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汉、明长城在这里相会,绵延至雪山之巅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其境内的长城是我国西部长城的代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流传千载的诗句,都与甘肃境内的长城有关。

武威天祝县的乌鞘岭上,汉、明长城历千百年风霜于此相会,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逶迤起伏,美如画卷。

视频加载中...

01

乌鞘岭

横亘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

宋刚是甘肃兰州的一名摄影爱者,今天,跟随他的镜头一起探寻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长城

乌鞘岭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主峰海拔超过3500米,这里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向西翻过乌鞘岭就进入了河西走廊。

△雪后祁连山脉,天地一片苍茫。

有评论这样形容乌鞘岭的重要性,乌鞘岭是中原大地通向西北边疆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林则徐受贬戍边……都曾路过此地。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也有“乌鞘岭口拼鬼侠,赤套渡口扼官军”的章回,书里这样描写乌鞘岭的险要:“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

△乌鞘岭山势峻拔,地势险要。

02

春雪飞临 静美如画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乌鞘岭气候多变。史书上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宋刚介绍,这次他们抵达乌鞘岭的第一天,天气从晴转阴,突然间飘起了雪,漫山的白雪,一脚踩下去雪没到了小腿。

△暗色轮廓使得乌鞘岭冷峻苍茫

登上山岭,走到山前,首先看到的是汉长城留下的残垣断壁。乌鞘岭上的汉长城修建于西汉,建造时依山就势,沙土夯墙,掺红柳、胡杨、芦苇等,使其更加结实坚固。

相比汉长城,乌鞘岭上的明长城整体保存更加完好。万历年间,明朝政府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又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坚固的“边墙”。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顺着山坡起伏的肌理,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

△春雪飞临乌鞘岭,西塞风吹万里城。

在乌鞘岭的最后一天,雪后放晴,天空湛蓝,“一峰红日一峰雪,半岭黄昏半岭明”,土黄色的长城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乌鞘岭的明长城遗址非常明显,修建的位置基本在海拔3000米左右。“乌鞘岭海拔高,没有特别完整的、可以开采出来的整块石头,夯筑长城基本上都是在相对低一点的地方取土,然后搬运上来。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袭,绝大部分都成了蜿蜒曲折的土梁状。”

△雪后初晴,乌鞘岭长城明亮蜿蜒。

03

历千百年风霜展新颜

天堑变通途

据说,乌鞘岭上原本有座韩湘子庙,约建于明代,香火甚旺。范长江所写的《中国的西北角》里说道:“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

不过,如今的乌鞘岭已不再是那个不可逾越的关隘,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等都从乌鞘岭穿山而过,新乌鞘岭隧道也正在建设,兰州至张掖将实现3小时内通达。

△历千百年风霜,逶迤起伏。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刘黎 章成霞

记者丨周益帆 安文剑

视频丨宋刚 赵飞 杨继明 拓万鹏

编辑丨刘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长城   玉门关   黄土高原   沙土   祁连   乌鞘岭   山脉   河西走廊   险要   逶迤   壮阔   甘肃   风霜   苍茫   海拔   雪山   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