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第一个公园不是忠山公园,而是消失的它


今天泸州范围内的四县三区因为城建管理的逐步完善化,绿化和公园普及率相当高了,那么你知道泸州的第一个公园是哪个吗?如果你回答忠山公园,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忠山公园在过去四十年一直占据着泸州公园排行榜的老牌王者地位,但是它并不是泸州第一个公园。

真正的泸州第一个人民公园在现在的城中心,它的名字叫中城公园,泸州方言跟所谓的普通话区别很多,其中很多说话语序的方式就不一样,比如普通话说“真正”,泸州话“正真”,这个“中城”其实就是“城中”的意思,即城市中心的公园。

直到今天水井沟都是泸州的中心位置,当然我们是从老城区来看的,围绕中心半岛,江阳区城西扩充野心勃勃,但是请不要忽略了老城区人,虽然有一部分已经年迈,有一部分早就搬迁,还有像沽酒客这样积极向上,不屈服于命运的好青年(哈哈,插点闲话,我在给老城区的八零后土生土长的一辈泸州人,发出呐喊,做人虽然要谦虚,但是也不要默默无闻啊,我们这帮的人其实很有想法和干劲,还据说吃苦耐劳,不惧艰险,刚毅耿直的老泸州遗风)。

说会这个中城公园,我们先看看官方的表述,它位于城中现钟楼西侧、摩尔超市(原韩家凹青少年宫)后、上水井沟老邮电局后(含原川南人民图书馆、今泸州市文联办公楼)、京都酒店(原泸州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楼)正前方一大片约9000平方米的公园。始建于明洪武4年(公元1370年),系明代泸州知州陈谦知泸时所创建,当时的州署就置之于此。

清康熙19年(1680),吴三桂军焚烧州署;四年后知州陈五典于故址重建;民国2年(1913)改为泸县公署;民国18年(1929)县署迁钟楼对面原警官学院处并改称县政府。同年由李樾森筹备、唐英主持、县市政工程局实施就老县署址改建成中城公园,次年竣工开放,内设县民众教育馆、大众茶园、餐厅、球场、凉亭、假山、水池、花坛等;并设管理处,聘园艺师专人管理。

民国37年(1948)3月29日,园内"佘英、黄方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碑上多题词,如熊克武诗云:义师不逞兮,君丧其元。沙场喋血兮,我愧生还。丰碑矗立兮,高耸云端。民族之光兮,于斯万年。

好了现在我来告诉你八零后的泸州人眼里的中城公园,其实在我们那哪个年代,统一叫它文化宫,因为当时泸州青少年文化宫就在这里,青少年宫始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于1984年建成并开始办学,开设唱歌、跳舞、书画三个项目,年培训量几百人,至九十年代末已发展至航模、计算机、写作、外语、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多个项目。

不过在沽酒客哪个年代,也不清楚青少年宫是不收费的,家里没有意思要培养你什么其他才艺,读书就读书,放学做完作业就耍吧,比起今天的孩子学这学那,好像不一样。我也不是很清楚,是那个时候我们幸福呢?还是今天的孩子更幸运。总觉得现在比我们以前好些吧。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在那个时候就培养孩子,但是那个时候青少宫到底怎么去,我不得而知,不像今天有公众号,可以去报名参与,反正今天少年宫的培训是免费的,是公益单位,当时也应该是啊,但是为什我们那个时候近在咫尺,也没有去报名学习呢?而为什么有一些人家长又带去学习了呢?他们的信息来源在哪里,这些人的背景是什么?我不是在翻旧账,只是想了解一下,家庭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意识到底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八零后小伙伴,有过当年去学校培训经历的来说一说,当初怎么就去学习第二课堂了呢?而周日不选择去玩。你们现在是不是功成名就,有车有房,妻妾成群呢?哎,可怜的孩子们,如果是真的,那么那个时候你们就拉开了距离了?

有文化宫就有图书馆,这里的泸州市图书馆建于1951年,原为川南人民图书馆。1953年四川省并省后,改名为泸州图书馆,同年7月更名为泸州市图书馆。1960年宜宾、泸州两地区合并后降为县级市图书馆。1983年泸州市升格为省辖市,泸州市图书馆也随之升为地级市图书馆。

泸州市图书馆现拥有藏书70万册,有古籍10余万册,其中省外方志290册,四川省各州县方志748册。收藏有地方文献2万册;抗战版图书2210册。珍藏有《古诗源》、《山堂肆考》等明、清珍善本3300册;朱德早期在泸藏书1607册;发掘出《江阳唱和集》、《大竹县志》和孙中山先生所著《社会主义精义》等孤本图书。不过现在图书馆已经搬迁到大山坪警校对面很久了。

虽然后来中城公园拆了以后,川南图书馆的旧址最终得到保留,但是其他古迹已经荡然无存,给了某商场升级的机会,却把历史沉淀清除得干干净净。以前这里的大榕树看不见了,这里的花鸟市场没有了,这里老式茶座没有了。老泸州遗迹本该被留存的地方完全没有了。

当然没有什么,留不住的证明它没有福气,但是你可以记住它,可以写下来,当年九十年代末,文化宫和中城公园已经成了人民娱乐的场所,因为录像厅的流行,也成了很多泸州人的性启蒙的之地,特别是一些七零后和八零后的老城区娃儿,估计没少去看那些歪录像,你们各人应该清楚。

时过境迁,现在就只有川南图书馆还在那里,佘英、黄方的纪念碑都拆迁到忠山公园了。而传说中的大慈路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的塑像,估计就更没有影子了。

对于中城公园这一带,我不知道各位是什么记忆,我记得的就是茶座、录像厅,台球室、花鸟鱼虫市场和当时任天堂的游戏机路边摆了一排,现在可惜一张九十年代的照片都难以找到。如果看到该文有照片麻烦留个图片念想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泸州   泸州市   水井   钟楼   知州   公园   青少年宫   文化宫   城区   图书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