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伏生诗会优秀奖作品选登

玉米,是韩店打开的金黄色阳光

姚淑艳(辽宁)


一说起伏生,韩店镇的灯火就亮了

一部《尚书》,口述血管里的黄河

“稼穑”二字,读着读着就到了丰收时节

那些被镰刀割倒的农作物,露出齐刷刷的茬口

我用二十四种心情对接二十四节气

无需呐喊,春天是自己醒的

埋在泥土里的种子,胚芽里藏着心跳

母亲从谷地里探出头来

沉实的谷穗替她说出内心的独白


下雨了,粗陶碗虔诚地举着天空的钵

五谷杂粮才是百姓的农神

而我们世代沿袭的耕读传家

被鹤伴山矗立成祖训

玉米,是韩店打开的金黄色阳光

金黄色的硕大布袋轻轻一拽

便拽出了民生的无尽香甜

没有乡愁作为索引,月亮不过是白瓷盘

荒凉去哪了?野草一遍遍地问,在风中

一些民间谚语朝着阳光纷纷仰起头



躬耕,大地上的低声部

孙大顺(安徽)


(之一)

把乡音压得低一些,像弯进泥土的腰

母亲起得太早,怕惊扰

草叶上的晨露。尚在梦中的麦苗

己高过韭菜。风来了

懂得弯腰,是它成长的一部分

晨光领着油菜花绕着山坡奔跑

一棵跟不上脚步的白玉兰

手搭凉棚,多像我白发苍苍的老祖母

等着一身露水与香气的父母

从田间回家


(之二)

中午的太阳很大,寂静的丘陵

能听到时间爆裂的声音。耐旱的

玉米、红薯、芝麻、茄子停止了生长

只有兴奋的知了忙着吸干

大地上的高声部里最通透的音节

热浪把风按倒在地,连苍蝇和蝴蝶

都不愿在路上耽搁。一声狗呔

惊飞一对恋爱的山鸡,瞌睡的蒲公英

抬起头来,弯腰劳作的人们抬起头来

人间也跟着抬起头来


(之三)

暮色端来一杯霞光,母亲直起腰来

镰刀、锄头、耙子、扁担、簸箕

松了口气。准备熬夜的

水稻、小麦、黄豆、大蒜

离开母亲的手温,在大地的词根里生长

星空下,炊烟抬高尘世

人们在村庄与田野之间奔劳

勤恳、坚韧、朴素、知足,生生不息

躬耕的身影,像一枚枚发亮的音符

在大地上的低声部里纵情歌唱



父亲喜欢阅读土地这部大书

梁立君(辽宁)


父亲喜欢阅读土地这部大书

他最喜欢书里有名有姓的种子

亲切地与它们隔土相望

手拉手,绚丽着岁月的深刻

将他平凡的梦茂盛地抒情


他顶着朝露背着时间,在大地上匍匐

反复推敲种植与收割的要素

让谷物与手掌的老茧合辙押韵

从封面读到封底,得用一辈子

在土地上荡漾“稼穑”

他从不复述,也从不议论

与草长莺飞一同慢慢变绿

他读着读着就融入了书中

说不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

或者一个不起眼儿的标点

如果书中那些文字有翅膀

他希望那翅膀扇得更快一些

如果他隐忍于土地的内部

就用骨头阅读


放眼三百里,大地金黄

无数的收割机、重型卡车

像潮水一样轰鸣而来

他从一见倾心里侧身跳出来

双眼又一次盈满泪水


那些遗落的谷粒(大书中也有记载)

像小孩子一样,欢笑着

嬉闹着,跑进荆棘和茅草中

他焦急地将他们呼唤回来

他要让土地的故事

永恒地生动下去、鲜活下去



艾川(河南)


我最初以为耧是一种乐器,被泥土噙着

在农耕文明的沃野上拐来拐去,小麦和大豆

是吹奏出的乐曲,绿莹莹、金灿灿的

以及炊烟和农事

都与耧的动情吹奏有关


而吹奏者,不是泥土,不是稼穑

是一个个憨厚的乡人,他们双手扶耧

向农事深处踽踽而行

与迎面而来的二十四节气侃侃而谈

犹如双手握笙的人,与树上百鸟共鸣

欢畅着吹过农俗里的一场又一场红事、白事

而耧,始终被泥土噙着,深谙人世的温热严寒

耧,是一粒种子抵达远方必经的路口


播下希望也播下苦难。老迈的耧

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走起路来嘎吱嘎吱响

像从破风箱里吹出来的失传的歌谣

在农业机械化的今天,木质的耧

早已力不从心,早已记忆斑驳、身影暗淡


当我远眺大地

一步步向传统的农事深处走去

一种旧农具散发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犹如耧齿切开初春的泥土

犹如一粒种子在耧的护送下,抵达辽远的梦境

我突然停下脚步,让摇摇晃晃的耧车驶过心田

给即将荒芜的日子,播下新的希望



种棉记

李乃芸(山东)


