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以上农民工统一清退?中央一号文件命令:全力保障农民权益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农民劳动者最光荣,农民是社会基层群众,出现在各大城市角落。是烈日炎炎,大汗淋漓也要恪守在工地岗位,认真负责的完成领班分配的任务。

是朝五晚九出现在马路街道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更是务实耕种,行走于田间的农民伯伯,农民者无处不在。无数栋高楼平地拔起,农民工对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带动了城市的建设发展。

可是有消息称,六十岁以上的农民工被统一清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中央出台澄清,并非如此,全力保障农民权益。接下来小编仔细分析如下:

清退令真实用意

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不允许五十岁以上的妇女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以及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去从事重体力工作。

六十岁以上老年人身体素质不如以往,体内潜在多种高发疾病,且反应能力迟钝化,身体多个部位的功能并不能够支撑去干一些劳累的苦力活。尤其工地建设这类重活。

老年人工地发生事故的案例并不少,七十岁高龄老人为维持家用,生活所迫出来工地务工,在推水泥车过程中,脚步沉重,不慎跌倒,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手部关节错位,住院一个多月。

还有,六十五岁的老奶奶扛木板,因体力透支而晕倒,万幸的是送医之后并无大碍。

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真实实的事件,为避免频发的建筑工地事故,保障老年人人身安全,政府才陆续出台相应政策。对于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又该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工作可以从事了吗?

超龄老年人何去何从

如若不是生活所迫,谁又会在享福的年龄去干又脏又累的苦力活,各有各的难,有苦说不出。

家中儿子结婚需要钱吧,买车买房需要钱吧,单单凭种地,在农村干活一辈子都挣不到市里一套百平方米的房。

没有办法,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硬扛着繁重的劳务,多挣点钱,给孩子减轻负担,减轻压力。给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如果家中父母,孩子患有严重疾病,需要大额资金救治。

家中积蓄并不富裕,收入与支出呈反比,父母仍要努力干活,挣钱维持生活。难啊怎么会不难,你看他们脸上的皱纹,你看他们笑容背后的苦楚,你看他们抽动的肢体,你看他们慈祥的话语,明明自己生活过的也不如意,但依旧热爱这个世界。

所以不工作就相当于要了他们整个家庭的“命”。当然清退令并不是一刀切,只是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合适的工作。不提倡建筑工地、高温危险工作,也不反对因特殊情况不得不去从事危险系数大的工作。

一切都从民众实际出发,并出台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所以,清退令是从民众基本出发的。

全力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要加强工资制度法规,建立完善了监督机制。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允许拖欠农民工资。如果出现工资被拖欠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劳动部门举报。

其次就是加强工地安全措施建设,规定工作单位与农民工签署劳务合同。维护农民工生命安全,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然后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展,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快农村创新创业的进展。并且政府还要给予农村相应补贴,完善医疗设施设备。

加强医疗卫生建设,保障农民基本就医权益。最后就是保障农村、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增加就业岗位,其次,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的能力,有利于就职岗位的稳定性。

清退令并不是一刀切政策,国家出台政策根本用意是全力保障农民权益,切切实实的为了农民工的自身考虑。同时,广大的农民工也要提升自身专业性,紧随时代脚步,真正贯彻政策落实到自身。

也相信未来国家一定会对乡村进行更大力度的扶持,推动乡村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对此大家的想法又是怎么样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并点赞!!!我们下期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农民工   权益   农民   苦力   不允许   老年人   工地   乡村   家中   岗位   命令   工资   农村   情况   政策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