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上甘岭的师长,本是红军俘虏,作战勇敢成为悍将


浴血三八线系列2:真实的上甘岭之初战

作者:德衡术

崔建功,1915年出生在河北大名,早年曾加入国军部队,后来在直罗镇战斗中被红军俘虏,经过转化,成为一名红军。随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因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崔建功于1951年3月率领45师随15军入朝作战,并在战场上指挥了一场让自己一生铭记的战役——上甘岭战役。

崔建功,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崔建功在晚年不只一次地向他人谈及上甘岭战役。他说:“作为一名老军人,我打过许多仗,最难忘的是上甘岭。”“战士们打得非常勇敢、顽强。”……在他的回忆中,总是为了一件事情感到懊悔,那就是战前45师炮兵的部署方案。

崔建功说,其实在战前,联军的进攻是有很多征兆的。比如当面之敌频繁调动,每日轰炸的火力加强,甚至韩军一个参谋前来投降,也带来了联军马上要进攻的情报。种种信息,都引起了志愿军各级的重视,从志司到兵团、从兵团到军指,各级都要求一线做好充分的准备。可是从9月开始,志司要求各部队发起战术反击,向阵地前敌人有价值的高地发起进攻,所以崔建功不可能因为这些猜测,而放弃或者改变既定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10月18日,45师将指挥134团进攻韩军的注字洞南山阵地。

为了确保完成这一任务,崔建功将手里的几个炮兵营都调到注字洞南山方向,结果导致在联军向上甘岭进攻的第一天,也就是1952年10月14日,敌人进攻五圣山前沿两个高地时,45师根本没有炮兵可以支援。再加上敌人不计消耗的轰炸,使得整个前沿时刻弥漫在硝烟当中,后方预备队也很难前出支援,所以在初战第一天,两个高地的战士们就好像隔绝在“孤岛”上与敌人战斗。

五圣山的山势走向,大体成“V”字型。前沿有两个高地,分别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防守597.9高地的是135团9连,防守537.7高地是135团1连,其中9连加强了1个步兵排,1连加强了1个迫击炮排、1个火箭筒排和1个机枪排。

上甘岭战役示意图,美军又称597.9高地为三角形山,537.7高地为狙击岭

虽然敌人地面部队的冲锋是在14日黎明发起的,可是之前的炮火准备居然是从13日夜晚就开始了。或许这种对志愿军阵地的轰炸根本不能算是“炮火准备”,因为炮火准备的含义是通过炮火轰炸阵地,为冲锋部队创造有利的条件,而敌人长达几个小时对阵地反复的轰炸,其目的就是要直接摧毁阵地上一切的工事和人。

美军炮兵阵地

所以在黎明之前,当敌人的炮火开始向后转移,地面部队开始冲锋时,9连连长高永祥和1连连长王福新从坑道中爬出,首先进入眼里的是弥漫在阵地上的硝烟。这些硝烟之浓,甚至仅仅相距几公里的后方阵地,都看不见前沿阵地发射的信号弹。接着,他们看到的就是被炮弹犁平的阵地,一人多深的交通壕被炸得连膝盖也遮不住,所有掘开式的工事全部消失,大量战士伤亡,甚至1连有一个卫生员被炮弹爆炸活活震死。最后,就是高地下密密麻麻的敌人。

电话线断了,信号弹后方阵地看不见,没有支援,只有数倍于己的敌人,但是两个连剩余的战士没有后退,而是利用残缺不全的工事顽强阻击敌人。

在1连的7、8号阵地上,负责指挥的副连长初盈江发现在对面半坡的洼地上敌人已经架起一挺重机枪向自己的阵地疯狂的扫射。由于位置很好,这挺重机枪成功的将战士们压得抬不起头来。如果不马上消灭,在它的掩护下,敌人很快就可以冲上阵地。所以初盈江立刻跑到轻机枪手陈治国身后现场指示目标,命令他必须马上打掉这个火力点。

可是一贯枪法很好的陈治国连打了几个点射,都没有打中目标,初盈江急得满头大汗,一把夺过轻机枪自己射击。结果初盈江和陈治国一样,明明瞄准了目标,子弹就是命中不了目标。这时,在一旁观察的陈治国终于发现问题。因为射击台早已被敌人的炮弹炸得松松垮垮,即便简单平整出来,依然无法使机枪得到稳固的依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机枪根本无法很好的使用。

看着敌人的重机枪又将几名战友打倒,看着高地下的敌人离阵地越来越近,焦急的陈治国跳到被打垮的射击台上蹲下,一把抓起机枪的两个架腿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让初盈江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射击台进行射击。初盈江愣住了,因为这样做虽然可以解决机枪缺少射击台的问题,但是陈治国将暴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下,必死无疑。

陈治国见初盈江犹豫不决,他冲着初盈江大声喊到:“副连长,快打呀!”最终,为了摧毁敌人的重机枪,为了避免更多的战友牺牲,为了保住阵地,初盈江狠心地架起枪,朝着敌人的重机枪打出了一梭愤怒的子弹。敌人的机枪哑了,但是初盈江也听见身前有子弹打入血肉的声音。初盈江想看一看陈治国伤在了哪,但是陈治国阻止了他,让他继续射击,因为山下还有冲锋的敌人。初盈江只好调转枪口向冲锋的敌人疯狂射击。

又有子弹打入血肉的声音,初盈江发现陈治国的身体在颤抖。他停止射击,低头查探陈治国的情况,结果发现陈治国的胸前已经有好几处弹洞,鲜血正顺着身体流下射击台,将自己的鞋子浸湿。初盈江准备把枪挪开,扶陈治国下来止血,可是意识正在昏迷的陈治国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从蹲在射击台上改为趴在射击台上,然后艰难地示意初盈江将枪架在他背上继续。初盈江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但是初盈江知道在“孤岛”作战的他们,牺牲在所难免,唯有继续战斗才是对牺牲的同志最好的报答。

初盈江继续朝敌人射击,枪下面陈治国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脚下的血也渐渐渗入鞋子、袜子。终于,敌人这波进攻退去了。当初盈江将枪从陈治国身上拿开,他知道陈治国再也不会醒来。

这只是在“孤岛”作战的战士们的一个缩影,有太多太多的战士为了坚守阵地,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的人与数个敌人拼刺刀最后战死,有的人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两个连队的战士在一个白天的时间打退敌人十数次进攻,最后9连在手榴弹消耗殆尽,战士牺牲大半,所有人负伤的情况下退入坑道,1连在266人(包含加强的单位)所剩无几的情况下退入坑道。

就在这天,当崔建功拿着望远镜看着敌人的“炮弹雨”在2公里以外的阵地上倾泻,他愣在当场,心中苦涩不已。前沿没有一个人从阵地上撤下来,甚至连伤员也没有下来的,崔建功知道,这两个连队即便没有全军覆没,也将打残退进了坑道。当落日的余晖从远处的山顶洒满阵地,敌人停止了第一天的攻势,至此,初战结束。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上甘岭   作战   盈江   重机枪   坑道   悍将   炮火   机枪   高地   师长   血战   俘虏   红军   阵地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