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数次落泪背后,是为中国干了两件事的老将军张蕴钰,值得铭记

木心说,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的脾性就是这样的,既温暾又酷烈,有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耐性,且还能够与任何祸福作周旋,十年如一日作无尽的周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老将军张蕴钰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为简明扼要的"两件事":一是打了上甘岭,二是搞了核试验。

战争时期武器装备落后,牺牲惨烈,张蕴钰不畏生死坚守阵地;搞核武器初期,条件艰苦,张蕴钰一马当先担负重任。

在荒凉大漠,从事的是中国最先进的事业,却过着最落后的生活,携家人孩子一起受苦,青春都付诸给国家,如此种种,听闻后让董卿数次红了眼眶落泪,闻者无一不动容,对这位老将军肃然起敬,他值得被铭记。

参与数次战役,上甘岭战役为实战绝唱

所谓"时势造英雄"

出生于乱世,二十岁就加入解放军,同年加入我党,开启了他毅然迈向革命的道路。历经了抗战时期、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大大小小的战役,而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是他实战的绝唱。

上甘岭战斗激烈程度实属罕见,美军兵力调集6万余人,加持的还有170多辆坦克和300多门大炮,以及出动了3000多架飞机,火力密集。

我方武器尚落后于敌方,实力悬殊大,故而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了两米,高地土石也被炸成一片焦土,双方持续鏖战43个昼夜,我方仍奋力击退敌人冲锋数百次。

在对敌方战略分析错误的情况下,我军伤亡人数高达3500人,迎面反击战果是不可观的,时任十五军参谋长张蕴钰协助秦基伟军长和十二军李德生副军长指挥作战,冷静分析形势,参与并指挥改为坑道作战和小分队反击,白天不参与争夺表面阵地的战斗,晚上反击、杀伤并消耗敌方的兵力。

化劣势为优势,守住了上甘岭,让美军弹药与人力充足的情况下仍强攻不破,落败而退。

临危受命,成为第一任核司令

东野圭吾说,即使失败一百次,也不要后悔一次。张蕴钰历经了无数战役,但战争年代的那套指挥经验自然满足不了核试验的组织工作。

他虽然是将军,能打仗能血拼,但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懂原子弹,在陈赓的极力推荐下,他才临危受命担负起建设共和国核试验基地的重任,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核司令。

前无古人,张蕴钰只能自己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核知识;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充实自己的人文地理知识。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害怕失败的心。

张蕴钰亲身历经过上甘岭的血战,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故而更加迫切希望能够造出属于中国人的核试验基地,造出原子弹,能够不受美苏威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地勘察,否定已定场址

中国在原子弹领域一片空白,有关技术专家也经验匮乏,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选定了敦煌作为试验场区,张蕴钰立即带人前往位于敦煌140公里处的地区进行相关的考察。

雄浑绮丽的大漠,滚滚沙土,在张蕴钰眼前展现出了塞外古地别有一番韵味的画卷,千佛洞、古烽火台、汉长城等古迹历史气息浓厚,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张蕴钰意识到一旦在这里建设核试验基地,爆炸之时这些文化遗产就会被无情地破坏而难以修复。

此外当地堰塘水濒临枯竭,满足不了试验基地建设用水所需,飞沙区无法筑路,更不能建设其他的基础工事,况且百里之外还有较大的居民区,核试验会造成极大的污染,会对人民健康造成威胁。

且最重要的是当地计划的核试验当量为2万吨,最大限度也只能达到5万吨,而美苏早已试验了千万吨当量的氢弹了,中国的核试验虽然刚刚开始,但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这样的场地满足不了我们泱泱大国的战略需求。

张蕴钰当机立断:更换场地,重新选址。不仅要选荒无人烟的场址,不破坏文化环境,不影响民众生活,还要能够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以及百万吨当量的原子弹试验。

选定罗布泊,开启艰难创业的苦涩岁月

张蕴钰带上勘察队对西北地区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进行实地考察,对其土质、水源以及地貌作了详尽的考察。荒野茫茫,沙丘遍布,沟坎纵横,沙砾滚滚,寸草不生,吹在脸上的风沙都是疼的。

面对这片"死亡之海",张蕴钰却笑了,这就是试验区最好的选址了,周围几百公里既没有居民区,没有耕地或者是牧地,又没有具有挖掘价值的矿藏,且距离场区20多公里就有一条孔雀河,能够满足施工建设,也能够建设起生活区。

在获得国防部正式批准后,张蕴钰带着第一批2万人的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驶入了罗布泊,开启了艰难苦涩的创业之路。

戈壁滩野外作业困难,众人识别方向就只能借助地图,要是遇上了突然席卷而来的沙尘暴,恶劣的天气也会让人迷失了方向。顶着狂风沙砾,在正值5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作业,脚底鞋早已被烫的变了形,脸也被晒成了绛红色,一层一层泛起了红皮。

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张蕴钰一行人,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的继续工作。同时大批物资、精密仪器以及贵重设备也都从全国各地调运到试验基地,张蕴钰深知这是一项浩大的国家工程,而自己肩负重任不可懈怠。

所以即便是在国家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力量无法支撑核试验基地继续运作时,张蕴钰仍坚守在基地。

坚持与奋斗是他永不放弃的品质,熬过了那段经济不景气,生活环境最艰苦的时期,不仅建设起了办公大楼、电厂、学校及宿舍楼,还打了14眼水井,张蕴钰带领将士们给这片"死亡之海"注入了新的生命。

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更加自信屹立于东方

1963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核心位置确定,爆心铁塔的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张蕴钰翻阅了世界核试验资料,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铁塔也只是30多米高。

而他带领将士们建筑的铁塔高度为102米,举世无双的高度,在机械化水平低下的年代,仅仅利用锹、镐等极其原始的工具就让这座百余米的铁塔在爆炸的核心位置拔地而起,难度可想而知。

数名建塔的无名英雄造就了这个奇迹,没有意外险,也没有功名,就在百余米的高空作业,把原子弹安装上铁塔,还需要给它插上雷管。

这是一项冒着生命危险的工作,一不小心原子弹就会提前爆炸,张蕴钰带着几名士兵不畏死神迎难而上,安装完成后,张蕴钰签好字,并最后一个离开爆心点。

1964年10月16日15时,随着腾空而起的7000米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张蕴钰热泪盈眶,他们终于创造了奇迹,这一声巨响也让中国人挺直了脊梁,中国自此成为了有核国家,以更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位一生只干了两件事情的老将军,却拥有着壮阔的人生旅程,无论是战争场上面对生死,还是核试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他都保持着那份不怯懦的坚毅品质,为了那声震惊世界的东方巨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我、无限光荣"的信念支撑让董卿感动落泪,也让他的光辉岁月永久镌刻在民族丰碑上,精神不老,功名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上甘岭   罗布泊   中国   大漠   核试验   敌方   铁塔   原子弹   铭记   战役   将军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