喜鹊啼叫春光,燕子返回家门

午后的茶水正把攥紧的春天缓缓松开

一根木棍穿过秤系,落在母亲和父亲的肩上

被称重的那包棉花种,足以述说人世冷暖

几亩几分地,能播几斤几两种子

捏住秤系,掐着秤星,来回数

父母没上几年学,但种地过日子

却从不短斤缺两

泡在盆里、瓮里、缸里的棉花种

一夜之间,便孕育出了各自的春天

像一个个初降人间的婴孩

在母亲粗糙的手掌里倾吐出嫩黄的苞芽


种子落地生根,叩响生活之门

卸下犁耙的老黄牛,卧在地头,闭起眼睛

慢慢咀嚼阳光和春风的味道

咀嚼自己一生劳累的命

借东风。父亲又一次夺回他的江山

他用方言点将封侯,开荒拓岭

他宽厚的手掌,有被生活打磨的老茧

他的眼睛里,有重新活过来的田野和雷声

有疯长的梦,簇拥着刚刚醒来的村庄


五月将近,布谷鸟收起最后一道诏书

裸露的麦茬又一次归还人间的苍茫和丰盈

麦秸垛在场院里接受一小片月光的安抚

棉花地里,修枝抹杈掐花顶

捉虫薅草洒农药,成了每天的日程


割一包袱青草喂牛喂羊,续满一壶茶水的夜色

待到秋深霜寒,枝叶飞红,那些跌落人间的云朵

像归家的儿女,一年一年,是父母最好的收成



稼穑:农谚、节气或大地之诗

张之(四川)


1

民以食为天。庄稼是一个人的命

也是游子的根——

在族谱里,也在随河流远游的那一封

节气中,返青

稻穗低垂,阳光在麦芒上抽穗

拔节、灌浆和开花

它沉甸甸的乡愁,有草木的体温

抬头望天的人,他的心跳

总是被布谷鸟唤醒

手中的春风绕指,体内有良田万顷


2

一个人在大地上写诗

把纵横的田垄

写成了一行行诗句

在春分时立意,秋分时落笔

而清明或谷雨

只适宜与一株庄稼促膝长谈


3

站在田野里,你就是一株稻子、麦子

高粱或者玉米,也可能是

一棵稗草,被秋风刈割

一行炊烟,在天空

写下了歪歪扭扭的旧址

落款处,是稼穑的时光

被一方故土,与乡愁联合署名



身份

苗小青(黑龙江)


《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题记


十六岁,我从父亲那里获得一个

永不过期的职业

它简单到,不需要什么培训

跟在他身后,我掌握镰刀和锄头的使用方法

理解杂草和庄稼之间

势不两立的天性

春天在泛油的黑土地里,撒下星辰般的种子

夏天闷热,在垄沟里除草

我看到鸭跖菜一次次跌倒在锄头的锋利下

又在一场小雨后爬起来

苣荬菜受伤流出奶白色的浆汁。凝固时

像干枯的血液

——我以为我掌握了生命的秘密

直到秋天到来

我站在无边无际的金色的成熟和枯萎里

第一次失去言说能力

没有一场宴席能如此盛大

在万能的造物主面前,每一个人都得到了

应有的预备的将来



大秋野

马倩倩(浙江)


这新麦馍喷香

母亲说,给你爹捎两个尝尝

于是,我来到秋收后的田野上

把两个馍摆在一堆新鲜的土丘前

——爹的“新家”里没有娘做饭

他一定饿了很久

但在孩子面前,他要维护一个家长的尊严

要等我离开之后

才出来享用——他去年种下的麦子

收获时,他并未来得及打磨镰刀

这一次,是我花钱雇来联合收割机

用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

完成了他往年要干一个星期的活

极其繁琐且单调的割、拉、压、扬、晒、扛

劳作时,他不愿意说话

现在我站在他的面前,听到的

也只有无限的空寂和晚风的回响

草在他的身上摇晃

我却不行,我只能看着他的身影

在曦光与黄昏中踽踽独行

走很远的路

一定要带上干粮,娘怎么会忘了这一点呢



一株麦子的过去

袁俊(扬州大学文学院)


