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管九县 一楼见千年

复建后的镇海楼。郑坚 摄

“潮州府”匾额。林文强 摄

夕阳西下,位于潮州古城北部的镇海楼前渐渐热闹起来。一辆人力三轮车悠悠靠近,看见已亮灯的镇海楼,车上的游客都发出了一声充满惊喜的感叹。

在2022年底完成复建后,镇海楼就成为市民游客的“新打卡点”。原本冷清的古城北部,也因为它迎来了一拨拨游客。但镇海楼不仅仅是个打卡点,它还承载着使命——作为复建建筑,它是见证潮州作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辉煌历史的文化载体;作为文化地标,它是破解潮州古城“南热北冷”现象、重塑潮州古城文旅新格局的重要引擎。

一府管九县,一楼见千年。或许,解读镇海楼的前世今生,就是在解读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4月11日下午,潮州市2023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暨金山书院2023年度文化活动之“金山观潮 大家读城”活动举办以“解密镇海楼 V观潮州府”为主题的读城分享会,以专家读城、VR体验等方式,带着人们“穿越”历史、现实与未来,探秘镇海楼的前世今生。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杨可

策划:苏仕日

前世

“府楼钟声”曾为潮州内八景之一

潮州府曾有“一府管九县”的辉煌历史。潮州文史专家曾楚楠所著文章《重建潮州府署刍议》提到,自东晋义熙九年,海阳县升格为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改称潮州以来,郡城(即今之潮州市湘桥区)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之所在。明洪武二年,潮州改路为府,称潮州府。至乾隆三年,潮州府下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大埔、丰顺共九县。

文中写道:“体现1600多年的历史沿革,以及郡城作为潮州‘首善之区’的标志性建筑,自非‘潮州府署’莫属。”

从明洪武二年到清朝灭亡这50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潮州府署一直是潮州府政治权力中心。当时,府一级官员都在此办公。作为潮州府署配套设施,镇海楼既是头门,也是谯楼、鼓楼,是整个府署建筑群的重要建筑,潮州人称其为“府楼”。

根据潮州文史专家陈贤武所著文章《从此波平鲸鳄徙 登临不用杞人忧——潮州镇海楼谈片》,潮州府署及镇海楼均创建于明洪武初年,此后每隔百年左右重修一次。据陈贤武介绍,过去镇海楼叫揭阳楼,乾隆年间潮州知府把楼名正式定为镇海楼,寓“雄镇海疆,拱卫家邦”之意。

从乾隆时期的潮州古城图中,可看到昔日镇海楼位于义安路与昌黎路交界处。在镇海楼对面有一面照壁,两侧有八字墙,照壁两侧的围墙与八字墙相连。照壁左右各有“旌善”“申明”二亭,又在围墙东侧洞开一门,可通今昌黎路。

“潮州府衙将门屋升高为两层门楼,兼为全城报时的谯楼,也称鼓楼。”陈贤武说,当时,府衙的大门成为全城的制高点,更突出了大门的地位。清光绪八年潮州知府张联桂还曾写诗赞叹:“凤山晓翠当窗入,鮀浦春潮绕郭流。从此波平鲸鳄徙,登临不用杞人忧。”

昔日镇海楼什么样?陈贤武在文中写道,屋宇式大门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点,其形制受到法律、礼制的严格限制,无论多大的府,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所以衙门也往往俗称“六扇门”。这六扇门平时很少会全部打开,一般只开启东面的两扇供人出入。目前全国幸存的两座府署——河南南阳、江苏淮安府署均此规制。潮州府署大门也不例外。

据文中所述,镇海楼楼下设有门房,由皂隶把守,严禁闲杂人等出入。二、三楼面南为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总共有六扇门。楼中置有鼓、钟、漏刻各一,取“伐鼓鸣角,以警昏昕(早晚),下漏数刻,以节昼夜”(宋·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之意。

镇海楼最让人称道的是“大门槛柱皆刻木猴而饰”。陈贤武说,古代的行政区划——府,相当于古诸侯方国,故或以诸侯别称知府,略称“侯”。作为府署的象征物,塑“猴”以寓“侯”,祈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封侯拜相”。

