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湘西小伙正在搭建音乐乌托邦:住800元/年的村房,靠直播打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次他又被别人欺骗的时候,他只有音乐。每次这个城市脏得让人无法呼吸的时候,只有音乐……”在抖音账号“苗人三蛮”发布的视频中,乐队四人总是身处湘西野景之中,对着眼前的广阔唱出一股豪迈。

有一位抖音网友曾在视频下方评论:“心中有一股劲要呐喊,我觉得这就是摇滚。”

这样的认可对于七八年前的四人来说,是珍稀的。那时他们待在凤凰县城的酒吧里驻唱,老板的要求多数是“有背景音乐就行”。后来四人实在吃不上饭再次出去打工,石吉昌称自己常年背在身上的吉他常被工地上的工友误认为是“钓鱼工具”。但,“总有一天会再开始的”,石吉昌和其他乐队三人都在心里埋着这样的念头。

2022年9月,在各处打工的石吉昌、龙和坤、龙岩华、吴金伍四人再次一拍即合,组成乐队“苗人三蛮”。这次他们尝试了新的方式:做抖音号和抖音直播。一首《喊山》让他们爆火。汪涵亲自去到他们在老家村子用800元/年租下的工作室,邀请其录节目上电视。

常年担忧自己生计的父母这会也暗暗感到骄傲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可以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交给音乐了。

待在湘西山村800元一年的工作室里,四人想搭建一个音乐乌托邦

3月底,在芒果TV播出的《我想和你唱》节目中,“苗人三蛮”乐队与新裤子乐队同台演出,竞选环节,主唱彭磊称其是赢家。主持人汪涵曾到访“苗人三蛮”的根据地,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骆驼山村,他称在大山上听到这乐队四人唱歌的时候,“沦陷”,“特别地好”。

上电视是乐队生活的一段插曲。多数时候,吴金伍(吉他手兼主唱),龙和坤(贝斯手)、石吉昌(鼓手)、龙岩华(主唱兼吉他手)等四人就待在骆驼山村,一栋他们用800元/年租金租下的房子里。

800元一年听起来难以想象。房子面积实际接近200平方米,位处山谷,有小河淙淙流过,周围农田里各类农作物生长繁盛。房子不远处就是“天下第一大石桥”乌巢河大桥。

这是四人特地挑选的地方。一个重要理由是“不扰民”。石吉昌介绍,村子里目前只剩两户人家居住,大部分人都搬去了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我们的歌比较粗糙,很随性那种,有时候就乱喊嘛,喊出心中的情绪。”

日常生活似乎没有太多可以发愁的。吃用自取——想吃什么自己下地摘就好了,从32岁的石吉昌,到年龄最小、24岁的龙岩华,四人有种过地的、当过屠夫和厨师的、工地上砸过墙搬过砖的,都是扎扎实实用双手谋生计。

直播和视频拍摄通常在户外。青苔野草覆盖的石阶上,宽阔多雾的河湖旁,湍急高挂的瀑布下,遍地是舞台。一段在油菜花田里录制的视频中,他们在帽子和乐器上别着鲜艳的黄色花朵,一人用口哨声引入,接着是欢快的鼓点,四人无一接受过专业音乐培训,却抓住了音乐自由、质野的一面。

石吉昌说,“三蛮”不是指三个人,而是一个地方,“一个我们想象中的精神世界的乌托邦”,在这里音乐是寄托,所有人都可以放肆做自己。

以往的生计苦恼得到缓解,在这个小村庄里,生活成本降到了最低。他们全神搜集灵感、创作词曲,然后通过抖音视频和直播让音乐抵达听众。

“春夏秋冬又完咯,我的幻想还是没有实现,直到朋友点醒我,回首发现世界没有如果……”这首在抖音平台上爆火的《喊山》,让“苗人三蛮”陡增几万粉丝,光点赞量就有13.5万。许多抖音网友为歌词和情感所动容,实际上,这是四人追求音乐多年的一缕缩影。

几年前就一起组过乐队,第一次演出是婚庆,后因吃不上饭解散

石吉昌说不明白自己有多喜欢音乐,就是“有瘾”“越接触越上头”。和村里许多同龄人一样,他没上高中就出去进厂打工了。街边驻唱歌手的音乐是他最容易接触到的现场,要不就是看视频,许巍的、黄家驹的,看他们在舞台上将心中情绪毫无保留地唱出来,石吉昌想象自己将来也能成为那样在台上唱歌的人。

25岁,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关键年龄,石吉昌在这时决定辞工回老家自学乐器,“不可能一辈子打工的,还是要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事情。”

