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赖”与“班禅”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谁的地位更高?

文|思琪

编辑|枕上史书


达赖喇嘛是中国藏传佛教的高僧名称,自1391年起第一世达赖喇嘛就已经诞生了。直到第三世的索南嘉措才被蒙古部落首领俺答汗首次称呼为达赖喇嘛,这个称号一直沿用至今。

班禅全称为班禅额尔德尼,与达赖同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转世系统,但它的称号确立却比达赖晚了一百多年。

1713年康熙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称其为“班禅额尔德尼”,班禅的称谓就此诞生

班禅与达赖虽然同属一个派别,甚至身份属性也十分相似。但二者之间还是有诸多不同之处的。

达赖喇嘛的普及程度明显要广于班禅额尔德尼,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达赖的管辖之下,剩下的则主要由班禅负责。

那么这两个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并且影响广泛的身份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关联?谁又享有更高的地位呢?

确立称号

西藏佛教源远流长,底蕴厚重,佛教又分为密教五宗,格鲁派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派别在藏传佛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最闻名的道场就是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

达赖与班禅则是格鲁派的活佛转世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两个角色,那为何活佛转世会有两个身份出现呢,这就得分别从达赖和班禅的源头和发展一路追溯。

宗喀巴在1409年就创立了格鲁派,而他的弟子根敦朱巴是被索南嘉措追认为第一世的达赖喇嘛,也是格鲁派四大寺之一的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

自1447年建寺以来,根敦朱巴就留在寺中主管事务,直到1474年他在寺中圆寂。为了寻找第二世的继承者,格鲁派效仿了喀举派的传承方式,这就是格鲁派活佛转世制度最初的由来。

但活佛转世在最初并没有受到格鲁派的推崇,虽然根敦嘉措是在根敦朱巴死后一年降生,但对于出生在农民之家的根敦嘉措是否是根敦朱巴的转世,寺中大师也还是持怀疑态度。

尽管如此,年仅10岁的根敦嘉措还是被领入了寺中,由龙日嘉措教习佛法,此后便一直在寺中生活,直到67岁时在哲蚌寺圆寂。

而此时的活佛转世制度也趋于稳定,走向成熟。第三世的继承者被认为是活佛转世制度的起源,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达赖”称号的高僧——索南嘉措。

在根敦嘉措死后一年,索南嘉措便出生了。他不仅家境殷实,家族内还有悠久的信仰佛教传统。除此之外,对于如何寻找灵童,寺中高僧也采用了更加精细的方法。

尽管此时还没有具体原则和制度的主导,但寺院中的僧侣已经开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确认灵童的身份,他们最终认定索南嘉措就是继承者。

索南嘉措4岁就进入了哲蚌寺,而他的贡献也是非同小可的。他致力于传播佛教,顺义王俺答汗就十分仰慕他的大名。

二人在仰华寺中的会面一见如故,交谈甚欢。俺答汗认为这位大师果然名不虚传,称赞他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

这个称号意为知晓一切的秘密主以及学问如同大海一般的大师,这个尊号属于高度评价,达赖喇嘛也自此成为了格鲁派主管事务的高僧才有的称号。

这便是达赖喇嘛最初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班禅的称号产生虽然晚于达赖,但它起源的时间却与它十分接近。最初班禅的身份也是寺中仅次于达赖的德高望重的僧人。

班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达赖的转世灵童以及传授教义,龙日嘉措就是以班禅的身份担任第二世达赖根敦嘉措的老师。

第一世的班禅克珠杰·格勒巴桑也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门下的得意弟子,他出生于后藏,这也是为何班禅主要管理后藏事务。

他的成就也不容小觑,不仅是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还是对弘扬格鲁派教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他在53岁时圆寂。

克珠杰的继承者又是如何找出呢?显然转世灵童的做法最初并没有适用在班禅继承者的身上,索南却朗就因为天资聪颖,精通佛法而被追认为二世班禅。

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尤其威名显赫,他与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同心合作,击败了格鲁派的仇敌藏巴汗,帮助固始汗成为了蒙古新的首领。正因此固始汗封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的称号。

这个称号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睿智勇武的大学者”,有了统治者的支持,班禅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对于继承者的选择也更加细致入微,自罗桑·却吉坚赞之后班禅的选任就采用了活佛转世的继承方式。

罗桑意希自幼年起就接受了达赖以及寺中僧侣的多次考察才最终被认定为是第四世班禅的转世。

康熙为了强化西藏地区的管理,册封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意为“如珍宝一般的大学者”。

地位差距

因此从达赖和班禅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达赖是因为建立圣寺而声名远扬,而班禅则是在传播格鲁派教义上劳苦功高。

而在佛教体系中,班禅是“无量佛”的化身,而达赖则是“观世音”的化身。无量佛正是点醒观世音的启蒙之师。二者之间有以年长者为师的传统。

在世俗意义上,对班禅和达赖最浅显的理解就是“师兄弟”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一世班禅克珠杰也确实是一世达赖根敦朱巴的二师兄,而根敦朱巴则是宗喀巴最小的徒弟。

