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致信蔣廷黻-和比战难1937.07.31

廷黻兄:

昨天(七月卅)始得读你六月八日的信。

在这个时期读此信,真有无限感概。你说的话诚然不错。苏俄预备了这么久,还不能不以避战为外交方针,何况我们这个国家呢?但事势虽如此,其中有一点重要区别:苏俄可以有避战的资格,而我们没有避战的资格。苏俄所以能避战,第一因为对外有抵抗力量,第二因为对内能有控制的力量。我们这两件都没有。对外力量太弱,故不能阻敌人深入,六年的避战只见敌氛日深,受逼日甚,结果是因为无力抵抗,故终不能避战。第二个因素更重要。我曾说过,只有强固的政府能忍辱,能接受屈辱的和平。你在“九一八”之前所见,我在民廿、民廿三年所见,在当时所以不能实行,只为政府的力量不够实行。若政府在民廿能有民廿四的巩固,满洲问题还可以和平解决。至今想来,史实如此,不足怨悔。

今日政府比廿四年更强了,但恐怕还没有强到一个可以忍辱避战的程度,——又无政治家能担负大责任,——故至今飘泊( drifting),终陷入不能避免的大战争。

这几天是最吃紧的关头,孟邻(蒋梦麟)、月涵(梅贻琦)和我都在教育部大楼做“难民”,焦急的不得了,又没有办法! 南开大学是全毁了!《独立》不知还在出版否。

匆匆只能写这几句话,祝

双安

适之 廿六,七,卅一


胡适自注:此信似未寄出。但此信很可以看出我的思想的开始转变。我在八月中,还做过一次(似不止一次)和平的大努力。但我后来渐渐抛弃和平的梦想了。

九月八日离京,那天我明告(汪)精卫、(高)宗武、(陶)希圣三人,我的态度全变了。我从此走上了“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

适之 卅七,一,十二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胡适   苏俄   满洲   南开大学   强固   教育部   和平   力量   资格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