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叶剑英肺病恶化,中央已准备追悼会,危急时钟南山力挽狂澜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丨楚翊许

编辑丨楚翊许

«——【·前言·】——»

这段往事被王敏清称之为“医疗界的淮海战役”。

1979年,作为开国元勋的叶剑英,已经是82岁的高龄,身体患有帕金森的叶剑英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曾停歇。直到1984年,叶剑英的患有的帕金森转引发了心肺感染,呼吸困难,危在旦夕。

当时临近八一建军节,中央紧急通知将本节日取消,准备在人民大会堂安排叶剑英的追悼会。危急时刻钟南山“力挽狂澜”,才将叶剑英从鬼门关救回来,叶剑英才得以续命。

中央为什么会通知钟南山赶往北京为叶剑英治疗?又是历经了怎样的过程才将叶元帅救回?

«——【·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

1984年,叶剑英同志肺炎突然复发,严重程度高过以往的任何一次,这次肺炎的发作让整个医疗团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肺炎持续了好几个星期,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后。到了同年七月,病情再次恶化,87岁的叶帅频繁高烧不退,由于肺部问题,牵连到了整个呼吸道,痰多的咳不出来堵住气管,引发了呼吸困难。

不仅如此,叶剑英前些年的心脏问题也未治愈,加上年纪大导致的身体免疫能力下降,让叶帅这次的肺炎出现了许多并发症,治疗程度巨大。王敏清在面对这么严重的病情时也表示这是自己生平第一次遇到的这么严重的情况,将这次治疗形象地形容成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我们足以能够感受到这次叶剑英同志的病情有多么凶险。

«——【·急症肺炎导火索·】——»

叶剑英最早患的帕金森症很大程度降低了叶剑英元帅的身体素质,使他非常容易被疾病侵蚀。叶帅的第一次并发症出现是发生在一次工作巡视中,由于当时的天气原因再加上工作上的强度,叶帅的身体难以适应,肺部出现感染,没过几天肺部就出现了发炎现象,经过当地医生和保健医疗队的联合治疗,这次肺部发炎很快便治愈,但这也让叶帅的肺部有了肺炎的种子,在之后的日子里,只要到了阴雨连绵的季节叶帅的肺部感染就会复发,且复发的频率非常高。久而久之,叶帅的肺部也变得越来越脆弱。

同时,由于叶帅早年的革命经历也让他的身体上落下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病,再加上帕金森病的折磨,叶帅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1983年11月,86岁的叶剑英又出现了心脏问题,确诊了“急性高侧壁小灶性心肌梗塞”。这么多的病症交错在一起,医疗专家们也着急的挠头。不过经过医护人员们的不懈努力,叶剑英的病情还是稳定下来了,在养病期间,叶帅也向医护人员提议把肺病的药停了,让身体缓缓,众人见叶帅的身体逐渐好转也就同意了这个请求,也正是这个请求,为这一次严重肺病的复发提供了基础。

«——【·钟南山火速进京支援·】——»

由于叶剑英元帅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身上的血管已经变得十分细,很容易被扎破,但帕金森这个病又是需要常年依靠打针输液来缓解病情,因此医疗团队的医护人员每次给叶帅扎针的时候都非常小心。

叶帅的血管在经历了多次的扎针输液后变得更加脆弱,医生们在操作时也越来越困难,压力也变大,为了不让医护人员紧张,叶帅还主动安慰他们,把血管脆弱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让医生放心扎针。依靠着扎针输液,这个病也在一定时间内稳定下来。这次急症肺炎的突然发生,让本来就脆弱的血管又要再次遭受打击,血管的脆弱程度让药物难以进入叶帅体内,肺炎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

87岁的叶剑英病情危急,所有保健委的医护人员都围聚一堂为治疗叶剑英出谋划策,但是始终没有什么显著成果。由于叶剑英同志最严重的是呼吸方面的问题,保健委的一护人员想起了呼吸问题方面的专家—钟南山,经过一番讨论,保健委的医护人员一致同意邀请钟南山教授来为叶剑英同志进行会诊治疗。

说干就干,为了拯救这位伟大元帅的生命,中央紧急召钟南山来对叶帅进行救治,当时的钟南山还是一个刚出茅庐的年轻医生,虽说是初出茅庐,但对于治疗呼吸方面的疾病已经多有建树,当时的钟南山还是广州医学院里有名的呼吸科教授,在接到这样一个重大任务后,他直接坐上了从广州飞往北京的飞机,一分钟考虑的时间都没有,抱着必须把叶剑英同志的肺炎治好的决心踏上了此次征程。

叶剑英同志由于肺部感染严重导致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就在保健委的医护人员束手无策的时候,经过十小时的飞行,钟南山终于在当天的九点三十分到达了北京,出现在了叶剑英同志的抢救室里,他的出现让所有医护人员仿佛又看见了希望。钟南山到达之后,直接开始了对叶剑英的抢救工作,不敢有一分钟的怠慢。他迅速地换上工作服为叶剑英同志进行全面检查。

«——【·中央布置追悼会·】——»