忙碌的秋天不会告诉你

一株麦子的过去

泛浮槎沿着黄河的九曲风涛

溯游到唐尧曾伸手触摸的日月星辰边

长路的开端,有火焰与血光闪耀

断简残编中听见他们谈及大地、泥土和根

谈及“禹敷土,随山刊木”的越岭跋涉

谈及一位老者小心翼翼拾起散落满地的麦粒

捧着沉甸甸的希望颤巍巍向前走去


古老的舂声传扬至今,万籁俱寂中

一颗种子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颗种子

渴饮长风沛雨

饱食五千年上下的翰墨云烟

千万个日夜肃穆,千万滴雨露静默

千万次奋力从匍匐中站起

一株麦子悄悄地,步入秋天



侯磊(山东)


她不再关心农谚和节气

不再对着恶劣的天气,祈祷

甚至不再翻看日历

她经常讲起耕作

每次都让儿孙们看

突兀的关节和变形的手指


取出锄镰锨镐四根肋骨后

她的腰彻底弯下去了

火屋前的老枣树成了拐杖

她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第一件事就是去鸡窝、捡鸡蛋

然后“咕咕”叫着撒一把米

天气好的时候

她在院子里晾晒自己的寿衣

一边轻轻抚摸,一遍喃喃自语


她经常拍打右肩

那里曾勒紧拉车的绳索

现在一节挂在墙上,一节去向不明

不拒绝被搀扶

在大片大片成熟的庄稼面前

她承认,已做不到手起刀落

她开始喜欢看年轻时的老照片了

翻新、加印,那乌油油的长辫子

在打谷场上一甩一甩



稼墙十二汇刻

张凡修(河北)


1

“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穑黄”

到处是新土,从《尚书·无逸》篇中被翻出来

有烟缕,有泥泞,有一根缰绳在我手中

2

在梁邹大地,更多新土、牛轭与犁铧

“勤力稼穑,勿致荒芜。”鞭子“磨亮万物”

3

稼墙之事,需先试墒——湿润或干燥

只需将一把土紧攥,然后松开

看一眼粘于掌心的泥迹,参照系数立时可见

4

头层土已扔掉,露出鲜活而湿润的新土

伏生故里,吸纳了整个春天的能量

5

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地方,薄雪盖不住

泥胡菜、茵陈、苜蓿草,绿得馋人

6

“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

微风中偶然碎土碎响,这尘世各种元素更迭

同样有人,将稼墙视为必须的事件

7

春种秋收。薪柴底下加添几根炉条

烟缕更旺。看见很多人,扛着犁铧进山

进山的路冻了化,化了冻

8

“好稼穑,殖五谷。”无数条进山的路

更多人赶着驴车,驴车装满种子

9

四月秘密发芽。我的驴车以其

独有的颠簸,秘密进入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中

10

颠簸凸显的暗涌。辨析土里发芽的

一切事物。各种叠加、孤立,纷纷露出马脚

11

雨生百谷。彼此品质里,有众多被雨水搅乱的好局

12

“种之曰稼,敛之曰穑。”——墙角

常年置放钉耙、锄、镐,攒下一滩泥的印迹



稼穑尽头的母亲

安知(新疆)


她把弯弓的背捋直,阳光如刀刺

割破泥土和麦草的香,割红她的脸颊


不到八岁,春耕秋收就已把她的身体磨出老茧

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词

那么疼、那么暖,让人尝到食物的香

让人热泪盈眶,那时的母亲陷入田野

郑重而认真地写下两个字:稼穑


母亲识字少,更没有读过《尚书》

也不知道荒诞如焚书坑儒,不知民族先辈

有一个人名伏生,如同她呵护春天的秧苗

呵护典籍,如同她捧起沉甸甸的金麦穗

捧起中华文化的优秀一页,沉重而闪烁的

这是沧海中的一粟,是麦芒勾住的阳光


五十八岁了,母亲还频繁向我询问生字

一笔一划,枯瘦的年纪使她忘记拼音

她不会百度,她眼睛里的朦胧

遮住了字典上的释义

但她知道庄稼的稼,有禾苗一束,有人家

她不知道稼穑来自哪里,不知道穑

在小小的菜地里,她只知道春暖松土

秋初寒,则为凉薯裹一层干草外衣


为了除草,她把腰弯到地里

以接近叩首的姿势,捡起一粒麦子

她继承了血脉里的声音,她颤巍巍地

走到水边,打捞起稼穑鬓角上湿润的古义

为了怀中的小女儿,她哼唱远方的摇篮曲

而现在,我的母亲枕着一地丛生的杂草

她会魔法,让荒芜长出秧苗的绿



稼穑记,兼致伏生

马亭华(江苏)


