差距,后者普遍偏低,虽然说机关事业单位多缴多得,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效率优先的同时应该兼顾公平,这样实施主要会有3点好处:

1,可以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获得感、公平感,快速拉近差距。

2,提高收入,刺激内需、拉动消费,提升GDP,促进老年服务产业发展。

3,让企业招工变得容易,招人更加有吸引力,促进就业。

以上都是好处,不过这样做将会带来3点弊端、产生的矛盾也是难以调和的,其中的来龙去脉,就在下面这几点:

第一,2023年偏重挂钩激励,养老金高的人多缴多得能占优势,这个大趋势不会变

回顾去年2022年人社部的养老金调整通知中,将前年2021年的调整通知中可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改成了应与养老金水平挂钩。

今年大概率还会保留应与”二字,因为多缴多得的基本理念是大趋势,在挂钩调整部分养老金高的人会占优势,涨得更多。因此企退涨8%,事退涨2%与这个大方向相背离。

比如去年大部分省份都提高了与养老金基数水平挂钩的百分比,依据政策的延续性,在参考老龄化社保基金面临压力,今年继续强化多缴多得,提高挂钩比重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与上面说的分档调整方向,其实是相对的。

第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其实资金来源不存在冲突,不会此消彼长“相冲”

我们从2022年养老金调整通知中可以看出,资金列支写的非常明白,机关事业单位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列支,企业是由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列支。

所以无论机关事业单位涨百分之几,其实与企业职工涨幅比例不矛盾。

换言之,并不是这头高了,那一头就低了。

第三,2016年开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已经是使用同一套方案来调整养老金,已经有惯例

2014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是正常缴费的,2016年开始两者都是按照相同的涨幅比例、相同的调整方式(三步走)、相同的起止时间来调整待遇的。并没有区分对待。

也就是说,我国城镇退休职工1.3亿,大家的收入结构比较复杂,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退人员都能超过4500元,也并非所有企业退休人员都低于6000元,相信大家有所耳闻,所以按照身份分档,太过简单粗暴。不妨举个简单例子。

国企退休人员郭大爷,养老金6000元,上调10%,大约能涨到6600元,某局事退职工养老金4500元,涨2%,大约只能涨到4600元。

原来两人的差距是1500元,这样分档调整之后,差距扩大到6600-4600=2000元。拉大了500元差距!所以这对于事退人员是不公平的。大家考虑过这种情况吗?

另外企退人数超过1亿、涨8%太高,还有打击参保缴费积极性、考虑到地域物价差距等等,也都是新矛盾。

总之,四月下旬第一季度工作会议后,人社部最新回复了,表态将在今年按时足额发放调整的养老金和每月基本的养老金,给大家吃下定心丸。不过今年统一给企退涨8%,事退2%虽好但暂时难以实现,那么你赞同分档调整吗?欢迎参加一个互动投票:

感谢评论、点赞、关注我@秒懂社保养老金,这里是专业社保解说栏目,本周内会继续第一时间为大家分享养老金上涨通知的动态。#4月财经新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养老金   通知   会上   下一步   养老保险   概率   涨幅   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   矛盾   去年   收入   人员   全国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