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集采”后有追兵 OK镜市场格局生变

本报记者 苏浩 曹学平 北京报道

OK镜联盟集采细则日前浮出水面。

4月10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公布河北省牵头三明采购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文件》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由河北省牵头开展三明采购联盟19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品种包括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俗称OK镜。是一种通过与眼球直接接触、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治屈光不正的医疗器械,在儿童近视防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OK镜集采细则正式落地,对相关企业影响几何?4月20日,欧普康视(300595.SZ)证券事务代表李谚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此次联盟集采所列区域的销量占比很小,且这次集采的采购总量也相对较少,目前看,对公司业绩的直接影响有限。

集采“靴子”落地

一直以来,需求量大、毛利高是OK镜市场的两大特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在2020年曾公布了一项覆盖全国8604所学校、247.7万名学生的近视专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而根据海通证券研报数据,当前国内OK镜市场渗透率仅为1.6%,处于较低水平,市场需求量仍保持着高速增长。

虽然市场需求广阔,但OK镜动辄上万元的售价,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直呼“用不起”。据公开信息,一副国产OK镜的终端售价在0.8万元—1.5万元,进口的在1万元—1.5万元。除了镜片本身,加上配套的冲洗液、护理液、滴眼液等护理工具,一年下来费用可高达2万元,远高于普通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终端售价。

从毛利率来看,根据欧普康视2022年年报,公司83.42%的收入来自硬性角膜接触镜行业,业务整体毛利率高达77.97%,其中,角膜塑形镜单品毛利率89.62%;爱博医疗也披露,2022年度公司角膜塑形镜产品毛利率达86.24%。

由于OK镜的高消费属性,且目前主要以自费为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业内普遍认为它集采的可能性非常低。但随着近年来眼科领域集采的不断扩围,对于OK镜是否会纳入集采,多数企业也处于观望状态。

直到2022年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OK镜被纳入其中。此举也传递出国家对OK镜集采的信号。

而就在上述集采信息公布次日,A股眼科股遭遇集体大跌。欧普康视开盘跌停,爱尔眼科(300015.SZ)盘中大跌15%,爱博医疗(688050.SH)一度跌超10%。

但从《通告》中所约定的采购量来看,本次集采或较为温和。

根据《通告》,本次集采的19大耗材品种约定采购量由各医疗机构计算未来一个采购年度实际需求量的 80%上报确定。其中, 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夜戴型)约定采购量为14342个,涉及河北、海南、青海、江西等16个省、市、自治区,采购周期为2年。

《通告》指出,截至采购文件发布之日,在联盟地区有销售记录的符合申报条件的生产企业均须参加本次采购,如不参加,该企业的全部该种产品带采期内在联盟地区实行备案采购。

在报价方面,《通告》要求,申报企业的报价中须包含首次配镜时赠送的吸棒、镜片收纳盒的价格。申报产品要求以外的其他辅助耗材由申报企业自行决定是否配备,申报企业的报价中应包含上述辅助耗材的价格。

在竞价排名方面,本次角膜塑形镜产品集中带量采购不区分竞价组,按产品系统的竞价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排名,竞价价格最低的为第一名,报价相同以需求量多的优先。

具体到约定采购量分配,《通告》指出,医疗机构按照采购文件的规定,分配给第一名中选企业20%的约定采购量。“参与的区域角膜塑形镜在公立医疗机构的总量只有14342片,业务量比较小。同时,参与招标最终入选品牌的比例较高,最低价格中标者仅保证20%的片量,即不到3000片。根据已经公布的参与带量采购的区域和采购规则,正如一些投资机构评论所言,比预想的平和。”李谚如是说。

新玩家涌入

OK镜联盟集采落地,背后搅动的将是一个百亿市场。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角膜塑形镜(OK镜)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市场潜力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OK镜市场规模为106.62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25.32亿元,2012年至2021年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24.8%。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OK镜产品总共有11款(包含进口)。记者此前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现,国内获得“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产品注册证的境内企业共计7家,分别为爱博医疗、欧普康视、阿迩发(无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视顿视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昊海生科控股子公司)、天津视达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即使OK镜集采的脚步渐行渐近,但行业赛道内仍有新玩家、新产品涌入。

2023年4月12日,乐普医疗(300003.SZ)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菁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批准,取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33160484)。

乐普医疗在公告中表示,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是公司在眼科领域布局的重要产品,该产品的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在消费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消费医疗领域产品管线,增强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近年来,乐普医疗开始积极布局消费医疗类业务,重点关注眼科、牙科、皮肤科等领域的需求,以期实现业务发展的多轮驱动。

与此同时,4月17日,昊海生科也将自研OK镜“童享”正式推向市场。据悉,“童享”OK镜于2014年研发立项,选择自主研发创新路线,2022年12月23日获批上市。

而欧普康视作为国产OK镜上游龙头,针对集采后或将面临的价格下降压力,又将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应对?对此,李谚表示,近年来,角膜塑形镜品牌增加,竞争加剧。同时,角膜塑形镜的使用人群也在增加,总体规模仍在扩大之中。公司通过以下举措扩大业务规模,包括:扩大视光产品矩阵,在角膜塑形镜之外增加其他眼视光产品;角膜塑形镜产品系列化、特色化,利用自身的行业经验推出一些更加适应特殊群体的镜片设计和定制;增加控股和参股视光终端的业务规模;加强在目前薄弱区域的技术推广和营销;通过投资并购丰富业务种类和收入规模。

“视光产业是生命健康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对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于下一阶段公司角膜塑形镜相关产品的业绩放量,李谚表示,2022年度欧普康视业绩较往年增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随着疫情的退去,公司也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布局,包括推进十几项在研项目、实现二期工程第一部分投产、拓展连锁视光服务终端、提升销售规模、投资新产品新技术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河北省   角膜   终端   眼科   格局   通告   医疗   采购   市场   产品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