稼穑之中有天地、见精神

万物皆有来龙去脉,皆有说不出的宿命

以汗水灌溉泥土,俯身方能参悟宇宙真相

宽大的衣袖,装满了月光和鸟鸣


借助春风,我与五谷交流最新的构想

置身于麦浪之颠,仿佛一盏灯,在夜色里穿行

一路抛洒的汗水正是人间遗漏的真谛

山川在自然中隐现,灵魂把肉体拖入漫漫长夜

粮食在救赎,从手掌的麦纹里无声流淌


于乡野的深处,躬耕不辍,孜孜前行

一群布谷飞过头顶,春天有了好消息

我的农民父母就是这世上最朴素的神

他们有山的骨架,也有水的韵律

清风拂面,弥漫花香草香,伴着泥土芬芳

把脚印还给大地,梦想还给庄稼

腊梅在冬天开花,雪在初春融化

伏生护书,《尚书》得存

多少春秋从寒士指尖滑过

我们都是在文字中寻找源头的人


在浊世洪流的民间,伏生是一座山

是巍峨的诗意,是一头田间缓行的耕牛

我们不妨以明月佐酒,酒入愁肠

连雨中的残句,也含有薄荷、清苦的味道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我,一个搬运文字的书童,一个农民的孩子

在艰难中鼓起勇气,领收树叶金黄的掌声

大江东去,鸟鸣流淌于民间的屋脊

我相信,《尚书》如春风,能医疗人心



写在田垄上的诗

苗银芳(山东)


很长时间,我低头沿着田垄走

一条直线总是走不直

永无止境的射线将我弹出故乡

在异乡的旷野里,我练习过乡音

很失败。失败的不止于此

北方的父亲种下柿子树

秋日里,结出无法拿捏的痛


天空寂寥,鸟鸣更幽

远去的信件上一再劝说,几亩麦地

你可以活得更接近王维

听戏、喝茶或者温一壶老酒

想我时放下锄头,磨一磨明月

那是我走后你唯一的止疼片


现在,春暖花开,榉树落下稀疏的荫凉

打更人还在书里走走停停

秀才远走他乡,颜如玉和黄金屋

还须再等一等。三月了

我的父亲走进田野,犁耙在晃动

泥土在翻涌,种子在发芽,田垄上

一棵野草,在晨光里小心翼翼探出身子




邹平土地

张晓冉(扬州大学文学院)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脚已走得酸疼

我愣在地图旁

打量一位神情木讷的母亲

是她,邹平的土地

如美与爱的女神阿弗洛狄忒的背脊

正迎着渤海夜幕下吹来的冽风

丰满而有力。我渴望地注视着她

深深环抱的臂弯中有田野的温暖和静谧


邹平的土地,从地图上看

呈心脏的形状

冠状动脉里滚烫的黄河血浆

源源不断注入营养。抬头仰望邹平夜空

伏生汇入熠熠星河,于是

授业的光芒在寥廓宇宙间漫溢

照亮田垄间饱满的小麦、玉米和杂粮


邹平的土地,处处写着膏腴

我明白,她孕育的不只是破土的历史

也在孕育每一寸平常的角落

包括,我现在目睹的错位时空



稼穑简史

刘雨晴(北京)


从刀耕火种的年代起,我一次又一次

吐出胸中的月亮。它泛黄的褶皱如水般

铺下,捋直梁邹的每一寸脊柱

在夜色里,是谁伸直了脖颈

把古老的神话摇进织布机

“为了辨认尚书里的一枚汉字

就要像后稷——

学会播种粮食、蔬菜与地久天长。”


孩子沉沉地睡了,睡在伏生的隔壁

一堵篱墙可以肩负五千年的重量

后来的人生,都由黄河随物赋形

无论是哪种水墨笔法

都难以绘出河岸的层层叠叠


在稻米间穿行的时候,别忘了采撷朝露

好在正午时分饮下,在这劳动的协奏里

大地也战栗了

从心窝里捧出春天的花、夏天的叶

与秋天的漫山金黄

母亲走进冬天沁甜的梦里,开始吟诵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迟缓的嗓音像一把钥匙,扭动了

几个世纪的海。在木屑与浮尘里

那些翻动的锄头与耕犁,是精美的刻刀

从祖先的手里接过,要雕刻出每一缕

有雪花纵情歌舞的时光

玉米,是韩店打开的金黄色阳光

姚淑艳(辽宁)


