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观丨花开为节,沾衣留香晒盛会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把发展花卉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发展兰州特色花卉种植及农业田园观光综合一体化发展项目,注重在传统农业产业延伸上下功夫,在挖掘乡村特色上做文章,为游客带来集观赏、休闲、采摘、品尝于一体的旅游体验,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七里河西果园百合花:漫山开放醉游人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每年7月左右,“天下百合第一村”——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的百合花谷进入盛花期,漫山遍野的百合花竞相开放,有黄色的食用百合花,还有不少丹麦、荷兰百合。百合花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摄影爱好者以及拍婚纱照的新人们。游客们还可以现场游览百合文化传承馆,零距离体验百合农耕文化,深层次了解村情历史及百合发展历程,同时品尝由百合花、百合制作的各类美食,感受这里深厚的百合文化。

近年来,七里河区政府把发展百合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发展兰州百合原生态种植及农业田园观光综合一体化发展项目,以旅游带动农耕文化,给游客带来集观赏、休闲、采摘、品尝于一体的旅游体验,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七里河区素有“中国百合之都”的美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一无二的产物——百合,作为兰州百合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七里河区多年来依托自然优势和品种优势,把百合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强农富农的重大工程。


近几年来,七里河区借助独特的“百合资源”,成功举办九届百合文化旅游节。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打造出名优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抖音大赛、书画展、生态文化旅游节、“百合王”大赛、石佛沟花儿会、“百合之约·一生相守”主题联谊会等多项品牌活动,进一步扩大七里河“百合之乡”的认知度与美誉度。七里河百合文化旅游节已成为该区加强对外交流、展示全区形象的一张名片,通过此节会形成了“政府搭建平台、客商投资兴业、百姓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

安宁桃花:灼灼其华迎客来

“但见桃花十里,顿觉遍地生香”,在兰州,这句话特指的是安宁区的桃花。每年清明节后,安宁区的桃花盛开,灼灼其华迎客来。


安宁区为桃花举办桃花旅游节,自1984年启动以来,现已走过39个春天,从最初观景赏花,发展到如今的“桃花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综合性节会,荣获了“中国最负盛名的十大节会”荣誉称号。今年,第40届兰州桃花旅游节,将于4月16日开幕,主会场和开幕式现场设在安宁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近年来,安宁区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成立技培中心,培训种植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桃果,提供“线下+线上”白凤桃生产、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供应链信息服务,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一颗桃带活了全域旅游,安宁区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窗口行业”来抓,打好桃花、黄河、丝路古道体验三张旅游牌,实现了城市美、产业兴、腰包鼓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该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着重发展形成黄河湿地旅游板块、滨河风情旅游板块、仁寿山民俗旅游板块、九州台人文旅游板块、大青山运动旅游板块、工业旅游板块、科普旅游板块、精品购物旅游板块“八大旅游板块”,打好桃花、黄河、丝路古道体验三张旅游牌,加快旅游开发进程。目前,以仁寿山、九州台为中心、以黄河风情线为旅游景观带的“山水桃乡”特色旅游区基本形成。

永登苦水玫瑰花:点缀芳园馥郁浓

“灿若朝霞小似梅,点缀芳园朵朵开。”永登玫瑰出苦水,苦水镇依山傍水,被称为“中国玫瑰第一乡”。每年5月下旬到6月初,正是苦水玫瑰绚丽绽放的季节,沃野十里八方,红团锦簇,香味馥郁芬芳。从苦水镇放眼望去,玫瑰花田一眼看不到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玫瑰花香。多年来,永登县以唱响中国“玫瑰之乡”品牌,举办兰州玫瑰节,打造浪漫“玫瑰之都”为主题的乡村游已渐成气候。


“从2007年至2021年,永登县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玫瑰节。通过历年的节会和推广,以玫瑰花为媒的乡村游品种越来越丰富,也富有特色。”永登县县文旅局局长李庭明说,截至目前,诸多以玫瑰花为龙头的特色旅游在市县内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每年节会期间吸引省内外游客累计达180万人以上,自特色旅游项目开发以来,全县玫瑰节旅游总收入累计近8000万元。

