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在武汉建都的帝国,立国仅4年便灭亡,皇室后代如今散布韩国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华中地区的经济、地理中心,武汉因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早在两宋时期便已经发展成为大都市。然而,武汉虽然地位极端重要,但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建城史当中,唯有陈友谅创建的陈汉帝国在此建都。那么,陈友谅究竟是何许人也?陈汉帝国的结局又如何?

陈友谅,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年轻时曾在县中担任小吏,但郁郁不得志。等到红巾军领袖徐寿辉起兵并创建天完政权后,陈友谅加入其中,因受到大将倪文俊的赏识,仅用了2年时间便晋升为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果,仓皇逃往陈友谅驻守的黄州,结果被后者杀死,部众也被吞并。

陈友谅剧照

此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平章政事,并通过一系列的征战,逐渐成为天完政权中最强大的军阀。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将徐寿辉劫持到根据地江州,彻底控制天完军政大权。次年(1360年),陈友谅弑杀徐寿辉,正式建国称帝,史称陈汉。此时,陈汉的疆域囊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安徽省南部,在南方各反元集团中实力最强。

陈友谅僭号称帝时,以南京为根据地朱元璋集团,在占据苏南、浙北等富庶地区后,渐有向西扩张、吞并江西的意图,由此成为陈汉政权的心腹之患。陈友谅与朱元璋都志在混一天下,最终的决战因此在所难免。战事之初,陈友谅在龙湾、采石矶、安庆连吃败仗,连老巢江州都被攻陷,时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元末各势力对峙形势图

江州沦陷前,陈友谅已将都城迁往武昌,由此,陈汉也成为中国史上唯一一个在武汉建都的帝国。说句题外话,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末帝孙皓在位期间,曾两度、短暂的在武昌建都。不过,三国时期的武昌并不是今天的武汉市武昌区(当时称江夏),而是距离它数百里之遥的鄂州市。

眼见陈汉疆土日蹙,陈友谅十分愤怒,于是在江州沦陷2年后,亲率大军65万、巨型楼船数百艘,顺江东下进攻朱元璋。1363年8-10月间,双方在鄱阳湖一决生死。战争初始,陈友谅战舰巨大,朱元璋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形势危急之时,东北风“助阵”朱元璋,后者遂趁机采取火攻,一举逆转局势。此役,陈友谅几乎损失全部战舰,部下死伤者无数,连他本人也被流箭射杀。

陈友谅墓

陈友谅败死后,长子陈善儿被擒,次子陈理则在大将张定边等人的保护下逃奔武昌,随即被拥立为帝。然而,还没等陈理坐稳皇位,朱元璋的大军便已经杀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进攻武昌,并接连击败前来救援陈理的军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陈理被迫献城投降。至此,立国仅4年时间的陈汉政权覆灭。

朱元璋消灭陈汉后,册封陈理为归德侯,随即将其与家人迁往南京居住,对他们甚是优待。陈理投降后,虽然得到朱元璋的优待,但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的监视,因此内心很是不爽,时间一长难免会口出怨言。针对陈理的抱怨,朱元璋并没有进行惩罚,而只是以“小孩子所犯过错”为由,拒绝大臣请求严惩陈理的建议。

陈理被迁往高丽居住

不过,朱元璋通过此事还是感觉到危险,认为陈汉政权覆灭不久、余部众多,一旦他们劫持陈理叛乱,恐将严重威胁到帝国的安危。经过仔细斟酌后,朱元璋最终做出决定,在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正式将陈理及其家眷遣送至藩属国高丽,并要求高丽国王王颛善待他们(详情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三》)。

陈理达到高丽后,被王颛册封为陈王,并获赐土地、苎布、奴婢、米豆、酒等物,所享受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然而不知何故,等到朝鲜李朝建立后,历任国王却对陈理一家开始变得冷淡起来,从永乐元年至六年(1402-1408年),只赏赐给陈理1名婢女、4石米、10瓶酒以及少量米豆,此外再无任何馈赠(详情见《李朝太宗实录》)。

梁山陈氏家族来华祭祖

遭到朝鲜王室的冷落后,陈理一家的生活每况愈下,等到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时,贫病交加的陈理竟然一命呜呼,终年58岁。虽然陈理在朝鲜备遭坎坷,但其子孙却在朝鲜半岛顽强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人数众多的“梁山陈氏”家族(主要分布在韩国)。中韩建交后,经常有梁山陈氏的成员到中国来寻根祭祖,这也算是中韩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了。

史料来源:《明史》、《高丽史》、《朝鲜李朝实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帝国   至正   武汉   梁山   武昌   朝鲜   明史   优待   湖北   韩国   皇室   政权   后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