一说起伏生,韩店镇的灯火就亮了

一部《尚书》,口述血管里的黄河

“稼穑”二字,读着读着就到了丰收时节

那些被镰刀割倒的农作物,露出齐刷刷的茬口

我用二十四种心情对接二十四节气

无需呐喊,春天是自己醒的

埋在泥土里的种子,胚芽里藏着心跳

母亲从谷地里探出头来

沉实的谷穗替她说出内心的独白


下雨了,粗陶碗虔诚地举着天空的钵

五谷杂粮才是百姓的农神

而我们世代沿袭的耕读传家

被鹤伴山矗立成祖训

玉米,是韩店打开的金黄色阳光

金黄色的硕大布袋轻轻一拽

便拽出了民生的无尽香甜

没有乡愁作为索引,月亮不过是白瓷盘

荒凉去哪了?野草一遍遍地问,在风中

一些民间谚语朝着阳光纷纷仰起头



躬耕,大地上的低声部

孙大顺(安徽)


(之一)

把乡音压得低一些,像弯进泥土的腰

母亲起得太早,怕惊扰

草叶上的晨露。尚在梦中的麦苗

己高过韭菜。风来了

懂得弯腰,是它成长的一部分

晨光领着油菜花绕着山坡奔跑

一棵跟不上脚步的白玉兰

手搭凉棚,多像我白发苍苍的老祖母

等着一身露水与香气的父母

从田间回家


(之二)

中午的太阳很大,寂静的丘陵

能听到时间爆裂的声音。耐旱的

玉米、红薯、芝麻、茄子停止了生长

只有兴奋的知了忙着吸干

大地上的高声部里最通透的音节

热浪把风按倒在地,连苍蝇和蝴蝶

都不愿在路上耽搁。一声狗呔

惊飞一对恋爱的山鸡,瞌睡的蒲公英

抬起头来,弯腰劳作的人们抬起头来

人间也跟着抬起头来


(之三)

暮色端来一杯霞光,母亲直起腰来

镰刀、锄头、耙子、扁担、簸箕

松了口气。准备熬夜的

水稻、小麦、黄豆、大蒜

离开母亲的手温,在大地的词根里生长

星空下,炊烟抬高尘世

人们在村庄与田野之间奔劳

勤恳、坚韧、朴素、知足,生生不息

躬耕的身影,像一枚枚发亮的音符

在大地上的低声部里纵情歌唱



父亲喜欢阅读土地这部大书

梁立君(辽宁)


父亲喜欢阅读土地这部大书

他最喜欢书里有名有姓的种子

亲切地与它们隔土相望

手拉手,绚丽着岁月的深刻

将他平凡的梦茂盛地抒情


他顶着朝露背着时间,在大地上匍匐

反复推敲种植与收割的要素

让谷物与手掌的老茧合辙押韵

从封面读到封底,得用一辈子

在土地上荡漾“稼穑”

他从不复述,也从不议论

与草长莺飞一同慢慢变绿

他读着读着就融入了书中

说不清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

或者一个不起眼儿的标点

如果书中那些文字有翅膀

他希望那翅膀扇得更快一些

如果他隐忍于土地的内部

就用骨头阅读


放眼三百里,大地金黄

无数的收割机、重型卡车

像潮水一样轰鸣而来

他从一见倾心里侧身跳出来

双眼又一次盈满泪水


那些遗落的谷粒(大书中也有记载)

像小孩子一样,欢笑着

嬉闹着,跑进荆棘和茅草中

他焦急地将他们呼唤回来

他要让土地的故事

永恒地生动下去、鲜活下去



艾川(河南)


我最初以为耧是一种乐器,被泥土噙着

在农耕文明的沃野上拐来拐去,小麦和大豆

是吹奏出的乐曲,绿莹莹、金灿灿的

以及炊烟和农事

都与耧的动情吹奏有关


而吹奏者,不是泥土,不是稼穑

是一个个憨厚的乡人,他们双手扶耧

向农事深处踽踽而行

与迎面而来的二十四节气侃侃而谈

犹如双手握笙的人,与树上百鸟共鸣

欢畅着吹过农俗里的一场又一场红事、白事

而耧,始终被泥土噙着,深谙人世的温热严寒

耧,是一粒种子抵达远方必经的路口


播下希望也播下苦难。老迈的耧

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走起路来嘎吱嘎吱响

像从破风箱里吹出来的失传的歌谣

在农业机械化的今天,木质的耧

早已力不从心,早已记忆斑驳、身影暗淡


当我远眺大地

一步步向传统的农事深处走去

一种旧农具散发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犹如耧齿切开初春的泥土

犹如一粒种子在耧的护送下,抵达辽远的梦境

我突然停下脚步,让摇摇晃晃的耧车驶过心田

给即将荒芜的日子,播下新的希望



种棉记

李乃芸(山东)


