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再现?广东打响了第一枪!三十万青年下乡、返乡、兴乡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我国建国以后,为了让我国的知识青年得到充分的历练,便有了知识青年去农村做生产工作的情况,这被称为知青下乡。

知青在农村做着最朴实的生产工作,也能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使知青更好的融入到农民的群体之中。

毫无疑问的是,知青们下乡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历练,这也是我国安排知青下乡的初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青下乡的情形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最近广东出现了30万知青下乡的盛况,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知青下乡的积极作用

我国知青下乡的制度,整整存在了很长时间,所以足以体现知青下乡的积极作用,这些积极作用对我国的人才培养以及农村的建设都是非常有用的,那么知青下乡到底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我国建国初期,农民的地位受到了重视,所以许多城市出生的子女和一些官二代,大多都被派往了农村历练,而这些人之中大多都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青年,这就是知青下乡。

众所周知,粮食的生产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生命线,而我国向来是农业大国,所以我国对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视。

知青下乡能够让这些青年利用自己的年轻和相关方面的知识,帮助农民们更好的发展农业,从而提高粮食、农作物的产量。

除此以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许多工业、科技的发展十分依赖人才,而我国的大部分的知识青年,只是拥有充分的智慧,而缺少了实践动手的能力。

于是,为了提高知识青年的动手能力,我国开始派许多知识青年下乡,进入农村培养吃苦耐劳,丰衣足食的动手能力,这是十分有利于知识青年的全面发展的。

此外,我国强调没有阶级之分,然而当时城市和农村之间却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让许多城市的子女和农村出生的子女打成一片,也是知识青年下乡的一个积极作用。

拥有如此多积极作用的知识分子下乡,也证明了广东整整30万知识青年重新下乡的轰动性。

国家注重农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青下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近年来我国开始强调缩小城乡差距,重视农村的发展,导致广东出现了30万知青再次下乡的壮举。

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因为城市的人民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乡村的经济和城市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落到了农村上。

其实近年来,乡村也展现出了许多的发展潜力,比如说农产品二次加工处理,新鲜出产的大豆,可以第一时间在农村加工成豆腐等二次加工产品,这些产品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

然而,乡村的发展仍然存在局限性,国家为了给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发展的动力,开始鼓舞当代大学生支援乡下经济发展,这也为广东30万知青下乡的壮举做下铺垫。

广东三十万知青下乡

众所周知,广东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所以广东当地城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广东省也开始鼓励大学生和知识青年们下乡,支援农村的发展,从而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不仅如此,许多学校也支持知识青年们下乡,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其实,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非常适合下乡,因为他们有着饱满的知识储备,但是相对缺少一定的动手能力。

在政府和学校的宣传下,许多知识青年自发的组织起高达30万规模的队伍下乡支援乡村的发展。

广东省30万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队伍,为当代知识青年下乡的壮举打响了第一枪。

整整30万知识青年,抱着下乡、返乡、兴乡的目标,加上满腔热血的努力,助推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其中的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广东省整整30万知识青年队伍下乡,仿佛是回到了上个世纪,不禁让人回忆满满。

但是对于这些不畏艰苦的知识青年,社会上应该予以尊重和支持,因为这些知识青年正在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大家对此事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呢?快来评论区一起分享讨论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知青   广东   知识青年   广东省   壮举   乡村   差距   农村   青年   我国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