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其实“名过其实”

三国志》陈寿评曰,“庞统雅好人学,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意为庞统本性喜欢品评人品高低,潜心研究学问谋略,在当时荆楚一带称得上是高才俊杰。同时,提到“凤雏”,势必关联“卧龙”,总感觉二者不分高下,甚至齐名。但纵观《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对庞统的记载,“凤雏”庞统之谋略与才干,实则有些“名过其实”。

“凤雏”之名,仅为出道之前之雅号而已

庞统年少的时候为人质朴,不露锋芒,也很少有人了解他的才能。颍川的司马徽,有善于鉴别人品之才能,号为“水镜”先生。庞统二十岁左右前去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叶,庞统则坐于桑树下,两人从白天谈论到晚上。司马徽对庞统的才能十分惊异,称赞庞统是江南读书人中的最杰出人物。从此以后庞统就渐渐的出名了。

四川德阳落凤坡

原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

《襄阳耆旧记》记载,“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庞德公何许人也?东汉末年著名隐士,襄阳人,庞统的老乡,司马徽之老师兼认可之“兄长”也。说白了,原来庞德公、司马徽、庞统这几个人都是一个圈的。

翻开司马徽的圈子,身边好朋友为博陵人崔钧、颍川人徐庶。崔钧即是崔州平,东汉太尉崔烈之子,议郎崔均之弟。再看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亮躬畊陇亩,好《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

诸葛亮出道之前,也只有博陵人崔钧(州平)、颍川人徐庶认同,徐庶更是给刘备推荐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自此,豁然开朗,原来庞德公、司马徽、庞统、崔州平、徐庶都是一个圈的。一个文化圈,相互品评及切磋,更以“雅号”互称。

由此可见,庞统之“凤雏”之名,和诸葛亮的“卧龙”一样,均冠于出道之前,不过是其老乡兼带头大哥的庞德公所取,仅仅是一个代表学术研究的圈子内的“雅号”罢了,与实际才能没有多大关系。

非百里之才,鲁肃却舍近求远推荐刘备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后郡命为功曹”,庞统前期应该是在刘表统治下的荆楚为官,功曹相当于今天的文职秘书之类的官职。庞统虽送丧周瑜至东吴,且“吴人多闻其名”,但结交的陆绩、顾劭、全琮在当时孙权的麾下并没有多大官位和进言权限,因此也只能互生好感依依惜别而已,所以就更谈不上向孙权推荐庞统了。

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借荆州予刘备,庞统东吴送丧回来后任耒阳令,因政绩不好被就地免职。鲁肃写信给刘备说,“庞士元不是一个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您应该让他担任州府治中、别驾之类的重要职务,这样才会显示出他那如千里马般的才能”。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刘备于是召见庞统,任命为治中从事,并和诸葛亮一起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与刘备领兵入蜀。

四川德阳庞统祠

原文: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

周瑜病死后,孙权对鲁肃委以重任,当时的吕蒙还是“吴下阿蒙”尚未成长起来,东吴也正是用人之际。对于一个“非百里之才”的千里马人才,鲁肃不向孙权推荐留用东吴,即使孙权不理会至少也可申请留在自己帐下使用,却偏偏舍近求远,向尚无安身之地的刘备予以推荐呢?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鲁肃也深知庞统不过只是有点耍嘴皮子的功夫罢了,研究学问可以,要做“军师将军”,还差之甚远。由是可见,庞统“非百里之才”之能力,不过是说得好听而已,真正的能力也不被时人所认同,甚至也不被熟悉之鲁肃所认同。

平益州,即使无庞统之“三策”,刘备也定会“向西入蜀”

刘备新败当阳长坂坡后手下军师力量薄弱,赤壁之战主要还是东吴的功劳。尤其是周瑜、程普、鲁肃的战功。虽借东吴控制下的荆州暂时安歇下来,但面对强大的曹魏和东吴,刘备可以说根本没有向东向北扩张的可能。所以才留诸葛亮守荆州,自己带兵入蜀。毕竟刘璋手下张松、法正早已联系刘备入蜀,甚至刘璋手下之猛将杨怀、高沛也几次写信欢迎刘备入蜀。

四川德阳庞统墓

原文: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

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武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

上述记载不难看出,法正见完刘备之后即邀请刘备入蜀立业,有张松、法正做内应,又有杨怀、高沛两领兵名将拥戴的前提下。刘备入蜀不过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的问题,实则与庞统之“平定益州上中下三策”关系不大。庞统的“平定益州三计”,只不过是坚定了刘备入蜀的决心而已。这一点,从平定成都后的“于涪大会”置酒作乐刘备庞统二人发生口角,庞统遂被请离席,后虽请还继续作乐,但也能看出:其实刘备不太尊重庞统,甚至庞统在刘备心中地位也不高。

原文: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T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

进攻雒县,军师中郎将居然用力而不用计为流矢所中

《孙子兵法》十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庞统作为潜心研究学术及谋略之人,不可能对兵法一无所知。军师中郎将/治中从事双重贵重尊位,不运筹帷幄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却犯兵家之大忌亲自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箭所中身亡。由此可见,庞统其实徒有虚名,实际道行也不高。

原文: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列传》

结语:庞统未出道之前,以品评别人而出名,“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品评因过分夸大其词与实际能力不符而被时人诟病;后虽为耒阳令,但政绩不好被就地免职,可以看出其小县城都治理不好更谈不上治理国家之能力;平定益州三策,谈不上高明也无从低能可说,但相比郭嘉、陆逊之流可以为主公提出的长远目标及策略相比,谋略也相当一般;同时英年早逝,作为军师中郎将却亲自率众攻城而被流箭所杀,也可以看出其军事谋略相当一般。总之,凤雏之名,名过其实。

(参考文献:《三国志·蜀书》。版权声明: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百度搜图,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凤雏   庞德   益州   百里之才   东吴   名过其实   荆州   司马   中郎将   列传   军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