喜鹊啼叫春光,燕子返回家门

午后的茶水正把攥紧的春天缓缓松开

一根木棍穿过秤系,落在母亲和父亲的肩上

被称重的那包棉花种,足以述说人世冷暖

几亩几分地,能播几斤几两种子

捏住秤系,掐着秤星,来回数

父母没上几年学,但种地过日子

却从不短斤缺两

泡在盆里、瓮里、缸里的棉花种

一夜之间,便孕育出了各自的春天

像一个个初降人间的婴孩

在母亲粗糙的手掌里倾吐出嫩黄的苞芽


种子落地生根,叩响生活之门

卸下犁耙的老黄牛,卧在地头,闭起眼睛

慢慢咀嚼阳光和春风的味道

咀嚼自己一生劳累的命

借东风。父亲又一次夺回他的江山

他用方言点将封侯,开荒拓岭

他宽厚的手掌,有被生活打磨的老茧

他的眼睛里,有重新活过来的田野和雷声

有疯长的梦,簇拥着刚刚醒来的村庄


五月将近,布谷鸟收起最后一道诏书

裸露的麦茬又一次归还人间的苍茫和丰盈

麦秸垛在场院里接受一小片月光的安抚

棉花地里,修枝抹杈掐花顶

捉虫薅草洒农药,成了每天的日程


割一包袱青草喂牛喂羊,续满一壶茶水的夜色

待到秋深霜寒,枝叶飞红,那些跌落人间的云朵

像归家的儿女,一年一年,是父母最好的收成



稼穑:农谚、节气或大地之诗

张之(四川)


1

民以食为天。庄稼是一个人的命

也是游子的根——

在族谱里,也在随河流远游的那一封

节气中,返青

稻穗低垂,阳光在麦芒上抽穗

拔节、灌浆和开花

它沉甸甸的乡愁,有草木的体温

抬头望天的人,他的心跳

总是被布谷鸟唤醒

手中的春风绕指,体内有良田万顷


2

一个人在大地上写诗

把纵横的田垄

写成了一行行诗句

在春分时立意,秋分时落笔

而清明或谷雨

只适宜与一株庄稼促膝长谈


3

站在田野里,你就是一株稻子、麦子

高粱或者玉米,也可能是

一棵稗草,被秋风刈割

一行炊烟,在天空

写下了歪歪扭扭的旧址

落款处,是稼穑的时光

被一方故土,与乡愁联合署名



身份

苗小青(黑龙江)


《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题记


十六岁,我从父亲那里获得一个

永不过期的职业

它简单到,不需要什么培训

跟在他身后,我掌握镰刀和锄头的使用方法

理解杂草和庄稼之间

势不两立的天性

春天在泛油的黑土地里,撒下星辰般的种子

夏天闷热,在垄沟里除草

我看到鸭跖菜一次次跌倒在锄头的锋利下

又在一场小雨后爬起来

苣荬菜受伤流出奶白色的浆汁。凝固时

像干枯的血液

——我以为我掌握了生命的秘密

直到秋天到来

我站在无边无际的金色的成熟和枯萎里

第一次失去言说能力

没有一场宴席能如此盛大

在万能的造物主面前,每一个人都得到了

应有的预备的将来



大秋野

马倩倩(浙江)


这新麦馍喷香

母亲说,给你爹捎两个尝尝

于是,我来到秋收后的田野上

把两个馍摆在一堆新鲜的土丘前

——爹的“新家”里没有娘做饭

他一定饿了很久

但在孩子面前,他要维护一个家长的尊严

要等我离开之后

才出来享用——他去年种下的麦子

收获时,他并未来得及打磨镰刀

这一次,是我花钱雇来联合收割机

用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

完成了他往年要干一个星期的活

极其繁琐且单调的割、拉、压、扬、晒、扛

劳作时,他不愿意说话

现在我站在他的面前,听到的

也只有无限的空寂和晚风的回响

草在他的身上摇晃

我却不行,我只能看着他的身影

在曦光与黄昏中踽踽独行

走很远的路

一定要带上干粮,娘怎么会忘了这一点呢



一株麦子的过去

袁俊(扬州大学文学院)