“镇海楼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陈贤武介绍,镇海楼起到司晨、报时、警朝夕的作用,从晚上的一更到拂晓的五更,整夜需敲击五次,当年的“镇海晚钟”还是潮州内八景之一,也有说法是“府楼钟声”。此外,还有作接诏场所、报告灾异、供观赏游览之用。

镇海楼最终毁于一把火。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军为攻克府衙,火烧府楼。镇海楼就此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定格

高清老照片还原烧毁前景象

在4月11日下午举办的“金山观潮 大家读城”读城分享会上,《旧影潮州》作者丁铨特意展示了现存的唯一一张镇海楼高清老照片。被烧毁前的镇海楼,在这张老照片中定格。

从2009年便开始搜集潮州老照片的潮州人丁铨,于2020年辗转求得这张照片,并决定将它加入他不断校正、完善的著作《旧影潮州》中。时年正式发行的《旧影潮州》增订本中,首次高清呈现了镇海楼的正面影像。经过多次搜罗、查证,丁铨还挖掘、梳理出关于这张老照片的许多信息。

1909年3月,一群德国人乘着格本号邮轮首航来中国旅行,南国潮州府成为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见当年潮州府的地位。来到潮州后,其中一人正对着镇海楼,拍下了这张照片。

从照片可见,镇海楼下层为砖石结构,楼上二层为木结构。三楼上悬有“潮州府”三字竖匾,二楼挂“镇海楼”匾额。两旁有楹联,能隐约看见两联首字的“海”和“楼”字。在该楼东侧的墙角,立着五块石碑和一只石狮,西侧墙角树立两块石碑,两侧的灯笼写着“头门”二字。

“在这张照片重现于世之前,虽然潮州古城还有众多古迹遗存,但当‘潮州府’三个字以府牌楼匾的形式出现在照片中,客观地、直白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我们才得以具象地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丁铨说。

在部分残损的木栏杆上,可见正面有6只形态各异的木猴站立着。这便是有名的“府楼猴”——传说原本府楼上有108只形态各异、传神生动的木猴。《旧影潮州》称,民间有“灵过府楼猴”的俗语,盛传木猴久而成精,只要摸过府楼猴便能心想事成,很是灵验。因此,有一些便被民间盗去当神像供奉。在府楼被烧时,木猴一同化为灰烬,其中在此前被盗的两只却留存至今,收藏在潮州市博物馆内,也成为潮州府存留至今的物件。

据丁铨推测,这张照片摄于1909年至1910年间,即被烧毁的两年前。“所呈现的是潮州府衙在最后两年较为衰败的景象。”

照片所定格的瞬间便可说明这一点:楼前,有人在摆地摊卖东西,旁边还围着一群孩童;东侧墙上,粘贴着多张香烟广告。大门之内,甚至还有一只鸡在“散步”。

“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可见府衙是非常威严肃穆的,但此时的潮州府衙前,人们却是如此散漫随意,给人一种王朝即将覆灭、已无力修复的垂暮之感。”丁铨说,“或许,那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潮州府楼,也连带着将潮州府延续几百年的辉煌一并消逝在火光之中。”

重现

承载传递历史信息和潮州特色

辛亥革命以后,潮州府衙旧址成为潮安县政府的办公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是潮安县、潮州市(县市合并时期)政府所在地。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这里是潮州市政府所在地。政府迁址后,这里拆建为古城公园。

但不可否认的是,镇海楼既是潮州作为历代县、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征标志,也是潮州作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辉煌历史的有力见证。一直以来,民间重建镇海楼的呼声十分高涨。

为顺应百姓期盼、重振古城历史荣光,2016年,潮州市启动旧府衙(百花台)片区规划,复建镇海楼列为古城区旅游发展规划项目之一。2021年,潮州启动复建镇海楼(旧府衙)。当年5月,复建工程正式动工,并于2022年底复建完成。