当然是不可能报班去学的,石吉昌在网上搜罗教学视频,买的第一把吉他是300块,“音色还好,将就能用”。在学的过程里,他和村里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也慢慢熟络起来,比如龙和坤、龙岩华、吴金伍。2016年,兴致冲冲的他们一起组了乐队。

“就是好玩嘛。那一段时间觉得挣不挣到钱都不重要,关键是大家能在一起做些都喜欢的事情。”但现实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挥之不去,当时酒吧驻唱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

没人邀请他们,他们自己一家一家去试。“被拒绝过很多啊。拒绝的理由,我应该是长得丑吧。”石吉昌调侃自己道。而第一家让他进去唱歌的老板,其实“无所谓,谁唱都一样,只要有个人在那里就行”。

四个人作为乐队一起的第一次演出则是婚庆现场,唱了张宇的歌。石吉昌回忆起当时的感觉,“就是吃席”。

“当时没有什么满意的,如果酒吧的设备好一点就觉得满意。”石吉昌说道。当时在凤凰县的酒吧,来来往往的游客很多,但把他们的歌听进去的人很少,“如果有人大喊一声好,那是烘托气氛,热场子,不是说我们唱得好。”

2018年左右,四个人熬不下去了,解散乐队成为共识。龙和坤待在家里种地,也出去送过外卖;龙岩华去了工地,期间还当过厨师;吴金伍倒是留在县城继续驻唱,不过他一部分重要收入来源于给人做法事。石吉昌则又去了浙江杭州的工地上,干砸墙的活。

每天工作结束,石吉昌就搞跟音乐相关的事情,吹笛子、唢呐,弹吉他,一个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常背着吉他出门,“人家(工友)老是问我,你又去钓鱼了。他们以为我背的是钓鱼的工具。”

石吉昌也会去广场上唱歌,时间久了还积累不少粉丝,甚至有人专门跑几百公里过来看他。一开始他是留大家的联系方式,去哪里唱歌跟大家说一声。后来他开了自己的抖音号,做个人直播。

“我们要不再来试一次吧。”2022年9月,石吉昌记不起是谁率先提出来的,但无疑是乐队四人的共同念想。他们一拍即合,几年前因吃不上饭解散的四人又聚到了一起,只不过这次他们不再是去各家酒吧流转驻唱,而是来到抖音直播间。打赏收入成了他们主要且可持续的生活来源,而且,进来的抖音网友们真的在听他们唱歌。

在抖音直播间重新开始:想把苗族一些正在慢慢消失的东西保留下来

“最后两句开始以为是跑调了,听下去会感觉这世界根本没有音调这东西,而只要好听就是最标准的音调。”在“苗人三蛮”的一条视频作品下方,有抖音网友评论道。

石吉昌介绍,四个人其实没有什么固定风格,也没有明确分工,大家有想写的歌就写下来一起唱,“没有什么局限”。

除了翻唱喜欢歌手的音乐和粉丝点唱的流行歌曲,他们有不少原创音乐。比如跟母亲辞别去远方务工的《走了》,漂泊在外、身无分文的《没得》,歌中吟唱的是许多人的共同经历。

还有改编自苗族修房上梁场景的《甩粑粑》,描绘赶集及苗族青年求爱的《阿三泡妞记》等,他们将苗语、苗歌融进偏摇滚的曲风里,让听众耳目一新。

“想把苗族一些正在慢慢消失的东西用音乐保留下来。”石吉昌说道。对于乐队来说,并非他们有意要融进民族元素追求某种新颖风格,而是苗族文化本身就是他们的一部分。

不努力打工赚钱却去搞音乐,其实对于他们家乡的亲人来说,不是一件能轻易理解的事情。石吉昌称自己对于这些矛盾,通常采取逃避的方式,“不理解很正常”。

这次重组乐队弄抖音直播后,打赏的收入已经高过之前打工的收入,满足了他们平时生活的需要。加上逐渐升高的人气,都让家人的心结有所舒缓。尤其是被节目组注意到邀请上电视一事,“老一辈人还是会骄傲的,不过可能偷偷骄傲吧,不会直接表达出来。”石吉昌说道。

石吉昌记得《喊山》爆火时,他们看到后台数据一路飙升时的兴奋感,“比上电视更兴奋”。这让他们感觉,“三蛮村”这个乌托邦,真的有可能渐渐实现。“有很多不同的人会坚持进你的直播间,听你唱歌。”对于四人来说,这是最好的反馈。

“接下来的打算就是继续做该做的事情。”石吉昌说道。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希望未来能做巡演。将音乐和情感直接传递给观众的现场,是不可替代的。而日常的抖音直播和视频作品,则是他们通过音乐,去维持对音乐的追求。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乌托邦   湘西   凤凰县   苗族   音乐   山村   主唱   四个人   小伙   工地   吉他   说道   乐队   事情   酒吧   梦想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