忙碌的秋天不会告诉你

一株麦子的过去

泛浮槎沿着黄河的九曲风涛

溯游到唐尧曾伸手触摸的日月星辰边

长路的开端,有火焰与血光闪耀

断简残编中听见他们谈及大地、泥土和根

谈及“禹敷土,随山刊木”的越岭跋涉

谈及一位老者小心翼翼拾起散落满地的麦粒

捧着沉甸甸的希望颤巍巍向前走去


古老的舂声传扬至今,万籁俱寂中

一颗种子正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颗种子

渴饮长风沛雨

饱食五千年上下的翰墨云烟

千万个日夜肃穆,千万滴雨露静默

千万次奋力从匍匐中站起

一株麦子悄悄地,步入秋天



侯磊(山东)


她不再关心农谚和节气

不再对着恶劣的天气,祈祷

甚至不再翻看日历

她经常讲起耕作

每次都让儿孙们看

突兀的关节和变形的手指


取出锄镰锨镐四根肋骨后

她的腰彻底弯下去了

火屋前的老枣树成了拐杖

她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第一件事就是去鸡窝、捡鸡蛋

然后“咕咕”叫着撒一把米

天气好的时候

她在院子里晾晒自己的寿衣

一边轻轻抚摸,一遍喃喃自语


她经常拍打右肩

那里曾勒紧拉车的绳索

现在一节挂在墙上,一节去向不明

不拒绝被搀扶

在大片大片成熟的庄稼面前

她承认,已做不到手起刀落

她开始喜欢看年轻时的老照片了

翻新、加印,那乌油油的长辫子

在打谷场上一甩一甩



稼墙十二汇刻

张凡修(河北)


1

“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穑黄”

到处是新土,从《尚书·无逸》篇中被翻出来

有烟缕,有泥泞,有一根缰绳在我手中

2

在梁邹大地,更多新土、牛轭与犁铧

“勤力稼穑,勿致荒芜。”鞭子“磨亮万物”

3

稼墙之事,需先试墒——湿润或干燥

只需将一把土紧攥,然后松开

看一眼粘于掌心的泥迹,参照系数立时可见

4

头层土已扔掉,露出鲜活而湿润的新土

伏生故里,吸纳了整个春天的能量

5

一些被我们忽略的地方,薄雪盖不住

泥胡菜、茵陈、苜蓿草,绿得馋人

6

“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

微风中偶然碎土碎响,这尘世各种元素更迭

同样有人,将稼墙视为必须的事件

7

春种秋收。薪柴底下加添几根炉条

烟缕更旺。看见很多人,扛着犁铧进山

进山的路冻了化,化了冻

8

“好稼穑,殖五谷。”无数条进山的路

更多人赶着驴车,驴车装满种子

9

四月秘密发芽。我的驴车以其

独有的颠簸,秘密进入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中

10

颠簸凸显的暗涌。辨析土里发芽的

一切事物。各种叠加、孤立,纷纷露出马脚

11

雨生百谷。彼此品质里,有众多被雨水搅乱的好局

12

“种之曰稼,敛之曰穑。”——墙角

常年置放钉耙、锄、镐,攒下一滩泥的印迹



稼穑尽头的母亲

安知(新疆)


她把弯弓的背捋直,阳光如刀刺

割破泥土和麦草的香,割红她的脸颊


不到八岁,春耕秋收就已把她的身体磨出老茧

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世界上有这样一个词

那么疼、那么暖,让人尝到食物的香

让人热泪盈眶,那时的母亲陷入田野

郑重而认真地写下两个字:稼穑


母亲识字少,更没有读过《尚书》

也不知道荒诞如焚书坑儒,不知民族先辈

有一个人名伏生,如同她呵护春天的秧苗

呵护典籍,如同她捧起沉甸甸的金麦穗

捧起中华文化的优秀一页,沉重而闪烁的

这是沧海中的一粟,是麦芒勾住的阳光


五十八岁了,母亲还频繁向我询问生字

一笔一划,枯瘦的年纪使她忘记拼音

她不会百度,她眼睛里的朦胧

遮住了字典上的释义

但她知道庄稼的稼,有禾苗一束,有人家

她不知道稼穑来自哪里,不知道穑

在小小的菜地里,她只知道春暖松土

秋初寒,则为凉薯裹一层干草外衣


为了除草,她把腰弯到地里

以接近叩首的姿势,捡起一粒麦子

她继承了血脉里的声音,她颤巍巍地

走到水边,打捞起稼穑鬓角上湿润的古义

为了怀中的小女儿,她哼唱远方的摇篮曲

而现在,我的母亲枕着一地丛生的杂草

她会魔法,让荒芜长出秧苗的绿



稼穑记,兼致伏生

马亭华(江苏)