经过检查之后,钟南山认为叶剑英同志的呼吸疾病最好最稳妥的治疗方案就是气管切开手术,这样即保证了病情稳定也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障叶帅的生命安全。保健委的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将钟南山的手术方案上报中央,中央批准之后手术立刻开始。一个小时之后,气管切开手术顺利完成,叶剑英同志被顺利地推出了手术室。

但这次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叶剑英同志就脱离危险,气管切开手术还需要后续缝合,通常缝合工作会安排在完成手术的三天后进行,因此在这几天的等待中,伤口感染也成为了致命要因。在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几天中,虽然钟南山寸步不离的看守着叶剑英同志,保健委的医护人员也细心照料着切开的伤口,但是叶剑英同志还是出现了感染现象。这无疑是会加重病情。

当时临近建军节,但是叶剑英的病情还很严重,生命也依旧处在病危当中,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央已经开始联系全球各大驻华使馆表示今年国家的八一活动取消,同时也准备开始在人民大会堂布置叶剑英同志的追悼会会场,可以说当时叶剑英的病情已经是严重到让所有人都觉得看不见希望的时候,却再一次逆转了结局。

在对叶剑英元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钟南山除了短暂的休息和方便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几乎全天都在抢救室里面度过,经过不断努力,1984年8月10日,在钟南山和保健委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叶剑英的病情居然奇迹般的逐渐稳定下来,大家如释重负,也在这年度过了一个紧张的八一建军节。经过两个月的恢复,叶剑英的生命状态逐渐平稳,大家悬着的心才慢慢安定下来。

«——【·身体突发疾病起因·】——»

其实叶剑英元帅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是在1979年,82岁的时候。在此之前,叶剑英元帅的身体一向很健康,步伐渐稳健,走路也飞快。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步伐竟然出现了步子幅度越来越小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站不稳而摔倒。除了腿的问题,他的手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出现手抖不听使唤的情况,经常手抖的不能稳健的抓住拿住东西,使得生活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叶元帅并不挺劝,一股脑沉浸在工作当中。期间不少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劝说叶帅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毛病的源头是什么,好及时治疗,避免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因为当时正处于叶帅主持军委工作的期间,工作强度十分大,基本上每天能够休息的时间仅有一两个小时,对于这种重要期间,叶帅没时间更加没心思去做除了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因此对于身边人的劝告,叶帅总是耐心地表示大家不必着急,等手头上的工作忙完了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医院检查,希望大家不用过度担心自己的身体。

虽然叶帅本人对身体问题搁置一边,但是周围人对他的身体十分着急,叶剑英元帅坚持工作不去做检查,因此对于病因的产生大家也判断不出来,只能够在偶尔一些休息片刻为叶帅做一个简单的检查来缓解手脚不听使唤的问题。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很久,检查仍然被搁置一边,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公同志站出来了,他带头减少叶帅的工作量,减轻工作强度,并在1980年专门为叶帅成立了一个以王敏清等专家为主要负者人的检查身体医疗小组,定期为叶帅检查身体,开药方。

对于邓公同志的安排,叶帅十分理解且配合,专家们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满足。在持续了几个星期的观察之后,叶剑英元帅才确诊了帕金森症。在确诊之前,叶帅每天要进行数不清的走路停顿走路停顿,重复一遍又一遍的动作。主要目的是专家们通过他的行动姿势来观察什么是病因。但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还不够,对于叶帅的病因确定还是一件难度比较高的事情,整个医疗团队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陷入了一段黑暗时光。在整个过程中,还是叶帅带头缓解众人的焦虑,经常和身边人开玩笑,说自己是患上了还没有命名的疑难杂症,甚至还自己给这个疑难杂症起了名字—难治之症。

不过在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下还是找到了病因。这种病最初会表现在手脚发抖,难以控制,虽然并不会直接导致人类死亡,但是会减弱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感冒发烧等各种情况发生,后期还会产生肺部感染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是一个不能够轻视的病。

病因查出后,整个医疗团队及叶帅身边的工作人员都陷入了悲伤恐慌,但唯独叶帅本人乐观的超乎想象,他觉得好像这个病就是一个普通感冒一样并没有那么害怕,反而更加努力工作,前往全国各地到处视察工作。这也成为了叶剑英同志在重症肺炎爆发前的最后一次正常工作。

«——【·叶剑英驾鹤西去·】——»

通过钟南山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照顾下,叶剑英同志的身体逐渐恢复了部分健康,从昏迷中醒来之后,他依旧和以前一样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祖国的建设工作当中去,他的努力让去看望他的老同志的话来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叶剑英的身体恢复了部分健康,但由于年龄加上病情的消耗,叶剑英同志最后还是不堪重负,在1986年10月22日病逝在北京的医院中,享年89岁。

«——【·结语·】——»

虽然叶剑英同志已经驾鹤西去,但他的精神却被传承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巧的是,钟南山也成为了他伟大精神的传承人之一,他秉承着叶剑英同志的伟大精神帮助中国抗击非典,投身一线。当中国再次面临新冠疫情时,84岁的他成为了最美逆行者,带领着众多医护人员全力抗击疫情。叶剑英同志的诗句“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是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的一生写照。他崇高的思想以及高尚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淮海战役   南山   中央   肺病   力挽狂澜   肺部   追悼会   肺炎   元帅   危急   病因   病情   时钟   呼吸   手术   身体   同志   医疗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