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外贸增速转正 仍须稳规模优结构

本报记者 王晶晶

外贸大盘稳中向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在多重压力之下,我国外贸再次展现“韧实力”。

“由负转正”外贸开局稳中向好电动汽车出口成最大亮点

“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展现较强韧性,开局稳中向好,为全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打下了基础。”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出口下降7%,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增长8%,3月份同比增速提升到15.5%。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外贸数据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亮点:一是外贸实现了月度正增长,远超市场预期,也是今年的一个“开门红”;二是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实现较快增长;三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同比增长66.9%,出口势头非常好,对外贸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陈红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综合分析,一季度外贸数据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色,而这恰恰反映了我国正逐步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一是外贸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在稳住对发达国家贸易上作用突出。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稳步提升,对欧出口中三分之二是机电产品,同比增长5.7%;电动汽车出口成最大亮点,同比增长122.3%;“新三样”撬起外贸新动能。二是以产业链供应链为核心的综合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维护了外贸的韧性。三是产业外迁与本土转型升级耦合互动,对产业链的掌控力得到一定验证,尤其体现在我国与东盟密切的经贸联系上。如今,东盟稳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东盟制造与中国制造融合更深。

促稳提质优结构 提升外贸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水平持续提升,对外贸企业也有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政策,但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外需减弱,受访专家表示,今年我国外贸在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方面的压力依然较大,对接下来的外贸前景,要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继续做好稳规模、优结构等工作。

张建平认为,要发挥外贸竞争优势,通过抓住我国主要外贸大省和外贸企业大户,稳住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深挖市场潜力。优化外贸结构,继续拓展外贸多元化发展,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大市场在我国整个外贸中的比重。用好RCEP规则,加强与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延伸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做好RCEP这篇大文章,我国外贸增量的确定性就非常高”。此外,还应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和商协会组织作用,落实好稳外贸的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社保政策等,帮助外贸企业分享市场信息、抓订单,共同支撑我国外贸企业发展。

陈红娜认为,要继续做好外贸促稳提质,巩固外贸综合优势,在税收、融资、外汇、保险等方面继续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发达国家维持高利率态势、不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上扬的情况下,鼓励新型易货贸易等创新发展。同时,在产业链掌控力上,应着眼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能力建设,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稳住关键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中国经济时报   海关总署   东盟   外贸   结构   产业链   发达国家   外贸企业   亮点   作用   进出口   规模   政策   我国   数据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