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影视“名片”,让文化发出最强音

原标题: 不久前,著名闽籍文学评论家、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来到泉州参加第一届海丝泉州文学周系列活动。在“海丝泉州·当代文学夜”,谈及海丝文化、闽南文化等福建特色地域文化如何进一步“借船出海”,他提出——(引题)

擦亮影视“名片”,让文化发出最强音(主题)

低微的东西往往更具力量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历史底蕴,也是一个地方的记忆密码。

“文化不仅仅是文明或历史的遗存,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不断传承流变。”在谢有顺看来,“它具有地域性,其生命力在于多样、丰富。但文化不会自己‘说话’,需要创造人物故事和形象,才能使它发出有力的声音。”

针对当下国内多地大打“文化”牌、发力文旅融合的现象,他认为,要传播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就要努力寻找当地的人物故事,创造人物形象,并通过生动的影像,把这种感性的人物形象传播出去。

“比如说,影视作品可以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丰满的故事,探索人性里很隐秘幽微的话题。”这样的媒介,到了网络时代,依旧很适合施加文化影响力。

“运用影视作品讲述地域文化时,要避免仅在同一层面上进行转述。”谢有顺说,要讲好故事,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下去,在一个地域的历史中挖掘那些独特的东西,尤其要把目光聚焦在那些不起眼、低微、易被忽略的部分,善于倾听那些微小、容易沉默的声音,而不是只盯着浮在面上的、显眼的文化符号或文化遗存。

“通过挖掘不起眼的人和事,从而正视地域文化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再把其中的特殊之处嵌入历史与现实的缝隙中,就能提炼出真正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东西。”谢有顺表示,“不要小看那些细碎、渺小甚至是低微的东西,它们恰恰能发出更有力量的声音,能使我们看到生活中毛茸茸、生机勃勃的纹路和肌理。”

影视创作要尊重规律

电视剧《狂飙》最近火爆全网。在带火了新会陈皮、猪脚面等地方风物的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广东潮州。

“创作影视作品时,需要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再透过人物形象去呈现厚重的地域历史文化。”谢有顺说,这样才能把地域文化变成可感、可触摸的真实,让别人容易接受。《狂飙》之所以热播,根本原因在于它故事情节充盈、塑造人物别具匠心,这样的成功演绎才能顺带把剧中那些街道、餐馆变成有灵魂的“爆款”。

谢有顺接着举例说:“比如讲述老房子,不能只强调老房子的物质构件,而要聚焦在老房子里上演过怎样的故事,有过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

在他看来,电视剧《乔家大院》是个非常经典的范例。该剧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活,而且还在故事发生地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拍摄,真正充分展现了晋文化特色。

不过,要想擦亮影视这张“名片”,一定要尊重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要把一个地方的生活滋味呈现出来,同时也要把一个地方的气息和氛围演绎出来,这样才能令人难忘,作品传播得更深远。”谢有顺说,“倘若一开始创作时,影视剧就立马贴上标签、植入广告,只用那种赤裸裸的、生硬的方式去表达,那么传播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不同于广告宣传的直白方式,影视等艺术作品需要通过间接、迂回、隐秘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精髓。具体而言,还是那句话,就是要透过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和叙事方式,去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思想。”

谢有顺建议,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文化出品方,或是作品扶持者,大可把心态放松弛些,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不能求一夜成名、一蹴而就,应该老老实实按照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创作要求,艺术地展现一个地域文化的微妙之处,让文化发出最强音,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最强音   泉州   影视   文化   遗存   低微   影视作品   地域   人物形象   名片   东西   人物   方式   地方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