因此师出同门的达赖和班禅有着相同的目标,都致力于将格鲁派发扬光大。但却采用不同的方式,班禅侧重精通佛教学识,达赖却致力于壮大佛教势力。

他们都是格鲁派中地位颇高的僧侣,班禅可以寻找转世灵童并担任其老师,而达赖也可以寻找下一任班禅并供其长大。二者是相互扶持、共同依存、通力合作的关系,是格鲁派立足繁荣必不可少的两大势力。

但这种关系也并非是恒定存在的,二人之间的教习和传承也需要缘分才能维持。而显然班禅是长期作为知识渊博的传授者,14位达赖喇嘛之中就有8位将班禅当作自己进入佛教的启蒙先师,而班禅却鲜少有拜达赖为师者。

因此按理来说,班禅的地位应该远在达赖之上。但现实情况却并不如此,从二者的势力范围就可以得出达赖与班禅的地位之差。

西藏分为前藏与后藏,前藏以拉萨为中心,以及林芝、山南大部和昌都部分地区。后藏主要是位于日喀则市。前者人口密集,逐渐发展成为了西藏的经济、政治中心。而后者重峦叠嶂,地形复杂,多自然风景区。

达赖作为前藏的信仰,而班禅则主要影响后藏。有一个说法是西藏信仰的十分之九是达赖,剩下的十分之一则属于班禅。

除了地理位置造成二者地位悬殊,还有权利因素的推动导致达赖的地位高于班禅,关键就在于达赖比班禅更早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册封。

早在1652年,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就带领西藏官员前去京城觐见顺治帝。当时满族入关尚且几十年,仍有很大一部分地区不服从清朝的统治。

而西藏幅员辽阔,要想拉拢西藏地区首先就要让这些领袖归顺天朝,顺治郑重的邀请第五世达赖赴清,而达赖也长期致力于提高本派的地位,二人一拍即合。

顺治帝不仅赐给达赖封号,还赏赐了大量金银财宝以资助寺庙。第五世达赖物尽其用,用这笔丰厚的财富新创建了13座寺庙。

这次觐见不仅提高了达赖的政治地位,也由于顺治帝的大力宣传和高度重视让追随达赖的风气在藏区风靡,寺庙的不断增加也给想要修行或朝拜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至今达赖管理的寺庙已经超过千所,而囊括的僧侣也数以万计,纵观班禅,直到1713年才受到康熙帝的册封,赐予金册金印。而此时达赖的势力范围在西藏已经相当辽阔了。

康熙年间,吴三桂曾经企图反抗清朝统治,联络各地势力庞大的中间派寻找支持,达赖也就成为了他的目标对象。

达赖在西藏的势力非同小可,尽管康熙已经规劝过达赖不要轻举妄动,还邀请他一同出兵,而达赖却不为所动。

也许是出于善念,达赖甚至还为陷入困境之中的吴三桂求情,希望皇帝能够饶他一命,这让康熙怒火中烧,心中对达赖的不满与日俱增。

而康熙仍然主张以和为贵,并没有降罪于达赖,但为了给达赖一点教训,康熙选择提升班禅的地位来与达赖形成制衡。

1713年康熙为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颁布了金册金印,并赐予封号“班禅额尔德尼”。这是百年来,班禅和达赖在政治地位上第一次实现平等。

班禅注重学习佛教经义以及传播本派宗旨,长年以来远离世俗,参与政治事务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何人们普遍认为班禅的地位要低于达赖的重要原因。

活佛转世

班禅和达赖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离不开井然有序的活佛转世制度,那么活佛转世制度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西藏佛教信仰的是活佛的肉身已死,灵魂却不灭,转世灵童就是承载上一世达赖或班禅的遗志来到世上继续完成弘扬佛教的任务。

要找到活佛转世的灵童必须依次经过全国寻访、金瓶掣签、获得认可、三个阶段。

寻找灵童必须是在国内进行,自达赖与班禅诞生之日起,其继承者皆出生在西藏地区。他们既有对西藏的归属感,又对信仰有着天生的崇敬。

通过上一任达赖的遗言以及班禅的占卜来确定灵童出生的大概方位,寺中僧侣以及驻藏官员都会着重考察该地一年内降生的幼儿。

1792年乾隆为了使活佛转世规范化,设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自第十世起的达赖以及第八世起的班禅就开始适用,逐渐成为了藏传佛教中灵童转世的标准定制,唯独噶玛噶举派依然使用遗嘱继承制。

金瓶掣签是佛寺大事,皇帝也会派遣使臣或者官员前去观摩。由使臣摇动金瓶,高僧念经祷告。掣签结果也得当场公示并上奏皇帝批准。

这种方式既尊重民众信仰又融合了权力色彩,这也是西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特色。

从达赖和班禅地位的确立过程也可以看出册封与他们的神圣权威是息息相关的。

达赖和班禅本就师出同门,却最终在权力的参与下渐行渐远。旁人一味的想要分出地位高低其实已经背离了最初的方向,二者产生的初衷都是为了壮大格鲁派而相辅相成。

但二者同样都怀揣着感化众生,祈祷万物的高尚使命。保持内心的纯真,不为世俗所染才是修习佛教的宗旨所在。

中国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许多佛家义理都如同启示明灯,在世界上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达赖   班禅   达赖喇嘛   地位   格鲁派   灵童   佛教   继承者   活佛   西藏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