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人才任用上的“一二三”

#历史开讲#

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创造了一项官员任职记录:他在三个月之内,先后补任侍御史、转任持书御史、升任尚书,遍历中台、宪台、外台三个重要官署,一时光荣无两。

是谁让蔡邕得到火箭式提拔?我们或许意想不到,这个人竟然是——董卓。


提到董卓,人们的印象就是他为人凶残暴虐,不仅废立皇帝、残杀朝臣,而且滥杀无辜,导致天下大乱。《后汉书》对他的评价是:“董卓滔天,干逆三才”,意思是董卓罪恶滔天,天怒地愤人怨。然而,少为人知的是,曾经的董卓也是一位爱才惜才之人。

董卓在篡夺东汉朝廷大权后,在人才使用、人心笼络上也是用心良苦。“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为了收揽人心,董卓矫饰性情,提拔任用了众多士人,许多被沉沦埋没的名门人士得到提拔,并被安排到显要位置,于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在朝廷内外形成了一个能者上、优者奖的选人用人局面。

董卓在人才的使用上,概括起来,主要是“一二三”,即提拔了一批人,拉拢了两个人,重用了三个人。

一是提拔了一批人

在朝廷内部,董卓任命汉阳人周珌为吏部尚书、汝南人伍琼为侍中、郑公业为尚书、何颙为长史,提拔了隐居不仕的处士荀爽(荀彧的叔父)为司空;就连在党锢之祸中受到牵连的陈纪、韩融等人,都让他们做到了列卿的官职;并且为在宦官之乱中被冤杀的忠臣如窦武、陈蕃等平反昭雪,对他们的子孙进行了提拔任用。让“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在地方州郡,董卓提拔了一批名士出任地方的州牧郡守。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人孔伷为豫州刺史,颍川人张咨为南阳太守,让官员能进能出,实现了正常交流。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卓并没有任人唯亲,“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对他的亲信,并没有安排在显要职位,只是让他们担任将校之类的官职。

二是着力拉拢两个人

其一是曹操。董卓把持朝政后,看到了曹操的潜在价值,试图拉拢曹操。“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主动向曹操释放了友好的信号,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准备与他共商朝政。然而曹操“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认为董卓必败,不久就弃职逃离了洛阳回到家乡。紧接着就变卖家产,募集义军,准备征讨董卓。

其二是袁绍。董卓意与袁绍一起商议废立皇帝的事情,但被袁绍当场拒绝,袁绍随即逃出京城奔到冀州。为了稳住袁绍,避免袁绍利用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影响力号召天下豪杰起兵反董,董卓在周珌、伍琼等人的劝说下,授任袁绍为渤海太守,封为邟乡侯,用以安抚袁绍。

三是重用了三个人

其一是王允。董卓进京后,对王允的才干极为欣赏,不断对其加以提拔。王允也从时任河南尹的位置上,相继担任了太仆、尚书令、司徒,成为“三公”之一。不仅如此,董卓还对王允极为信任,“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受任之后,王允佑护了许多名士重臣,使其免遭迫害,史书称赞他“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中外,莫不依恃焉。”


其二是蔡邕。董卓听说蔡邕的名气,于是征召他入朝任职,蔡邕推说有病没有应征。董卓大怒,以武力进行威胁,蔡邕迫不得已只好应命。来到了董卓的司空府,董卓对他非常敬重,任命他为代理祭酒,很快就成为董卓手下第一笔杆子。“卓重其才,厚遇之。每有朝廷事,常令邕具草。”不久,蔡邕因为官吏考绩优等而被推荐,补官侍御史,又转任持书御史,随后又升任尚书。三个月之内,遍历中台、宪台、外台三个重要官署,创造了官员火箭式提拔的记录。


其三是荀爽。荀爽是荀彧的叔父,是当时隐居不仕的名士。董卓征召荀爽入朝为官,荀爽起初也不愿相从,但因官员催迫,只得受任平原国相。在前去就任的路上,又被朝廷追拜为光禄勋。到任“视事三日”,才正儿八经的干了三天,就升任司空,位列“三公”。荀爽一介布衣,从接到征召的命令到位列台司之职,前后才九十三日,创造了“百日至三公”的为官记录。

董卓把持朝政期间,在人才使用、人心笼络上做出了积极努力,虽说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名士,让“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但是,这些被提拔使用的“群士”并没有感激董卓的提携之恩,因为董卓倒行逆施、祸国殃民,已经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于是纷纷走到了董卓的对立面。

初平元年,袁绍从渤海郡起兵,与韩馥、刘岱、孔伷、张咨等十余人各举义兵,结盟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曹操代理任奋武将军;周珌、伍琼则在朝廷为内应。另外,王允、荀爽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也密谋诛杀董卓。就这样,董卓费尽心思提拔的人、拉拢的人、重用的人绝大部分成为了自己的敌人。


董卓爱才用才,本意是稳固权力、收买人心,但他最终亡于自己提拔之人手中,却是董卓意想不到的结局。

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如果您看着文章有趣,烦请关注和点赞,对作者鼓励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后汉书   冀州   太守   校尉   朝政   人心   御史   名士   尚书   朝廷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