“复建”二字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有着许多困难。在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夏阳看来,从初建时的巍峨宏伟,到烧毁前的衰败没落,镇海楼历经了沧海桑田,原样是如何早已不得而知。但复建镇海楼并不是原样复原建筑,而是要复建一个能体现潮州府曾经辉煌的文化载体,让它承载起真实的历史信息,让人们可以从中读到更多的历史和故事。

“定位”和“定代”成为复建关键。丁铨所搜寻到的老照片,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定位”依据的是乾隆时期的潮州古城图,再经过史料推导,确定镇海楼位于义安路与昌黎路交界处。由于潮州改路为府是在明洪武二年,且在开挖仪门台基时挖到能体现明代建筑特色的红瓦残片,按明代传统谯楼建筑仿古设计并参照同时期官样建筑进行复建成为共识。

复建镇海楼,究竟要使用红瓦还是灰瓦亦曾有争议。陈夏阳介绍,潮州古城的传统建筑都是白墙灰瓦,这是清代中后期流行的建筑风格,这是因为灰瓦造价更低,民居大量使用,老照片中的镇海楼也是采用白墙灰瓦的建筑风格。但明代建筑均为红瓦,海阳儒学宫、黄尚书府等官样建筑也都使用红瓦,加之开挖台基时挖到的是红瓦残片,最后才定为红瓦。

“粗大明,精细清。明代建筑造型简洁恢弘,镇海楼展示的就是明代的潮州建筑,这也正是我们想要让观者从镇海楼读到的历史信息。”陈夏阳说。

除了使用红瓦,此次复建还使用了潮式斗拱“胶拍作”,这样的斗拱在全国非常少见。另一种具有潮州特色的元素——府楼猴也将得到重现。据透露,潮州市相关部门已邀请木雕大师,根据藏于市博物馆的两只府楼猴进行分析,并按照分析出来的几何比例还原,尽量重现府楼猴的灵动气质。

在陈夏阳看来,独一无二的潮州特色以及深藏在文献中的文化信息,必须在复建的文化地标展现出来。“这样才能让镇海楼贴上潮州的标签、呈现潮州的特色,这也正是文化地标所带来的价值。”

历时多年考究与设计,镇海楼以复建的方式重新亮相。陈贤武说,当他登上复建完成的镇海楼上眺望,看到眼前的义安路、昌黎路,竟有一种穿越之感,“1000多年的潮州历史,就摆在我的面前。”

今生

旧府衙在数字世界里“复活”

镇海楼复建完成后,原本冷清的潮州古城北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潮州古城有着“南富北贵,东财西丁”的空间格局。“南富”指古城南片为古代商贾财富聚集之地,包括潮州十大名巷及众多大型宅邸。“北贵”指古城北部,为历代府衙县署、学宫、城隍所在,位置居全城之上,统领全城,是重要的政治、教育、军事署衙、商业生活中心所在。“东财”是因古城东面临江,水陆交通便利,故行栈栉比,商贾云集,是闽、赣经水路贸易之地。“西丁”指古城西片作坊集聚,手工业生产基地,工匠云集。

由于潮州古城以北为工业区和乡村、郊区,潮汕高铁站、潮州市区主要居民区皆位于古城西南方向。游客多数从古城南部进入牌坊街,再步行至广济桥,到开元寺后,很多游客已觉得疲倦。古城北部的城隍文化、旧府衙历史、金山的摩崖石刻、学宫等时常被游客遗漏。“南热北冷”的现象十分突出。

复建镇海楼,成为激活古城北的关键之一。与此同时,位于古代潮州府衙所在地的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项目也已于去年中正式开工。未来,这一项目将和镇海楼交相辉映,成为潮州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如今,随着镇海楼复建完成,潮州这片最具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底蕴的区域再度“活”了起来。每当夜晚降临,科技感十足的激光投影秀就会在镇海楼上演,吸引游客驻足观看。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只是逛游南边,而是会继续向北走,到镇海楼前停留观赏。

在未来,镇海楼还将成为潮州历史文化新的展陈空间,让更多人通过它了解潮州历史。陈夏阳表示,在一、二楼将设置一府管九县疆域图、潮人出海等展陈,三楼将作为文化空间使用。

