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计在于因时制宜


齐桓公称霸之初,不仅南方的楚国渐强而北进,北方的戎狄也乘北方的动乱局势南下。公元前664年,山戎统兵万骑,攻打燕国,以防止燕与齐相互勾结。燕庄予抵敌不住,告急于齐国。齐桓公亲自率领齐师救燕。山戎听说齐国的大队军马来临,攻克燕国不成便乘机掳夺很多财物,自动解围而去。齐军和燕军会合后,北出蓟门关,乘胜追击山戎。然而,先头部队在山林中遭到了山戎的伏击。幸亏后续部队及时赶到,将设伏的山戎杀散,才可以全身而退。


齐军因时制宜,灵活应敌。他们在伏龙山上下安营扎寨,用战车联结成车城,士卒们居于车城的中间。这样一来,山戎几次进攻,都未能突破。于是,面对齐军的战阵,山戎也及时调整策略,在齐军营寨前留下部分军卒,这些士卒在齐早营前,趴在地上,大骂不止,目的是诱使齐军出营,然后再将齐军引至山林之中,用伏兵歼之。


随军的管仲识破了山戎的用心,建议齐桓公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创造机会歼灭山戎。桓公十分赞赏此计谋,他将齐军分为三路,命令中路迎击营门前的敌兵,左路和右路相互接应,专门为迎击山戎的伏兵。这一天,山戎再次来齐军营前挑战,齐军从中路杀将出来。山戎见齐军出营迎战,以为中计,故意弃马而逃。然而,齐军并没有乘胜追赶,反而收兵。这样一来,山戎开始的计划将不起作用,埋伏在山谷中的伏兵也只好出来追击返营的齐军。可是,就在这时,齐军左右两路迅速杀出,两面夹击山戎伏兵,结果,山戎几乎全军覆灭。


齐军兼程追击山戎,山戎被追击至黄台山,又逃入孤竹国。齐军兵围孤竹国,孤竹国派元师献山戎首领首级诈降,并将齐军诱人沙漠。齐军对沙漠有一定了解,才脱离险境。在奔赴孤竹国无棣城的路上,管仲见躲进山谷的百姓也扶老携幼,纷纷回城,便计从心来。他派数名将士假扮成百姓,混入人群,潜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号。又分兵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门,留着北门让敌军逃跑,但却让王子成父和隰朋埋伏在北门外面。午夜,城中突然失火,同时齐军内应又砍开城门,使攻城军马入城。孤竹国元帅知道情势不妙,果然携国君向北门逃去。出得城门,便被齐军伏兵截住,二人皆被斩首。齐桓公灭了山戎令支、孤竹,国土扩大500里,都赠予燕庄公。齐的威望更加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开城   管仲   无棣   国君   因时制宜   军马   士卒   齐国   北门   埋伏   军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