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考状元?你可能连状元的门儿都摸不到

几部历史穿越剧看下来,不少朋友喜滋滋地告诉我,要穿越回清朝考状元。“凭我的智商和知识储备,考个状元还不是手到擒来?到时候纵横官场、拜相封侯、妻妾成群,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岂不快哉!哈哈哈哈!”

醒醒,朋友,别做梦了。就凭你的智商和知识储备,回到清朝恐怕连举人都考不上。至于状元?很大概率你连门儿都摸不到。

来,先擦掉哈喇子。咱接着往下说。

众所周知,清朝的科举制度沿袭明朝制度,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大关口。闯过童生试关口,获得秀才功名;闯过乡试关口,获得举人功名;闯过会试关口,获得贡士功名;闯过殿试关口,获得进士功名。

因此,你回到清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温习课本,参加童生试。

童生试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三场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在县里举行,府试在府里举行,院试在省里举行。只有这三场考试全部过关,且取得优异成绩,才能获得秀才功名。

那么,童生试的难度是不是很小,以至于会写几百个汉字都能顺利过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童生试不亚于如今的研究生考试。许多人,耗费一辈子的光阴都没有闯过童生试大关,到了白发苍苍还是一名童生。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4种写法,照说文化水平不低了,可他“终于没有进学”,依然是童生身份,不是秀才。《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了20多场才考上秀才。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也是到了22岁才考中秀才。

我就不信你比曾国藩更牛?

好消息是,考中秀才后,你就挤进士大夫阶层,不再是普通民众了。打官司时,你见了县太爷免除下跪之礼。县太爷也不敢轻易打你的屁股。否则,万一哪一天你高中进士,回到老家当官,这位县太爷只有买块豆腐撞死的份了。

现在就算你历经艰难险阻,通过了童生试。咱们继续温习课本,参加乡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城进行。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充任正副主考官。乡试总共要考三场,因为要持续数日,所以考试时每一名考生都被关进一个房间。考试期间,考生吃喝拉撒都在房间里面解决,俨然旅社。

乡试的考生内容为《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四书》《五经》可不是两本书,而是9本经典儒家著作的合称,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光是一本我们熟知的《论语》,就有20章492篇。这些书,你全得滚瓜烂熟地背下来。

你以为八股文跟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差不多,那就是天大的误会。八股文的难度大多了。写八股文,必须以《四书》《五经》的内容取题目,句子长短、字词繁简、声调高低等都有一定标准。重点是,考生必须以古人的口吻来写作,决不允许自由发挥。

什么?你要以“穿越体”“梨花体”来写作八股文?只要你不嫌命长,尽可以试一试。

乡试是整个科举环节中,难度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环节。古今多少英雄好汉,最终都栽在乡试的门槛前,终生没有逾越过去。

乡试的录取率,甚至低于今天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录取率。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各省每次乡试的举人录取名额,少则只有几十名,多则也只有100余名。考虑到乡试每三年才考一次,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都要录取的因素,考取举人的难度是不是要高于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好消息是,考中举人后,你就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哪怕你不再考进士,在乡间混个一官半职也是不错的。晚清左宗棠就是一名举人,依然功成名就,官至两江总督、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相当拉风。

我们不是见好就收的人,毕竟300年清朝里就出了一个左宗棠。继续往前冲,参加会试。

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载,由朝廷选派的大学士、尚书等官员充任。会试也分为三场进行,考试的内容与乡试大同小异。

应该说,会试的激烈程度小于乡试。毕竟,经过多轮残酷淘汰,剩下来有资格参加会试的都是精英。当然,如果你的运气不够好,到老死都闯不过会试一关,也是有的。

闯过会试一关后,就成为贡士,随后进入科举制度的最高级别考试: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淘汰率基本为零,所以闯过会试一关后,进士功名就十拿九稳了。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的殿试成绩是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李鸿章的殿试成绩是二甲第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张之洞的殿试成绩是一甲第三名,属于探花。

至于左宗棠,他参加会试三次落榜,终生连进士的门儿都没有摸到,成为心病。到了晚年,才被慈禧太后开恩,赏赐了一个同进士出身。

其实,清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最大的难度还不是考题,也不是政府设置的种种门槛,而是银子。

购买各种教辅书籍、材料,要钱;购买纸笔墨砚,要钱;去县里、府里、省里、京城考试,要路费、生活费和住宿费(古代书生进京赶考为何喜欢住在寺庙里?还不是因为想省几个住宿费);参加各级考试前要打点考官,考试完毕后还得给封卷钱……这一路考来,多少富裕之家都将被熬成贫困户?

穷秀才,穷秀才,你以为他们本来就穷吗?错,是活活被考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清朝   殿试   乡试   童生   会试   举人   进士   功名   秀才   状元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