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几步就有一家,竹筒奶茶还能“火”多久?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清新的竹筒里倒入奶茶,以绵密的奶油封顶,撒上花果冻干,再在杯身贴上颇具文艺范儿的城市标签……最近,这种造型独特的“竹筒奶茶”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奶茶界顶流,其身影遍布全国各地景区,成为不少游客心目中的新晋“出片神器”。近期,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走访苏州平江路、南京夫子庙、老门东等热门景点发现,一条街上有6—7家竹筒奶茶店,一杯竹筒奶茶售价基本在30元左右,高峰期一天可卖出几千杯,而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其实买这种奶茶纯粹是现代版“买椟还珠”式消费。

探访:几步就有一家,游客消费多为拍照打卡

夫子庙是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是众多游客来南京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4月15日,记者来到夫子庙,刚进入街区营业区域,就发现了一家售卖饮品的店铺中,店员正在制作竹筒奶茶。在店铺的柜台上摞着几层竹筒,竹筒杯身上都贴着“南京”的标签。不时有游客停下脚步扫码购买。就在该店铺的斜对角,直线距离不足100米的位置,另一家店铺也划出了一块区域用以售卖竹筒奶茶和竹筒冰激凌。

来自安徽的大学生刘佳瑞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是第一次来南京旅游:“因为离得比较近,来回又方便,趁着天气好就过来玩儿了。我们是在入口处的一家店里买的竹筒奶茶,进来以后发现每隔几步就有一家店在卖,一路下来不下五六家。”

“一杯乌龙茶,三杯四季茶,一杯龙井茶……”在另一家饮品店门口,顾客已排起了长队,小小的店铺里几位店员正忙得热火朝天。记者看到,该店有5款不同茶底的竹筒奶茶在售,价格在26元到28元之间不等。不到10分钟,该店便卖出了十多杯竹筒奶茶。

那么这种竹筒奶茶和其他的奶茶在口味上有何差异呢?“感觉就是很普通的奶茶,我买这个就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游客孙琦表示,竹筒杯身上贴着的城市标签,很适合旅游打卡。

除了夫子庙,记者发现在老门东、南湖等南京的热门景点,都能看见竹筒奶茶等饮品的身影,生意十分火爆,消费者以年轻人居多。

商家:销量大幅提升,竹筒奶茶带火竹筒生意

据了解,早期火起来的竹筒奶茶品牌叫茶色烟雨,2019年的第一家门店位于苏州平江路,目前在苏州、杭州等地有20家直营门店,大都开在景区、古街、地标型旅游街区。

不仅如此,记者还注意到,不少连锁茶饮品牌也开始追随竹筒奶茶风口,比如“七分甜”推出了青山白柚乌龙竹筒奶茶,“CoCo都可”也推出了竹影绵绵芋泥竹筒奶茶。

扬州市东关街一位售卖竹筒奶茶的商家介绍,他们店的主打产品原本是果茶,但在竹筒奶茶火出圈后,最近他们也跟着推出了竹筒冰激凌、竹筒咖啡等新品。“这样装饰一下跟普通的饮品比起来,拍照要更加好看。”商家表示,推出竹筒包装后,平均每天能卖五六百杯,高峰时期日销量更是能达到几千杯,销售量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店铺一般安排3—4名员工,像周末、节假日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顾客点单都需要等待半个小时左右。”

同竹筒奶茶一样爆火的还有作为竹筒奶茶最大特色的竹筒杯,在淘宝、1688等平台,不少商家都纷纷开展了卖竹筒的业务,主流价格在1—3元,不少商家的月销量都突破了1万件。一家商家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奶茶店大多定的是外径8—10厘米、高12厘米的竹筒杯,容量在400毫升左右。

昆山开发区一家竹制品厂负责人透露,过去两个月,陆续有苏州、南京,以及杭州一些旅游城市的奶茶店前来采购竹筒,大多都是批发,他的竹筒生意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根据大小和批发量的不同,竹筒批发价格在2元到3元多之间,工厂一天的出货量可以达到5000个左右。

专家:竹筒奶茶想要长红,没那么容易

随着竹筒奶茶的爆火,吐槽声也不断传来。

“一杯竹筒奶茶动辄30元以上,竹筒就几块钱,奶茶感觉就是粉冲的,特别淡,实在是不好喝,也就是为了打卡,实在是‘暴利’!”从安徽黄山来南京旅游的陈女士向记者吐槽,买这种奶茶纯粹是为了竹筒拍照而已,奶茶喝几口就扔了。

除了价格贵,更多网友担心的其实是食品安全问题。记者来到南京夫子庙的一家竹筒奶茶小摊,发现有几个竹筒已经明显褪色,竹筒内部还有不少灰尘。在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有网友称,买到竹筒奶茶后感觉杯子表面磨损严重,怀疑被重复利用多次,对其卫生条件存疑。

据公开报道,在浙江杭州塘栖古镇奶茶店背后的小巷子里,有店员在清洗发霉的竹筒,用来清洗的水也浑浊不堪,杭州临平区市场监管局目前已立案调查。

苏州拙政园附近的一家竹筒奶茶店长认为,竹筒奶茶爆火,其实并非是竹筒奶茶好喝,更多人看重的是在竹筒奶茶上的旅游景点的印记,高颜值,专属的地标名称,给了消费者满满的旅行仪式感,另外,国风也是近年来不断吸引人的点,在那些主打国风景致的景点,竹子与景点背后有相似的意涵,叠加使用则产生了加成的效果。

采访中,不少专家称,竹筒奶茶大概率只能“昙花一现”,不太可能成为主流产品,其实质是因为难以创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每隔几年,新式茶饮赛道就会有一些单一的爆品出现,包括之前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而现在的竹筒奶茶,其实也是形式上的一种创新。但从目前来看,竹筒奶茶可能会在某些景区持续下去,但是想要成为长红产品,怕没那么容易。相对而言,竹筒奶茶的可塑性或者说它的可组合性、可打造性的特征是不明显的。

“我们也在考虑创新,可能后期会考虑以透明橱窗向顾客展示现砍竹子或者是现熬珍珠的过程,品种口味方面也会再尝试着丰富一些。”南京秦淮河旁的一家竹筒奶茶商家透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愿 张洁茹/文、摄

编辑: 王建朋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竹筒   夫子庙   奶茶   交汇点   景点   苏州   南京   店铺   多久   记者   商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