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10年空腹血糖6.0,只因记住了这11条秘诀,控糖其实有妙招

1、胰岛素并非成瘾性药物,但却存在负面反应

当血糖升高时,使用胰岛素是非常必要的。使用一段时间后,胰岛素可以有所休息,血糖水平也很快得到平稳。随后,可以转而使用口服药物,不必担心成瘾问题。当然,胰岛素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注射不方便、低血糖和导致体重增加等问题。


2、并不存在最好的降糖药物,只有最适合的药物

并不存在最好的降糖药物,只有最适合个体的药物。降糖药物种类繁多,各有所长,因此不要盲目跟风使用药物。

3、导致高血糖的原因往往是隐藏的糖分

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避免食用糖分,还需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比如米饭、面条、馒头、粥、土豆和南瓜等,这些主食都含有淀粉质,会在体内转化成糖分。通过减少糖分和主食的摄入量,多进行运动,可以减少对降糖药物的依赖。


4、减少油脂,增加醋的摄入

过多摄入油脂会增加体重,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重胰岛素抵抗。相反,醋能够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推荐在进餐时先食用加了醋的菜肴,或者在吃主食之前先食用少量的醋,以获得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效果。

5、用杂粮饭代替白米饭,控制血糖效果显著

将平时摄入的一半或2/3的白米和白面替换成杂粮和杂豆,例如燕麦、荞麦、小米、糙米、黑米、红小豆、芸豆、鹰嘴豆等,这样可以平稳餐后血糖,同时还能增加饱腹感,不容易感到饥饿。


6、运动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方法

除了保持正确的饮食,有效的运动也可以帮助血糖保持稳定。在饭后40分钟左右,最好进行慢跑、跳绳或骑自行车等运动,持续20-30分钟,这样可以最快降低餐后血糖,比药物治疗还要有效。记住,不要一直坐着或躺着,运动可以让血糖乖乖听话。

7、血糖升高可见,但心脑肾病变不易察觉

研究发现,与无糖尿病者相比,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寿命会减少9年,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因冠心病、心梗或脑梗而致死或致残。虽然化验单上可以看到血糖升高,但不容易察觉到背后的心脑肾病变。因此,控制好血糖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生命,也关系到生活质量。

8、控制血压的标准需更为严格

如果您只有糖尿病,请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这可以降低心梗和脑梗的风险。如果您年龄较大或已经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则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即可。


9、眼睛可预测肾脏状况

糖尿病是导致肾病、肾衰、眼病和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眼睛和肾脏都是微血管病变的表现,因此,如果您有视力模糊和眼底出血的情况,可能也已经有了尿泡沫和尿蛋白等肾脏问题。眼睛和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定期检查眼底可以早期发现微血管损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早发现肾脏受损情况。


10、单纯的尿常规筛查肾病不够

早期的肾病是可以逆转的,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目前检测早期肾病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11、脚部健康同样重要

全球每30秒就有一例因糖尿病而截肢的情况。因此,您应该每天多关注双脚的健康状况,选择透气舒适的鞋子和浅色的袜子(以便及时发现伤口),并及时处理任何小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血糖   微血管   糖分   胰岛素   肾病   主食   肾脏   妙招   糖尿病患者   秘诀   糖尿病   药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