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身家千亿风头无两,弟弟穷困潦倒,他为啥从来不救济弟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有句话叫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和亲近的人共谋大事,往往更容易成功,这一点在商场之上屡屡应验,这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富豪家族。当然有人愿意给兄弟、子女共同经营家族企业的机会,就有人不愿意。

比如李嘉诚身家千亿风光无限,弟弟却穷困潦倒,让人不禁想要问一句:他为何从来不救济弟弟?

01

自古成功多磨难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磨砺其筋骨、意志,激发其斗志、拼搏之心必然是开端,所以说自古成功多磨难。这一点自己创业的人定然是深有体会的,就像昔日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就知道创业有多苦,通往创业这条路有多艰难。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安县的一户富足人家,出生那年是1928年,十年之后世事巨变,富足的生活一去不返,当日军侵华战火烧到潮州,李嘉诚的父母只能带着子女匆忙奔逃至香港,投奔李嘉诚的舅舅。

当时,李嘉诚的舅舅在香港的钟表行当当中小有名气,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钟表行。李嘉诚的父亲想要在小舅子的钟表行中谋得个职务,被李嘉诚的舅舅断然拒绝了。理由其实很简单,不想要在正常的生意之中掺杂任何裙带关系。

被拒绝之后,李嘉诚的父亲郁郁而终,留下妻子和三个子女撒手人寰。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李嘉诚只能够选择辍学背负其养家的职责,年纪过小的他只能够跑到茶楼里去打工,且一干就是4年之久。好在茶楼的工钱足够他养活弟弟妹妹和母亲,李嘉诚觉得再辛苦都值得了。

02

机会更眷顾有准备的人

自从到了香港,李嘉诚一家人的日子就苦巴巴的,舅舅虽然有钱,但并没有给予一家人多少帮助。李嘉诚在茶楼中工作4年,觉得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几经思索后,决定再去求一求舅舅,好在李嘉诚的舅舅这一次没有一口回绝,而是把他打发到旗下的一家钟表店做跑腿学徒。

李嘉诚肯干,愿意吃苦,更重要的是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很快。没过多长时间就已经得到店里主管人员的认可,就连不愿意搞裙带关系的舅舅都有了提拔他的打算。

李嘉诚前前后后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学会了钟表维修,顺利出师。就在舅舅打算重用他的时候,他却选择离开舅舅的钟表店,跑到了五金工厂做产品推销员,主要负责推销塑胶工具。

在做推销员的日子里李嘉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他靠着自学完成大学课程,又靠着努力成为了金牌推销员,给弟弟妹妹带去更安稳的生活。

机会更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22岁的李嘉诚拿着自己的积蓄踏上了创业之路。他决定创业这件事情不仅得到舅舅的认可,还获得了舅舅的帮助。依靠着舅舅给的指引,李嘉诚成立了长江塑胶厂。仅用了短短数年时间,这家塑胶厂就成为香港塑胶花界的领头羊。

03

弃弟不顾!李嘉诚真的狠心?

李嘉诚把塑胶厂做的风生水起,妹妹李淑华看到这其中的可发展前景,也跟随哥哥的脚步做起了塑胶生意,且逐渐在香港立足,成为行业当中的后起之秀。李嘉诚看到妹妹的努力很是欣慰,此后更是把长江实业旗下的塑胶业务悉数交由李淑华管理。

与对妹妹的提携不同,李嘉诚对弟弟李嘉昭的态度让人觉得他多少有些冷血。李嘉昭曾经多次找到李嘉诚,希望能够在他的公司当中谋个一官半职,但都被李嘉诚拒绝了。

跟着舅舅学生意经的李嘉诚深知,一个不够聪颖、不够有能力的家人一旦进入自己的企业,很容易把企业的水池搅浑,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他不能够给弟弟“开后门”。

被拒绝之后的李嘉昭做了一辈子的普通人,没有享受到如李嘉诚和李淑华那样的富豪生活,不少人觉得这是李嘉诚弃弟弟于不顾导致的结果,李嘉诚太狠心了。但看到李嘉诚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就能够知道,他只不过是希望弟弟李嘉昭能够自食其力。

反过来看,若是李嘉昭能够像李淑华那样拼搏、上进,或许李嘉诚在他成功之路上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给他更多指点和帮助。

结语

如今李嘉昭已经离世,庸庸一生终无大成。对于动辄捐款数十亿的李嘉诚来说,他没能让弟弟品尝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便利,不知道他是否会后悔。

大家觉得,李嘉诚的做法算不算冷血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老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您喜欢老王财富观点的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关注,支持,转发,收藏,分享,评论,打赏,最后记得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潮州   钟表店   弟弟   裙带关系   富豪   穷困潦倒   这一点   聪颖   身家   推销员   香港   茶楼   舅舅   风头   钟表   子女   塑胶   从来不   妹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