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警惕!性侵色情泛滥性无知等危险靠近孩子,你可以用这些方法

废话不多说,直奔主题[比心]


前年10月13日,一位加拿大华人小提琴老师因性侵被捕,让科大大震惊又气愤:

这个老师不仅是国家一级演出家,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成员,教学30多年,小有名气,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老师家中学习。

可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位人人追捧敬重的老师,会对年仅5岁的女孩伸出魔爪,性侵长达半年!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从没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性教育。

性教育之难,缘于由来已久的性耻辱感。

这近乎刻在骨子里的羞耻感,让性蒙上了肮脏的色彩。

不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上,无数邪恶黑手正伺机潜伏,窥视着性无知的孩子。

试想,如果我们被殴打,大多时候都不会默不作声,因为反抗是本能。


但被人袭胸、性骚扰,很多人往往当场,脑袋一片空白,所谓的耻辱感死死束缚着我们,事后更是绝口不提,仿佛是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

这种根深蒂固的性耻辱感,是我们对性避而不谈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种子:性是羞耻的,好女孩不该谈性。

甚至有对性毫无概念的孩子,遭到侵害也全然不知,只觉得那是在玩游戏,所以更别指望她们会反抗了。


如此,孩子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难道我们不应该感到害怕吗?


不久前我看过一个痛心疾首的新闻。


有位母亲在无意间看到自己未成年的女儿总是在偷偷拍裸体视频发给陌生男人。

如果不是女儿一次手机意外掉落,可能她永远也不会知道,然而更让她难过的是,这事已经持续三个多月了。

母亲慌了神,在苦苦追问之下,孩子才支支吾吾地坦白:视频都传给了一个38岁的叔叔。

11岁的小女孩怎么会跟陌生的男人扯上关系呢?

原来早在几个月前,男子就在公厕猥亵女孩。几天后又把她带到宾馆发生了关系。第一次得手,让他尝到了甜头,此后更是肆无忌惮,每天在女孩家附近蹲守,趁女孩父母外出,就把女孩带到楼顶或楼梯间发生关系。

细思极恐的是,女孩对来自陌生男子的性侵,没有反抗,更没有向父母提及此事。

3个月里连续发生数十次性行为,自愿拍摄裸体视频给对方,这何尝不是性无知酿成的惨剧?


无独有偶,在北京某小学校园内,一保安猥亵女童的案件刚被提起公诉。

保安,本应该是保护孩子们的存在,谁知却是披着羊皮的狼。

一日,7岁的小女孩跟在保安后面,蹦蹦跳跳地来到一间无人的教室,轻快的步伐让人看不到危险。


谁知刚坐下,保安就露出了禽兽面孔,他站在女孩身后,开始用嘴蹭女孩的脸部、颈部,还用手摸小女孩的胸部。


恰好女孩的妈妈是该校老师,那天到教室找不到孩子,就在走廊大喊孩子名字,女孩这才从保安手上逃脱出来。

只见女孩从教室出来,依然蹦蹦跳跳地奔向妈妈,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经历了一场性骚扰。



如果您还认为对性闭口不提,就是对孩子天真纯洁的保护,那您就错了,这不过是掩耳盗铃。

坏人可不会因为孩子天真纯洁就不伤害她。

性无知的孩子,恰恰是某些人虎视眈眈的绝佳猎物。


知乎上,曾有篇关于童年遭猥亵的回答,简直触目惊心,大量匿名回答中充斥着这样的语句:“没有人告诉我那里不能被摸”、“小时候什么都不懂”。

小时候不懂,等长大才意识到曾遭遇过猥亵,是性教育缺失下的常态。


大多数性侵案件,也都是在持续较长时间之后才被揭发,短至半年,长的有10多年之久。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问:孩子怎么不说呢?

因为怕!因为不懂

这些都是性侵犯曾对孩子说过的话,他们做着禽兽不如的事,却用哄骗、引诱、恐吓……等等方式让孩子闭嘴

最终,沉默让性侵害隐身,在见不到光的地方,肆无忌惮地将受害者拖入深渊!

这段记忆,也成了受害者最隐秘又最羞耻的伤疤。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新公布的数据:过去三年内,超过4万人涉嫌性侵未成年人,占侵害未成年人总人数的1/3。

2020年性侵儿童案例报告:超7成性侵是熟人作案而且家庭成员性侵案曝光量也在大幅上升。

这些熟人是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类的新闻也屡屡可见:

他们可能是学生家长敬重的教师;是无条件信任的亲人;是未曾防备的邻居朋友……


冰山一角的数据背后,站着一群身心受伤的孩子。

试问,若孩子不能认知何为“性犯罪”,又如何能避免罪恶?


