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5智驾版缺点是成本太高,余承东的这句话,能打动网友吗?

问界M5智驾版新车上市,其独一份的优势,那就是首个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个事儿是昇腾610实现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味地怼算力,比不上华为自研的算法这种事,对于各大车企来说,可能更震撼。

这可能也代表着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回归。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这是定心丸。 因为众所周知的缺芯的影响,很多车企对于华为的产品,至少从明面上来说,理由是担心华为未来无法持续供应。

但这个套件对于华为来说,理论上说是可以生产的,14纳米级别就够。 此前也有传闻表示华为自建IDM,搞定了这方面相关生产。

当然,这套东西的产量需求远低于手机产品,国内汽车大约是3000万台/年的规模,其中主要集中在a00到a级市场,如果把目标市场收窄到15万级别以上的车型,需求大概就收缩到了一千五百万台/年,如果再考虑车企因素,华为这套东西的持续供应能力大概还是能得到保障的。 从算法的角度来说,这是秀肌肉。

这套东西有点介于英伟达和Mobileye之间。 英伟达的算力基于CUDA,英伟达某种意义上希望发展的是巨特么大的并行处理通用算力,也因此其算力的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Mobileye是专用算力,但算法是黑盒,不对外开放——这也导致了当年特斯拉的放弃,以及国内有一点想法的企业,都采用的是英伟达产品。


华为的昇腾系列采用的是专用算力+开放算法的模式,会给下游提供开发包,用于定制自有的ADAS方案。 例如之前稚辉君的自动驾驶自行车就采用的是这款方案。

当然,华为的这两套方案的领先程度也没有当年那么高了,国内如黑芝麻、地平线已经开发出来了高算力产品。 表明:

1、华为的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都可以上车了。 可以上车这四个字的分量,我觉得已经非常非常重了。

2、这套东西华为可以持续供应。

3、不算贵。 前两条,我觉得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情况。 后一条,更像特斯拉一点。 特斯拉FSD,得加钱。


华为的自动驾驶产品也得加钱,但加钱幅度还行,且这套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相较于特斯拉,看起来更适合国内市场。

于是,问界M5智驾版新车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特斯拉   华为   英伟   算法   车型   缺点   当年   程度   成本   东西   方案   网友   产品   余承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