以实体建筑复建的镇海楼,在数字世界里得到“重生”。

在新式创筑团队创始人、“00后”大学生陈泽林创作的视频作品中,明清时期潮州旧府衙建筑群全貌以3D游戏技术重现,通过视频,可以清晰地看到仿若颗粒积木搭建起来的镇海楼、仪门、大堂、穿堂、后堂、宝云楼、听潮书屋等建筑。视频里,一个方块人举着小木斧飞行着,一边将小木斧挥向镇海楼,在陈泽林看来,“这是年轻人在向古老建筑致敬”。

陈泽林还开发了VR项目。戴上VR眼镜操作手柄,就可以实现步行、跳跃甚至飞行,沉浸式“游览”数字世界里的潮州古城。未来,这些技术将可在博物馆进行应用,用于开展“线上+线下”数字展览。

“我们希望能通过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内涵,基于元宇宙技术,以更加直观、有趣、新颖的场景及动画形式,让古城的魅力和文旅焕发新生。”陈泽林说。

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潮州古城还实现了“文化出海”。陈泽林说,目前旧府衙作品在海外平台十分受欢迎,播放量超5万。

■延伸

匾额用字

背后的故事

在已复建的镇海楼上,两个匾额引人注目:“潮州府”大气,而“镇海楼”灵动。而在匾额用字的背后,也有一段故事。

“过去,我们有些古建筑花了很大财力物力进行修复,但在用字问题上不够重视,有的甚至用电脑字或江湖字直接挂上去,削弱了古建筑应有的韵味与风采。”潮州市文联主席程小宏说,“匾额用字问题应当重视、不容小觑。”

程小宏表示,此次“潮州府”匾额用字选项有三,一是老照片匾额用字,但“潮”字受屋檐影子遮挡,并不清晰,后来由地方文化学者黄挺教授将“潮州府”三字外轮廓勾勒出来。二是发现于潮安区江东镇一古村落的旧石残碑,是明代嘉靖年间所立的关于田地边界的石碑,上有“潮州府”三字,但边缘残损,字口风化不清。三是留存至今的清乾隆年间的印刷书籍《潮州府志》,封面有隶书“潮州府”三字。

“匾额用字应当来之有自、用之有由。”程小宏说,在一番讨论后,确定使用由黄挺教授从旧照片匾额将“潮州府”三字外轮廓勾勒出来的方案,既有明清时期年代气息,也有榜书效果。

程小宏很快召集了对明清大字楷书有专门研究的书法家孙泳辉、修过公安文字比对笔迹学课程的李仲昕、熟悉电脑操作并有临帖经验的年轻小伙林奕宏一起进行攻关,将镇海楼老照片中的“潮州府”三字逐字放大,对每个点划进行逐一还原修复。

在放大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一个重要的、不为肉眼所见的痕迹——老照片中现在所看到的“潮州府”三字是笔画油漆掉落后的线条,与原作有所不同,这也解释了“府”中广字头的撇划变成鼠尾、单人旁竖划突然变小的原因。

为此,他们按遗留剥蚀痕迹进行复原。通过反复比对,多次与原照片中的字在电脑中进行闪叠验收,终于还原出能够体现原来书写气象的“潮州府”三个大字。

对于“镇海楼”三字,由于未能留下原牌匾照片,他们决定从明清时期大书法家或与潮州有渊源的古贤墨迹中进行集字,且必须是在存世字迹较多、适合榜书效果的字中选择。最后,确定以苏轼大字行书集成的“镇海楼”为采用式样。程小宏认为,该式样横排后,三字之间相互揖让呼应,厚重中又不乏灵动,呈现难得的书写节奏,左右“镇”与“楼”两字紧紧撑住匾面,稳重如山,极具古意,十分契合“镇海楼”的理想效果。

“如果平视复原的匾额,会发现‘潮’字比‘府’字大一些,这是因为考虑到了仰视的视角。”陈贤武认为,“这体现了书写者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海阳   潮州市   潮州   匾额   用字   明代   古城   千年   建筑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