赶快摒弃这些认识误区

就像我们可能无法避免车祸,防性侵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一样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误区,而类似的案例的曝光说明,这些误区依然会有很多人忽视。

误区一:男孩不可能遭到性侵害

事实上,男孩女孩都可能遭遇性侵。

误区二:孩子小不会遇到性侵害

事实上,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


误区三:性侵孩子的大多是陌生人

事实上,性侵孩子的人,70%以上是熟人。有学校的老师、家长的朋友,甚至亲人。


误区四:性侵者会使用暴力手段

事实上,他们有时候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

因此,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无论别人打你还是给你买东西,如果他接触了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去碰他的隐私部位,看一些裸体照片、视频等,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


误区五:孩子能远离被性侵的环境

事实上,你没有办法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远离各种伤害的“真空”中。

为什么不早点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可能伤害他们的人。父母可以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来和孩子讨论遇到疑似性侵危险的情况下如何应对。

孩子 9 岁左右时,父母(家长)可以开始给孩子讲解相关法律了。


误区六:重视财物而忽视人身安全

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要过分强调他们身边的财和物的重要。要直接告诉孩子,在爸爸妈妈眼中,他们的生命比任何财产都重要。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最重要。

如果您的孩子还小,还在幼儿园阶段,您不用说太多,也不需要吓唬孩子,可以告诉她:如果有人摸了你的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回来要告诉爸爸妈妈。

如果您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请告诉她们身体部位的准确名称,同时告诉她们私处是特别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应对各种情况。


同时,父母要养成这五个习惯:

1.不轻易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人照看。如果不得已要把孩子委托他人照看,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和谁、在做什么。只有清楚地了解这四点,才能够对于孩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2.无论多忙,都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

3.给孩子洗澡或洗衣服时,不露声色地检查孩子下身及内衣裤

4.重视幼童,防性侵教育应从2岁时做起

5.防性侵教育是持续的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里说:相比过去,电视时代使成人世界毫无遮蔽地向儿童敞开了,他们几乎在被迫提早进入充满重提、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进入网络时代后,更是变本加厉,未成年人早已被各种情色包围。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隐蔽性、便捷性和犯罪的低成本、能获取经济利益,使人在制作和传播以儿童形象为载体打色情擦边球的事件不在少数。某些二次元作品、漫画、小说,以及剪辑的短视频等视频产品,更是充当了传递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媒介。儿童的脆弱性、易受侵害性,软色情侵害的客体利益也很容易由一般的社会管理秩序和公共道德扩大到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据资料显示:80%以上的年轻人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并不合理,近7成青少年是通过色情网站来获取性相关知识的。

而这些网络色情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其让孩子无师自通,或者从泥沙俱下的网络情色内容中获取错误的性知识,为何不能坦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和引导?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容易被误导,甚至形成畸形的性观念,沦为色情行业的奴隶。


2020年6月,武汉12岁男孩离奇丧生,身上叠穿着七八件女装,脚上被绳子来回绑了20多圈,倒挂在横梁上。


警方在男孩手机上发现其多次浏览私密网站和捆绑视频的记录,购物平台也有多次购买女装以及女性丝袜的记录。


这是继重庆“红衣男孩”事件后,又一起“性窒息”惨案,都是通过捆绑、塑料袋套头达到窒息缺氧的目的,以此获得性高潮的极端手段。

除了尝试性快感外,未成年人畸形的性观念,还体现在残忍的性虐待、性侵犯上。

2020年8月,一段未成年少女遭多人性侵的视频在网络流传,5名未成年男生将女孩强按在床上,轮流对女孩实施性侵。

他们不顾女孩苦苦哀求,抓起毛绒绒玩具塞住她的嘴,全程嬉皮笑脸,看得我心里直发怵。

2020年9月,一男子直播性侵女初中生,自称花9000元买来处女现场“验货”,男子不断用棉签、手指抠女童下体,硬是抠出处女膜展示在镜头前。

男子自称,这不是他第一次直播验货,先前就跟未成年女童发生过性关系。

这一桩桩血淋淋的案件,很大一部分是性教育缺失导致的后果。

由于性教育缺失,未成年人的性知识来源于色情影片,可这样的作品里充斥着性暴力和性犯罪色彩,唯独没有性同意和性尊重。

千万别让孩子的性教育,从血和泪的伤害中习得。

有的家长,担心过早的性教育会导致孩子过早的性行为。但这是成年人对性教育的污名化解读,性教育并不等于性交教育。

万一伤害发生了,怎么办

让以下这些知识变成孩子们的常识:

1. 任何情况下,一定要先以保护自己的生命为前提。

2. 坏人是可以骗的。比如说,叔叔,我肚子不舒服,你去帮我倒点热水。先转移他的注意力,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实际案例当中,有孩子往下扔纸条。我们也可以打破家具、花瓶等,引起周围邻居或者周围人的关注。

3. 这些措施都没法实施的话,那我们就一定要默默记住这个坏人的特征:是否有胡子、斑痣,他的发色、口音等,孩子的身高到坏人身高什么位置等。

4. 设法在沿途或者现场,悄悄留下父母熟知或者是别人能够认知自己的一些物品,比如说书包里的书、鞋。

5. 当下一定不要洗澡,不要清洗身上的衣物,注意保留证据。

性教育包括生命教育、性别认同、性心理、性器官和性道德等方面;能从生理、心理、社会层面,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和控制性欲望,构建健康的性观念。

性教育,本质是人格教育,是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及时引导孩子辨别信息、学会综合判断,让孩子意识到并非所有内容都是可学习、模仿的,同时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


正所谓,食色性也。


性本来便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也是美好爱情的灵魂共鸣,而不是一个器官对一个器官的反应。

我们都想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这世界有善,也有恶。我们无法永远陪伴在孩子左右,更无法护其一生!

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去补救,悲剧没发生时,它是0%,可当悲剧一旦发生,却是100%。

坏人从来不会告诉我们或孩子,TA要犯罪了,让我们有所防备。



这个话题虽然沉重,一定要经常讲讲!也希望宝爸宝妈们看完转发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家长   孩子   未成年人   性教育   误区   保安   无知   色情   危险   父母   老师   女孩   方法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