稼穑之中有天地、见精神

万物皆有来龙去脉,皆有说不出的宿命

以汗水灌溉泥土,俯身方能参悟宇宙真相

宽大的衣袖,装满了月光和鸟鸣


借助春风,我与五谷交流最新的构想

置身于麦浪之颠,仿佛一盏灯,在夜色里穿行

一路抛洒的汗水正是人间遗漏的真谛

山川在自然中隐现,灵魂把肉体拖入漫漫长夜

粮食在救赎,从手掌的麦纹里无声流淌


于乡野的深处,躬耕不辍,孜孜前行

一群布谷飞过头顶,春天有了好消息

我的农民父母就是这世上最朴素的神

他们有山的骨架,也有水的韵律

清风拂面,弥漫花香草香,伴着泥土芬芳

把脚印还给大地,梦想还给庄稼

腊梅在冬天开花,雪在初春融化

伏生护书,《尚书》得存

多少春秋从寒士指尖滑过

我们都是在文字中寻找源头的人


在浊世洪流的民间,伏生是一座山

是巍峨的诗意,是一头田间缓行的耕牛

我们不妨以明月佐酒,酒入愁肠

连雨中的残句,也含有薄荷、清苦的味道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我,一个搬运文字的书童,一个农民的孩子

在艰难中鼓起勇气,领收树叶金黄的掌声

大江东去,鸟鸣流淌于民间的屋脊

我相信,《尚书》如春风,能医疗人心



写在田垄上的诗

苗银芳(山东)


很长时间,我低头沿着田垄走

一条直线总是走不直

永无止境的射线将我弹出故乡

在异乡的旷野里,我练习过乡音

很失败。失败的不止于此

北方的父亲种下柿子树

秋日里,结出无法拿捏的痛


天空寂寥,鸟鸣更幽

远去的信件上一再劝说,几亩麦地

你可以活得更接近王维

听戏、喝茶或者温一壶老酒

想我时放下锄头,磨一磨明月

那是我走后你唯一的止疼片


现在,春暖花开,榉树落下稀疏的荫凉

打更人还在书里走走停停

秀才远走他乡,颜如玉和黄金屋

还须再等一等。三月了

我的父亲走进田野,犁耙在晃动

泥土在翻涌,种子在发芽,田垄上

一棵野草,在晨光里小心翼翼探出身子




邹平土地

张晓冉(扬州大学文学院)


路灯亮起来的时候,脚已走得酸疼

我愣在地图旁

打量一位神情木讷的母亲

是她,邹平的土地

如美与爱的女神阿弗洛狄忒的背脊

正迎着渤海夜幕下吹来的冽风

丰满而有力。我渴望地注视着她

深深环抱的臂弯中有田野的温暖和静谧


邹平的土地,从地图上看

呈心脏的形状

冠状动脉里滚烫的黄河血浆

源源不断注入营养。抬头仰望邹平夜空

伏生汇入熠熠星河,于是

授业的光芒在寥廓宇宙间漫溢

照亮田垄间饱满的小麦、玉米和杂粮


邹平的土地,处处写着膏腴

我明白,她孕育的不只是破土的历史

也在孕育每一寸平常的角落

包括,我现在目睹的错位时空



稼穑简史

刘雨晴(北京)


从刀耕火种的年代起,我一次又一次

吐出胸中的月亮。它泛黄的褶皱如水般

铺下,捋直梁邹的每一寸脊柱

在夜色里,是谁伸直了脖颈

把古老的神话摇进织布机

“为了辨认尚书里的一枚汉字

就要像后稷——

学会播种粮食、蔬菜与地久天长。”


孩子沉沉地睡了,睡在伏生的隔壁

一堵篱墙可以肩负五千年的重量

后来的人生,都由黄河随物赋形

无论是哪种水墨笔法

都难以绘出河岸的层层叠叠


在稻米间穿行的时候,别忘了采撷朝露

好在正午时分饮下,在这劳动的协奏里

大地也战栗了

从心窝里捧出春天的花、夏天的叶

与秋天的漫山金黄

母亲走进冬天沁甜的梦里,开始吟诵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迟缓的嗓音像一把钥匙,扭动了

几个世纪的海。在木屑与浮尘里

那些翻动的锄头与耕犁,是精美的刻刀

从祖先的手里接过,要雕刻出每一缕

有雪花纵情歌舞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田垄   黄河   优秀奖   锄头   节气   尚书   庄稼   麦子   田野   中国   泥土   种子   大地   父亲   春天   母亲   土地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