“永登县将以玫瑰花为媒,依托苦水玫瑰丰富的文化底蕴,围绕爱情、浪漫、爱心等文化元素,打造国家级“玫瑰小镇”,不断提高“中国玫瑰之乡·兰州玫瑰旅游节”影响力。”李庭明说,同时永登县将建设以玫瑰观光、休闲度假、感受非物质文化为特色的苦水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并逐步把园区打造成为永登县基地规模最大、特色鲜明、年游客接待量最多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基地。另外将打造庄浪河川全域旅游和永登百里玫瑰旅游长廊。利用苦水玫瑰影响力打造具有“玫海花香”风情的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涵盖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玫瑰采摘、花海观赏、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以苦水玫瑰品牌为核心的“玫瑰川谷”。

榆中和平牡丹花:花开时节动金城

4月7日,记者来到榆中县和平镇高营、菜籽山以及高崖镇湖滩村等村看到,连片的牡丹种植基地里,牡丹叶仍然枯黄,但花骨朵儿却已打尖,呈含苞欲放的姿态。


“由于这里的海拔、气温、湿度等都比较适宜,如今和平牡丹种植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以赏牡丹为媒介的休闲旅游在前几年发展势头不错。”和平镇负责人告诉记者,再过一个月,和平的牡丹就进入盛开期,景色怡人。

据悉,榆中的和平牡丹与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并称为全国三大牡丹。目前,和平牡丹种植面积近3000多亩,有白牡丹、黑牡丹、紫斑牡丹、红牡丹等,530多种品种。与和平镇牡丹遥相呼应的是高崖镇湖滩村的500亩牡丹基地,该基地现有红冠玉珠、红粉佳人、和平红绣球、和平二乔、陇右二乔、宝莲灯、流光溢彩、百丈冰,蓝玉三台等紫斑牡丹品种120多个,目前种植各类牡丹芍药共8万余株。


和平镇种植牡丹基地有三个,其中和平牡丹园内目前260亩13万株牡丹。和平天香山牡丹基地内有30万株牡丹。和平菜籽山有上千亩牡丹,将于6月上旬进入盛开期,届时,连片的牡丹花海随风起舞,美不胜收。

近年来,随着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榆中县凭借便利交通,丰富旅游资源,特别是借力赏花经济催生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目前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农庄有400多家。特别是每年举办的以牡丹为媒介的文化旅游活动,联合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了榆中县生态文化休闲基地建设。

皋兰什川梨花:如雪云絮漫天舞

节会为媒,梨花传情。4月10日,皋兰县2023年“梨韵什川”梨花会拉开帷幕,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百年梨园,赏花旅游,品尝美食,体验多种民俗。

皋兰县什川梨花旅游节已经成功举办十多年,在乡情乡韵乡愁等不同文化符号的交织中,充分展现出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乡村旅游新气象,形成了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同步推进、梨韵水乡更加美丽的生动局面。


赏花经济无疑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商机。皋兰县什川镇各村注重在传统农业的产业延伸上下功夫,在挖掘乡村特色上做文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大家更加追求有品质的旅游体验。上车村在做好古梨树保护的同时,不断挖掘梨园文化,提升古梨园文化价值,梨韵什川已逐步成为特色旅游品牌。”什川镇上车村党总支负责人说。

“这里环境好,空气好。用餐的肉类、蔬菜等食材都是自家种养,地地道道的无公害农家菜。旺季的时候,平均每天能接待50余名游客,一个月接待1000多人。近年来农家乐生意很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上车村陶园社农民魏周言说。


赏花旅游无疑给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法宝”。什川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农家乐110家,2021年接待游客114.02万人(次),旅游收入37916万元,2022年接待游客22.9834万人(次),旅游收入3472.44万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葛强
记者 周栋楠 张旭永 董永前

编辑丨安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永登县   金城   兰州   花开   苦水   盛会   牡丹   乡村   百合   和平   玫瑰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